谈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①

2017-11-27 11:21李科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新课程

李科

(广西宜州市实验高中 广西宜州 546307)

谈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①

李科

(广西宜州市实验高中 广西宜州 546307)

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来实现。目前广大高中学生的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倾向,就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轻视体育。高中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面向二十一世纪,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而且还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使高中体育课真正成为德育具体化、形象化的实践课。

新课程 高中体育 德育教育

为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体育通常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身心发展为着眼点,在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尤其是把健康与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通过体育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乐观向上、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正确对待个人的成败,胜不骄、败不馁,在整个过程中真正让高中体育课成为德育教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实践课。那么如何让高中体育课真正成为思想品德具体化、形象化的实践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新课改中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领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法,而且还注重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灌输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起到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本人应该首先做到,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典范,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课中更具有说服力。

1.1 体育教师的外表。体育教师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阳光而富有朝气,无论是衣着和体型都很得体、帅气,从而可以感染学生,以此给学生一种亲和力,并且树立学生的良好审美观。

1.2 体育教师的语言。高中体育教师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都要文明用语,平时上课专业术语简单明了、逻辑性强,避免一些低级乏味的语言,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

1.3 体育教师的态度。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对体育后进生要耐心指导帮助,绝对不能用讥讽的语言挖苦他们、刺激他们,更不能体罚他们;对体育优等生,我们在表扬的同时不袒护他们的缺点,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待人接物。

2 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程度、学生的思想状况等等,针对学生这些特点,采用必要措施,因材施教、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女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究其原因,说明目前我国中学体育课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因此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本着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多向这部分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了解他们的情况,找出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原因,同时应当利用课外时间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3 结合新课改教材内容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块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耐久跑项目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该项目的特点,结合上课的场地、器材和充分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备课。因为耐久跑项目不仅是高中体育必修课,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辛苦、乏味,但是只要体育教师课前做到教案的精心设计,课前的正确导入,那么学生就能正确认识了耐久跑这个项目,从而爱上跑步运动。比如我们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设计耐久跑情境导入——早在公元2500年前,古希腊的埃拉多斯山岩就刻下这样的词句:“你想聪明吗?跑步吧!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通过名人名言的情景导入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成耐久跑教学任务。另外田径课中的跨栏项目,这是高中体育课学习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面对跨栏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信心,最终怨学、弃学。此时,体育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主动找学生谈心并加以引导教育,鼓励广大学生树立起战胜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把栏架比作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坎,要鼓起勇气努力去克服它,要让学生懂得跨过一个栏架就意味着战胜了一个困难,克服了一个障碍。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分析跨栏动作的技术难点,从而打消了学生的思想顾虑,带领学生投入到跨栏跑的学习中去,在练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跌倒时,教师要鼓励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要使他明白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行,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要做勇者,方成正果。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球场上一定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不要只注重个人的数据,还要能为队友创造机会,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在课堂上借助各种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教育,同时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4 大力宣传体育,通过举行体育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给学生普及一些体育常识,比如新中国的体育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各种国际大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且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例如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些体育明星——姚明、刘翔、李娜、丁俊晖、林丹、郎平和中国女排等等,特别是北京获得了2022年东奥会的主办权,增加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广大同学爱祖国、爱家乡、爱母校的情怀,树立同学们远大的奋斗目标,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通过举办各种运动比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各班可以利用学校每年举行的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为契机,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本班入场方块队的口号,比如“增强体质,团结协作,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等口号,以此从学生的思想上进行德育教育。

(3)体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身体接触,而这种身体对抗和激烈的比赛必须遵守竞赛规则。所以通过各种举行体育比赛活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遵纪守法。

纵观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我们应当得出,一个仅仅会灌输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却不懂得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上的高中老师,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

[1]王文生.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邓树勋.体育与健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余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56.

[6]黄建榕,刘社欣,冯小宁.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08-115.

[7]莫亚黎.体育与德育结合转变后进生的尝试[J].体育科技,2001,22(4):96-98.

[8]王艳荣.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J].体育学刊,2003,10(6):97-99.

[9]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2(4):21-24.

[10]张忠华.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4(6):64-68.

G633

A

2095-2813(2017)06(c)-01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42

李科(1979,1—),男,瑶族,广西河池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新课程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体育课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