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矫正循环训练对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的干预效果研究

2017-11-27 12:15丁巧凤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形体交叉受试者

丁巧凤,马 辉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形体矫正循环训练对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的干预效果研究

丁巧凤,马 辉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形体矫正循环训练法对10名含有上交叉综合征的6~12岁的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验干预。经过实验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发现,实验干预后,上交叉综合征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对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采用循环训练法有重要的作用。

少年儿童;形体矫正;上交叉综合征;循环训练法

根据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调查显示,85%以上的青少年存在姿势异常,其中颈前伸、圆肩、驼背的比例高达46.1%,各项均良好者仅占12.8%。我国不良身体姿态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加,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关于儿童身体姿态的研究现在还是空白,由此可见,加强儿童身体姿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由于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骼生长较快,肌肉落后于骨骼的发育,骨骼没有肌肉的支撑力,很容易造成不良身体姿势。不良姿态能改变内脏器官功能退化,引起体质下降,甚至产生生理缺陷和某种疾病,对今后的身体发育、健康水平及精神面貌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儿童时期进行有计划的锻炼,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6~12岁的少年儿童由于在学习、生活中的错误姿势,易导致上交叉综合征的出现。本研究通过循环训练进行干预,缓解其上交叉综合征症状,提升其健康水平;干预效果是长效的,为今后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节约医疗资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6~12岁的少年儿童,在正式干预1个月前,使用Body Style体型测定系统进行评分,建立个人档案,筛选出10名符合实验对象的学生,其中男孩6名,女孩4名,组成循环训练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少年儿童身体姿态等方面的文章、书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掌握前人的成果并加以借鉴,为本研究选题、论文设计、问卷表制定及论文分析和撰写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1.2.2 专家咨询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就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治疗的方法手段、效果与机理咨询体育养生、运动康复、运动医学、运动训练方面相关教授、讲师,为本研究的选题、操作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验方法的设计、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确保训练处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北京体育大学的专家进行访问,向专家咨询问卷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关于形体矫正循环训练处方对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请专家对问卷做出定性评价。专家的意见表明,训练处方结构和内容有效性符合要求。

1.2.4 实验法 循环训练模式采用从A~E 5个标志点。由本人对实验组人员实践训练,1周3次,每次30min左右。

1.3 研究指标

利用Body Style 体型测试系统对10名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静态姿势测量分析。测试之前的准备:受试者充分暴露测试位置,并用酒精消毒擦拭去除汗液,嘱托受试者放松站立。正式测试:对需要测量的骨性标志进行标记,设备与受试者距离为160cm,对受试者正面、背面及左右侧照片进行拍照,所有测试均由同一测试人员在相同的定点位置使用相同设备拍摄。通过标记受试者背部的点,比对这些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身体形态出现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表2可以看出,采用循环训练法对改善不良姿势头前伸有显著的效果。6~12岁的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同时由于大多数少年儿童不注重学习、生活中正确的身体姿势,易出现含胸驼背等问题,且此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生理、心理认知、情感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保证康复训练计划的落实,旨在采用循环训练的模式,各个标志点采取不同的运动处方,提升干预的趣味性、完整系统化、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召集大量青少年受试者,对其进行Body Style体型测试系统测量评估发现:矢状面内,头前伸、圆肩驼背较为明显。造成这种姿势异常的原因来源于2方面。(1)个体主观原因。学生伏案学习时间久,学习时的姿态很难得到保障;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较长,眼睛距离屏幕很近,从而使颈前伸,导致胸大肌、胸小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前侧肌群过紧形成的。(2)外部因素导致。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适宜的课桌椅和端正的坐姿,可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形体;可以保证他们的呼吸机能、血液循环和内脏器官等得到正常活动和发育。总之,课桌椅高度和学生身高的比例是否适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少年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身体姿势具有重要意义。训练处方:(1)俯卧挺身练习:腰背肌力量练习,提高身体深层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核心稳定性。(2)跳跃击掌练习: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对肩关节周围过紧的肌肉进行主动放松。(3)俯卧W练习:不良姿势导致某些肌肉拉长,对侧肌肉力量不平衡、薄弱等进行力量练习,主要对菱形肌的加强练习。(4)猫式伸展练习:由于不良的身体姿势,导致胸椎曲度增加,脊柱的弹性减弱,进行伸展练习,可以改善脊柱、颈椎的弹性和伸展性。(5)站立屈肘双人伸展:由于不良姿势导致某些肌肉紧张和缩短,肌肉的柔韧性不平衡,针对这些肌肉进行必要的拉伸练习。

2.1 实验前后受试者头前伸角度的对比结果

如表1所示,对干预前后实验组的头前伸角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头前倾角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2 实验前后受试者圆肩角度的对比结果

如表2所示,对干预前后实验组的圆肩角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圆肩角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圆肩角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少年儿童由于学习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易出现上交叉综合征。

3.1.2 通过循环训练处方的实验干预,受试者的颈前伸、圆肩得到有效改善。

3.1.3 循环训练处方安全有效,适合改善少年儿童的上交叉综合征。

3.1.4 在实验干预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使少年儿童的思维中慢慢对正确的身体姿态有了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努力改善不良姿态,能够很好的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3.2 建 议

3.2.1 随着学生的学业压力变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增加,课外补习时间也随之增加,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合理的放松,以及增加锻炼时间。

3.2.2 合理的休息与放松对过紧的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肌进行拉伸,能够有效的改善上交叉综合征。

3.2.3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礼仪的教学课,并将身体姿态矫正练习内容融入到体育课中,尽早预防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姿态。

3.2.4 正确的身体姿态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时刻注意,所以家长、教师应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经常去灌输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思想及要监督到位。

3.2.5 儿童的身体姿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良的身体姿态给身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希望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宣传拥有正确身体姿态的重要性,为儿童拥有健康的体魄积极的行动起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美好的未来,为国家更加富强而共同努力。

[1]王安利,张新,汪黎明.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及力量训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2).

[2]沈芝萍.试论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41.

[3]张玲玲.从身体姿态评估看在校大学生的体形[J].卫生职业教育,2006(1):80.

G806

A

1674-151X(2017)18-008-02

投稿日期:2017-07-11

丁巧凤(1992—),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04

猜你喜欢
形体交叉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高职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的价值与对策探讨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连数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连一连
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