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

2017-11-27 13:43付昊月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灵敏教练员排球

付昊月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浅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

付昊月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技、战术的发展,现代排球比赛日趋激烈,来回球次数增加,每一回合一般持续3~5秒,运动员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选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多个方向的移动和跳跃,项目的特征使运动员应有较高的灵敏素质。从某种程度上看,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准确地拦网、防反、击球,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有灵敏素质的保证,它是一场比赛得分的关键。良好的灵敏素质不仅有助于全面、快速、准确、协调的掌握技术,还能使身体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发挥,但也与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协调、平衡等因素密不可分。现代排球运动正朝着快速多面、技术全面、有所专精的方向发展,需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全面均衡的发展各个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素质等软素质的训练比重更不容忽视,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应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选用恰当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进行针对性训练。

1 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特征分析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快速、协调、准确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它是人的神经反应、运动技能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不同的体育项目中技能的表现及运用存在着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灵敏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排球比赛竞争激烈、来回球多且变化快,要求运动员在场上要随机应变,并在急剧变化的条件下迅速表现出准确的判断,有良好的快速起动与制动、及时变换身体方向和位置的能力。在排球比赛中,灵敏素质主要表现在移动、拦网、击球、各种变换姿势的救球、传球、进攻等各种技术的运用当中。场上队员需要根据比赛局势、临场情况、对手的战术变化,随时选择合理的位置,调整与改变动作的方向与节奏,快速转换技术动作,将各项技术巧妙组合,发挥快速多变的战术风格,并且需要运动员利用身体的平衡能力、弹跳能力,高效快速地完成攻防之间的技战术转换。在对排球运动灵敏素质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将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归纳为4大类:反应判断类、变向移动类、动作转换类和旋转平衡类。

2 影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分析

2.1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与分析综合能力

排球接发球的过程中,运动员首先需要判断对手不同种类、不同方向的发球,在经过神经调节与反馈选择合适的接发球技术及动作的力度,保证接发球的质量。人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做出迅速地判断和反应取决于中枢神经的传导能力。当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反应,产生相应的动作电位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此大脑对刺激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传出神经将处理好的信息传递到人体的各个器官。

2.2 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感觉机能,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准确的定时定向,并且动作准确且变换迅速,如二传在网前各种球的处理、拦网队员的空间判断,都需要各种感觉器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2.3 运动技能的巩固程度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掌握的运动技能越多且越熟练时,越有利于灵敏素质的发展,运动员表现出的动作会更加协调稳定、灵活而省力。因此应鼓励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学习多种运动技能,全面均衡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运动能力。

2.4 其他因素

灵敏素质的提高需要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为基础,此外其还受年龄、性别、体重和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体重过重、疲劳程度过深、准备活动、肌紧张度、肌肉活动时内在的阻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灵敏素质的表现与提高。

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准备活动部分,教练员可通过制造不同的条件来让运动员协调地做好各种复杂动作的练习,促使运动员大脑皮层的灵活性得到提高,从而加快他们灵敏素质的发展。根据灵敏素质不同的类别,选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如空投球练习和移动滚球练习主要是对运动员的判断反应进行训练;软梯练习及结合圆锥筒的各种变换动作方向的练习则能很好地提高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各种变换姿势的起身快跑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转换速度。

4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原则

4.1 趣味性原则

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支配着运动肌肉的活动,运动反射的速度及准确性影响着运动肌肉的灵活性。这要求练习者在进行灵敏性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欲望。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常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的特点,而灵敏素质的练习需要练习者的神经细胞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这就要求训练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教练员在进行灵敏训练时,无论是练习的方法选择还是练习内容的设计,都应与青少年的身心特征相适应,注重训练的趣味性,通过各种应答性游戏、追逐性游戏等,让运动员在轻松的练习氛围中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在青少年灵敏性训练内容的趣味性选择上,应把注意思维和协调动作及快速反应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从而使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得以提高。

4.2 适时性原则

灵敏素质的训练应在青少年运动员精力充沛或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练习的负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练习重复的次数不宜过多,组间要给运动员充分的间歇时间去休息,以免影响后半部分的练习。但是在排球比赛中,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来回球多,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应结合排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和项目特点,有主有次地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其次,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教练员应合理地安排灵敏训练的比重,以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灵敏素质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4.3 先易后难原则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需掌握全面的、多种形式的动作,以提高反应的灵活性。例如,脚步移动的训练,可从听信号、看手势到结合球等,逐步地改变刺激方式,脚步移动的方向由单一方向到多方向等增加训练的难度,熟练后可增加各种变换姿势的练习。教练员在灵敏素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应逐渐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变换训练的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训练运动员的灵活性,让运动员在大脑皮质中储存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记忆,以促进灵敏素质的提高。

5 结 语

灵敏素质虽是一项“软素质”,在排球运动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运动员击球点的保持、攻防转换的节奏等都有着一定意义的影响。在日常的青少年排球训练中,教练员往往多把精力放在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当中,忽视了灵敏、柔韧、协调等“软素质”的发展,然而青少年时期的排球训练,要求运动员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这就需要各个方面的身体素质都有所训练。因此,在今后的青少年排球训练当中,教练员应注重灵敏素质的发展,全面、多方位地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1]葛春林,陈忠和.排球专项灵敏素质的研究现状及其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49-53.

[2]李忠元.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31-32.

[3]杨翠敏,陈国光.青少年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5,37(4):73-75.

[4]罗培,伍骥,成璐.篮球体能“软素质”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2):36-38.

[5]赵西堂,张玉宝,葛春林.运动灵敏素质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3):249-256.

G842

A

1674-151X(2017)11-062-02

投稿日期:2017-09-15

付昊月(1993~),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灵敏教练员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真假猫大作战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