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27 12:15张生开杜志娟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临沂协会大学

张生开,杜志娟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12)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生开,杜志娟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类型虽丰富,但活动形式较单一;协会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会员支付的会费;协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协会的宣传力度不够等。为此,本文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为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数据参考。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发展;制约因素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体育协会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拥有相当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历了二次变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学生日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体育协会将体育课堂取而代之。这些经验为我国高校体育协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我国高校体育协会相比国外体育协会而言,发展起步晚,对高校体育协会的研究相对滞后,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不符合我国国情。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显现出高负荷状态,仅仅依靠学校的公共体育课堂已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因此必须开拓学生体育的第二课堂,有效增强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临沂大学于2000年成立第一个体育类协会,至今体育类协会遍及每个学院,会员分布情况也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院。为了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本文对临沂大学体育类协会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及时解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临沂大学开展体育类协会的推广,组织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临沂大学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类型

在临沂大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与到体育协会活动中来,得到了学校体育部门和广大热爱体育运动师生的一致认可。据调查结果显示,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共开展了12种体育项目,项目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临沂大学学生体育协会的项目类型主要以小球类和武术类项目为主,其中小球类所占比例为22.5%,排在第1位,武术类占 20%。看来学生对于小球类项目的认可度较高,开展这些项目的场地比较充裕,没有身体对抗性,相对较安全,比较容易实施和开展。而对传统大球类项目的认可度较低,因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多,相关体育协会的数量偏少。武术类协会比较“泛滥”,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力大,加之近几年学生对太极拳、跆拳道等武术项目认识的提高,促使了这类协会的成立。随着大学生对健康生活、审美和娱乐等的追求,爵士舞、健身、休闲类体育协会深受学生的喜爱,相应的体育类协会也不断壮大。

2.2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大学生体育协会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协会活动的范围逐渐开始面向社会发展;与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协会相比,一些舞蹈、健身类、舞龙舞狮、花样跳绳等体育协会活动的内容更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从图1可以看出,组织体育锻炼是临沂大学学生体育协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志愿者服务和组织体育比赛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3位。这些最基本的活动方式,能达到协会成员参加体育协会的目标,强身健体,促进协会成员间的友谊,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项目技术性较强的体育协会,可以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协会进行裁判知识的培训,有利于使会员对此项目的了解更加深入,有利于此运动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2.3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会员及结构

2.3.1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会员的男女比例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男女数量和比例在体育协会不同项目中存在一定差异,总量上体育协会的男生参与度较高,女生略显不足。女生参与体育协会人数在体育项目分布上极为不均衡。如女生在参与健美操、爵士舞、健身类等项目体育协会的人数较多,在羽毛球、乒乓球、花样跳绳协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在自行车、散打等一些武术项目的协会中男生的参与度都达到90%以上。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协会中男女比例极其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会不利于协会会员参与协会活动的积极性,为了促进各协会的共同发展,不同运动项目的协会之间应定期进行交流,增进感情。

2.3.2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会员的年级分布临沂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大二学生是体育协会的主要成员。其中大一学生最多,大二、大三学生参与的比例较少,大四学生只有极个别参与。大一新生作为协会会员的主要力量,主要是因为刚入学对新生事物比较新奇,而且协会的入会门槛较低,都是自愿缴纳一定会费即可加入。到了大二,学习、生活负担加重,就会有一些会员选择退会。大三、大四学生面对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无力顾及其他,即使还有少部分会员,他们基本都是协会的负责人、管理者。

2.3.3 临沂大学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动机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动机多种多样,促使其参与协会的主要动机有丰富课余生活、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能,其次还有兴趣爱好、展示自我、缓解学习压力。研究表明,丰富课余生活排在参与动机的首位,其次是强身健体、健康生活及自身对体育的热爱。

2.4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经费来源状况

经过调研发现,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经费来源:36.75%来自学校财政拨款,47.25%来自会员会费,12%的经费来源于企业赞助,还有4%来自其他途径。据调查数据表明,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经费来源最主要的途径还是来自会员会费,而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每个协会会对入会成员收取10~20元会费不等,仅依靠这些经费很难维持协会的正常运转。协会经费的另一重要来源就是学校财政拨款,学校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协会代表学校外出参加一些重要比赛,并为学校争得荣誉。而在平时的校内活动中主要靠协会会员自己出去拉赞助和进行其他活动得以维持正常运转。协会活动、协会发展都需要经费的支持,而有限的经费状况严重阻碍了协会的发展。(图2)

2.5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发现,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协会经费缺乏保障、管理制度不健全、协会活动缺乏有力指导、场地器材有限、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形式单一。协会经费来源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协会日常活动的开展;协会缺乏管理,管理职责不明确,会员的随意性强;协会活动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只有极少部分协会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且指导次数偏少;绝大部分协会没有固定的场地器材,给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宣传力度太小,时间上具有局限性,集中于协会纳新阶段;活动形式较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而且活动开展次数有限。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协会的长远发展,协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寻求解决策略。

表1 临沂大学学生体育协会的类型 n=4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在类型上较丰富,但在总数上仍不能满足临沂大学学生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活动形式相对较单一,基本是每个协会以一种活动形式为主。

3.1.2 临沂大学各体育协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会员会费,协会经费主要用于场地租赁和购置体育用品;大部分体育协会的经费都是由协会负责人直接管理,缺乏财务管理制度。

3.1.3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大部分体育协会内部没有明确的成文章程规定。临沂大学体育协会会员在年级分布上显出很大的差异,会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图1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开展活动的内容

图2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经费来源

3.1.4 临沂大学对体育协会的宣传力度有待于加强,目前的宣传局限于协会入学的时间段,应增加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层面,增加群众基础。

3.1.5 据调查结果还显示,临沂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在资源上存在严重的场地设施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这是影响或制约协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3.2 建 议

3.2.1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应抓住机遇,建立自己的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完善管理体制工作,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范围,积极推进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的成立。

3.2.2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应在严格管理原有经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多渠道筹集经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建立以企业赞助为主的经费渠道,发挥协会自身的优势,承办或协办学校周边的体育活动,尽量争取有偿服务,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3.2.3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协会管理制度,指导和规范体育活动的正常运行。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其管理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协会骨干。

3.2.4 临沂大学体育协会要重视协会活动的宣传,注重活动的影响力。协会组织宣传活动应打破院系活动壁垒,提高体育协会在院系之间的知名度,拓宽体育协会自身的影响力。

3.2.5 学校的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体育协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通过学校的途径为体育协会争取校外交流的机会,提供它们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空间,做好体育协会的定期审查工作。

[1]杨婷.邯郸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姜奉奇,赵志秋.吉林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13-14.

G807.4

A

1674-151X(2017)18-057-03

投稿日期:2017-07-08

张生开(1993—),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杜志娟(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28

猜你喜欢
临沂协会大学
山东(临沂)糖酒商品交易会定档7月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力推临沂模式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