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互联网素养

2017-11-27 13:43吴淦栋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微课素养

吴淦栋

(无锡市金星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4)

试论初中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互联网素养

吴淦栋

(无锡市金星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感觉到自身无法置身事外。数百年前,凯恩斯就提出了“技术性失业”一词,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还是置身于训练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将会被无情地淘汰。

教师通常要具备心理健康素养、哲学素养、艺术素养、国学素养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超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教育,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开放课程等新概念、新名词直入教师们的眼帘。

1 建立互联网思维

思维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思维最早是由百度公司的李彦宏提出,他认为不管从事着何种职业,都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播出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使得这个新概念开始走红。现如今学校体育,无论是学科教学、运动队训练、场地器械管理、学生体质数据管理、大课间管理、运动会筹备组织等,都可以融入互联网元素,这不仅是运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更可以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待这个世界方式的不同。在现实工作中,需要信息的量越来越大,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世界,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书本、学科培训、教研组内交流等,而是渴望去猎取更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所以,人们应该及时掌握互联网技术,以至于不被时代所淘汰。

2 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体育教学达成分享、连接、普惠

2.1 打破学习资源配置的瓶颈

目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在短期之内无法很好地解决,体育教学同样如此。例如,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与经济较落后地区之间,从场地设施、器材配置、优质师资配备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均衡目标,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较低的成本惠及更多的人群。

2.2 教育的边界、教师的边界在逐渐模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在改变

互联网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使得知识获取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而获取成本在不断降低。原本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听从的格局被打破,学生将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不单是从教师这里。以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课为例,以往教师将篮球技术从步伐移动、持球手形、投篮动作要领逐一通过日常的体育课进行传授,就算整个学期拿出15次课来专门学习篮球技术,实际上能够讲授的技术要领还不是很多,这些技术是否能在短期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学生能够轻易搜索到成百上千个关于篮球技术指导的视频,通过课后模仿自习,可以更快掌握技巧。现如今,体育教师的角色在转变,在技术传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答疑、督促、纠错的作用。

3 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师学习互动平台

3.1 微课的运用

微课除了在对学生授课方面充分利用外,还可以在教学研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体育教学以室外课为主,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研讨从室外移至室内,提高研讨的效率。

如今微课制作成本降低且简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录制教学片段。一部手机、一个自拍杆、一个三脚架,分别可以拍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在拍摄过程中应注重技巧的掌握,主题鲜明,语言、背景、节奏、示范动作清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微课视频将把体育教学当中的技术动作以分解、细化、重复往返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对于特别注重技术动作要求的体育教学将给予极大的帮助。

3.2 继续教育变得更加开放与便捷

继续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完成的任务,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身的技能。而繁重的教学任务,时常让教师们无暇顾及。互联网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柯蒂斯·邦克2009年在他的大作《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中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的时代。”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学习赖以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过程当中,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数据各有不同,教师、科研工作者参与学习的比例排在前列。《2014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中显示,在互联网学习者中,教师和科研人员人数最多,其次是学生,另外企业白领学习者所占比例也较多,其余蓝领、城市务工人员参与学习的比例偏少。

3.3 互联网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新的扩展学术影响力的机会

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深化,互联网上可供人们选择学习的信息在不断增多,也为教师提升教学素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些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推出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一改以往优秀课评比、展示参与人员少、获奖机会少的模式,“一师一优课”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参与学习。

体育教师参与优秀课展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拍摄室外课的设备、场地、器械须准备充分,特别是录音设备最好按照室外录音要求配置,以提高音响效果;学生着装统一、分组明确、人员整齐;教师示范讲解清晰;解决课的重难点教法、学法,使之科学并有借鉴价值;拍摄过程最好使用双机位等。这样拍摄出的课放在网上交流具备研讨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草草了事。作为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笔者可以通过网上展示课的机会,督促、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为要在网上晒课,无形当中给了教师压力,可让其想方设法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这也许就是网络、信息时代给教师们提出的更高挑战。

4 提高互联网信息敏锐度,并为己所用

诸多数据以互联网为载体向人们呈现,这时提高自身对于信息猎取的敏锐度很关键。做一个有心人,有些视频对于运动技能提高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些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度有所帮助,有些数据则对日常体育教学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丰富的数据来源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让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学生们不再为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教法而感觉厌倦。当进行足球教学时,可以欣赏“科化足球”教学视频;田径教学可以结合世界田径锦标赛相关数据进行;说起裁判法,“张斌说规则”让相关知识变得生动又直观。体育教师应该学会用心去了解互联网,充分应用并为己服务。

5 结 语

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犹如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素养、国学素养一样,如今教师们还应具备互联网素养。因为是无法逃避的,互联网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滴滴打车、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大众点评等软件层出不穷,但这只是应用于吃喝玩乐方面。说到教育、学习,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只是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但是现今越发感觉到互联网无所不在。教师应该具备接受它的意识,还要把互联网教育当作传统教育的有力补充,体育教师应多学一些互联网知识,尝试在传统教学手段中加入互联网元素,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多一些接受教育的渠道,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可有丰富的训练方法供其选择。

[1]吴键.锻造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评述[J].体育教学,2014(1).

[2]蔡晨笑.论教师的“互联网+”式思维及其养成[J].教育参考,2016(4).

G807.2

A

1674-151X(2017)11-084-02

投稿日期:2017-09-15

吴淦栋(1972~),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微课素养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