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长效机制的研究

2017-11-27 13:43孙振天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裁判员福州市相关者

孙振天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60)

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长效机制的研究

孙振天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60)

联赛是竞赛的一种,适用于各种球类运动,如NBA联赛、中超联赛等。联赛依据不同的标准,具有多种分类方法,目的在于检验运动员训练水平、交流经验、选拔队员等,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促进该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基于此,中小学生网球联赛旨在通过联赛这一平台检验队员的训练水平,促进网球运动在中小学生这一群体中的普及程度。

机制指机器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领域逐渐增多。机制的定义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全面,经过不断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为: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复杂系统内部工作的原理和规律。机制具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长久牢固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使制度运营的动力。

长效机制是在机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长效机制是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随着时代发展,内容不断完善与健全。福州作为网球运动发展中的城市,急需提高网球运动员的竞争力来改善网球运动落后的局面。而作为塔基的青少年的培养,其竞争力可以影响、代表福州市未来网球运动项目的竞争力。作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小学生网球联赛尤为重要。联赛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对于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宣传、网球文化的推广、检验运动员训练水平、选拔有潜力运动员、锻炼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开始举办第一次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一直延续至今,受到各界的支持和赞扬,达到了宣传、普及、提高的作用。为了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能够长久健康地举办下去,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搜索相关文献等方法,总结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发展较好城市的经验与启示,结合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的发展状况,分析联赛相关者的利益,提出构建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长效机制的策略。在联赛举办过程中,只有当具体有效的措施相互配合和促进,真正渗透到联赛中,才能实现“1+1>2”的组织效益,使之成为宣传福州市中小学网球运动的宣传片。

1 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现状分析

1.1 联赛的项目设置分析

目前联赛项目设置全部是男女单打比赛,以单打积分获得团体积分,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组比赛。依据联赛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为了推广网球运动,扩大参训规模,但目前比赛项目少,比赛形式成人化,缺乏趣味性,没有根据这一年龄阶段性格特点设置丰富的项目,如双打、混双、趣味性的比赛项目、亲子网球比赛等。以该年龄段性格特点出发,则趣味性更强,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技术能力,扩大参训规模,推广网球文化,宣传网球运动。为了联赛长久健康地发展,需要改变目前成人化的项目设置方法,尽可能多地使队员参加更多的比赛,使学生感受到联赛的竞争环境,体会到竞争压力,同时设置各种网球嘉年华、亲子网球项目,使不同技术能力学生感受到网球运动的乐趣,促进网球项目的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网球运动研究逐渐深入,普及比金牌更加重要,所以联赛应着眼长远发展目标,改变单一的比赛项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联赛中,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网球乐趣,使中小学生网球联赛成为福州市普及网球运动的宣传片。

1.2 联赛的运动员规模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赛事主办方与承办方的领导,并研究往年的秩序册可知,参加联赛的运动员规模不稳定,同时对同一单位的往年秩序册进行纵向的比较,运动员变化不大,同一名队员多次参加联赛,缺少新面孔,同时对男女参加比赛的规模进行对比可知,男孩明显比女孩参加的规模大。通过与学校领导、教练员交谈,可知由于参赛单位项目发展经费紧张,部分单位还要着眼于学校项目的发展,划分到网球项目发展经费较少。再者由于教练员较少,参训规模需要控制,加上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培养孩子的传统观念、媒体宣传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参加比赛的规模忽大忽小,男女参赛规模差异较大。作为联赛的核心要素,运动员的参赛规模一定要有稳定的规模,这样才能保证联赛长久健康的举办下去。

1.3 联赛的竞赛成绩分析

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每年举办一次,以前只有少体校、网球传统校参加,随着福州市网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目前主要有少体校、网球传统校、网球俱乐部、网球推广中心、家庭模式、学校网球兴趣班等,显示了参赛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从侧面也显示出福州市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通过访问历年裁判长、相关领导以及教练员可知,冠军基本被仓山区少体校包揽,其次为网球传统校。但一种联赛长期发生垄断现象不利于联赛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其他培养模式下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领导的积极性。所以为了联赛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需要提高其他模式下的教练员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使联赛更加激烈,促进联赛健康发展,达到改变福州市网球运动落后局面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给予教练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或者邀请高级教练员进行授课,提高教练员业务素质,使联赛结果更加具有不可预知性,提高联赛水平,从而实现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有潜力的运动员,同时积极推行网球进校园措施,扩大参赛规模,实现联赛健康发展。

1.4 联赛的后勤保障分析

联赛一般由宣传组、竞赛组、裁判组、仲裁组、场地组、医疗组等部门构成。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宣传组只是在网站上发布通知,没有充分利用联赛平台对网球运动进行宣传。宣传组可以借助联赛的平台,举办趣味性比赛、亲子活动、网球嘉年华等。裁判组为了此次联赛,省体校教师组织有执裁成人比赛经验的裁判员,缺乏这一年龄阶段执裁经验,势必会造成很多问题的产生,所以在赛前需要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提高裁判员这一年龄阶段的执裁能力。

2 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利益相关者分析

联赛长效机制能否建立,以及如何发挥作用,需要认真分析联赛相关者利益。只有明确相关者利益所求,联赛举办过程中最大化保证实现,才能保障联赛长久健康发展。联赛举办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所以需要认真分析联赛相关者利益,明确各方利益基础及期望利益,在联赛健康举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利益,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相互协调,共同打造高质量的联赛。

2.1 参赛运动员与家长利益分析

运动员作为联赛的核心要素,注重满足其利益,保证公平执法以及完备的医疗后勤保障。同时运动员参加联赛,获得相应证书,有益于以后升学。在与家长访谈中,大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锻炼其意志品质,扩大交际,所以联赛要注重宣传网球文化,端正家长体育态度,提高联赛质量,确保家长利益的实现。

2.2 教练员利益分析

教练员作为联赛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联赛质量。通过与教练员访谈可知,大部分教练员非常喜欢网球运动,积极推广网球运动,锻炼执教能力,提高业务素质。部分教练员重视比赛成绩,对于教练员职称的评定有帮助。所以联赛委员会借助联赛机会,举办教练员培训班,加强教练员业务学习,提高其业务素质。

2.3 赛事举办方利益分析

福州市体育局作为联赛的举办方,主要是为了推广网球运动,促进网球进校园,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的政策。在这一基础上,使联赛成为选拔后备人才的平台,同时检验教练员执教能力,提高福州市网球运动的竞争力。

2.4 赛事承办方利益分析

作为最近几届联赛承办方,点维网球推广中心、金山网球俱乐部、仓山区少体校,实现场地充分利用,以借助联赛平台,通过周到的服务,提高网球俱乐部知名度,扩大本培训单位影响力。

2.5 赛事裁判员利益分析

裁判员对于联赛的公平举办、保障联赛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与裁判员交流与访谈了解到,在联赛中裁判员锻炼执裁能力,熟悉比赛规则,借助联赛这一平台向级别高的、有资历的裁判员学习,为接下来级别更高的裁判员考试的总结临场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应报酬,减轻家里负担。

3 构建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长效机制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联赛现状及对联赛相关者利益进行分析,了解到福州市中小学生网球联赛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了提高联赛质量,改善福州市网球运动落后的局面,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3.1 宣传机制

联赛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宣传机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应建立专门的联赛宣传团队,借助多种媒体、广告片、新融媒体平台等,制定宣传制度,积极推进网球进校园、举办网球嘉年华趣味性活动,结合福州市特色文化,努力打造福州市特色的网球联赛。

3.2 保障机制

联赛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作为后盾,主要包括后勤、医疗、科研保障等。后勤组要协调场地器材行、医疗人员做好应急预案等,积极加强科研建设,搜集队员比赛数据,从而为建立队员数据库打下基础。

3.3 激励机制

联赛相关者的利益不断得到满足,对于提高联赛质量,扩大联赛规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不断提高裁判员待遇,评选最佳裁判员、教练员,积极营造健康、公平、激烈的竞赛环境,同时给予参赛单位物质及精神奖励。

3.4 协调机制

联赛机构如何产生“1+1>2”的组织效益,需要建立流畅的协调机制,建立协调制度,统筹协调联赛相关单位,分工细则,在保障联赛健康运营的前提下,满足联赛相关者的利益,提高联赛质量。

3.5 竞赛环境的优化

竞赛环境的优化对于提高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赛礼仪、执裁能力、竞赛方法更加合理,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以及应急预案等竞赛环境的优化,对于提高联赛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柳鸣毅.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2]孙明利.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的构建及保障[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3]范涛.小学创建网球特色项目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0(10).

[4]张舒.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5]卢振宇.北京国际青少年网球排名赛赛事分析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G807.3

A

1674-151X(2017)11-132-02

投稿日期:2017-09-30

孙振天(1986~),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裁判员福州市相关者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福州市妇联深化“姐妹乡伴”助力脱贫攻坚
奇妙的梨子提琴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