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模式下大学体育教学“4年不断线”的创新与实践
——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

2017-11-27 12:15李井刚张云波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俱乐部体育能力

李井刚,张云波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俱乐部模式下大学体育教学“4年不断线”的创新与实践
——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

李井刚,张云波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念积累,重点论述“4年不断线”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及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改革创新体会,分析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俱乐部模式;4年不断线;体育教学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于2012年9月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经过近5年研究与实践,构建独具特色的“4年不断线”的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1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念积累

1.1 定义和属性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具有体育课的教学属性,也同时具有俱乐部属性。教学属性,即教师仍然进行体育教学,只是作用由主导向指导过度,偏重指导;俱乐部属性,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心理、兴趣等个性因素,自主选择俱乐部进行活动。

1.2 优 势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传统体育教学课最大的区别。俱乐部更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把体育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喜欢体育,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完成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的任务。

1.3 “4年不断线”的实践背景

“4年不断线”的课程设置理念打破了体育教学班的年级、院系界限,即大学4年1~7学期开设必修的体育教学俱乐部,实行学分制,每学期0.5学分。“4年不断线”的理念是基于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终身体育能力薄弱的严峻事实,保证大学生所受体育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2 “4年不断线”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2.1 “4年不断线”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方案采用逆向设计过程,设定逐级的目标和任务:终极目标→主要目标→阶段性任务,并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都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2.1.1 设定学生大学4年体育学习的终极目标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能力是大学生4年体育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通过大学4年不间断的体育教学俱乐部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1~2项体育专项技能,保持较高水准的体质健康水平,拥有终身体育能力。

2.1.2 设定学期需要完成的主要目标学习比赛或表演实践技巧、组织编排等,与社会体育活动形式衔接紧密,使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生经过1学期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支撑学生实现大学4年的终极目标,即让学生充分感受所选俱乐部的项目魅力,充分参与所选项目的比赛或表演实践,为学生课后自觉锻炼打下坚实的体育能力基础。

2.1.3 设定为实现主要目标做好铺垫的阶段性任务 设计2个阶段性任务来保证每学期主要目标的实现。阶段性任务1:前2/3个学期通过阶段性任务考核,形成比赛或表演能力的核心和组合技术,重心指向学生学习过程质量;阶段性任务2:后1/3个学期增强学生体育专项的兴趣和参与能力,打好体育专项能力基础。

2.2 体育教学3级俱乐部设定

体育教学3级俱乐部是根据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设定的,见表1。初级俱乐部起到铺垫作用,使学生掌握每年通过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能力,同时为中、高级俱乐部打好基础。

2.3 3自主选课程序

3自主选课程序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课程安排,通过网络选课系统自主选择适合的体育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和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该选课程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班的年级、院系界限,使不同年级、院系、不同性别和不同水平的大学生自主选课。

2.4 组织形式

2.4.1 4级管理制度 4级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见表2。教师指导时间占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的比重非常小,以布置学生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或组内合作完成为主。

2.4.2 分组教学 各项目依据自身特点和场地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小组内部学习和期末考试的原则进行教学分组。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保证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质量,使人数较多的俱乐部活动更加高效、有序。教师整体监控各组活动质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考察体委和组长的负责程度等,包括阶段性任务的质量和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组长做好组内活动管理,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5 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俱乐部考核评价重心指向学习过程,引导和保证学生学习过程质量,每个学习周期学生须经过5次测验,见表3。

2.6 教学质量初步评价

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高质量的体育俱乐部活动应初步具备以下指标:(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展示、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较高的学习投入程度,积极的课程参与意识。(2)体委和学生组长负责程度和组织能力:班级或小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班级或小组内活动质量较高,公正的进行阶段性任务检验或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改革创新体会

3.1 与传统体育课进行比较

3.1.1 教学过程关注的焦点不同 体育课关注点在教师,关注教师的讲解、示范、口令、组织和课堂氛围调动;俱乐部关注点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组内合作效果、学生投入程度,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1.2 课堂氛围和实际效果有差异 体育课课堂氛围比较死板,课堂组织讲究静、快、齐,讲究规范、统一;俱乐部强调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更看重学生的投入和学习状态。不拘泥于形式和表象的内容,强调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组织以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为第一原则。

3.2 体育教学俱乐部解决的问题

3.2.1 发挥过程性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解决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薄弱的问题2016—2017学年第1学期随机抽取4种类型体育教学俱乐部,24个教学班,总计1 549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平均分最低为25.5分;学生体育专项成绩最低分为31.2分,这说明前期设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已经可以通过该技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了;学生期末总分在76~81分之间,这说明考核标准(教学目标)设定比较合理。

表1 体育教学3级俱乐部设定

表2 体育教学俱乐部4级管理制度

表3 体育教学俱乐部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3.2.2 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 保证学生4年大学期间身体素质始终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办最负责任教育”的教育理念,解决大学生身体锻炼的次数、强度和频率较低等问题。“4年不断线”体育教学俱乐部每学期进行2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并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年进行1次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4年期间持续监控和保持学生拥有较高的体质水平。2014年9月体育部对全校8 484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按时上报国家教育部,据统计结果显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及格率为91.01%。

3.2.3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课程主体地位归属不清的问题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程模式、选课“3自主”和“4级管理”体现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4 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作用的问题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还处于低层次阶段,部分教师指导过度。重点实施体委和组长的选拔策略,各组活动质量的有效监督和激励策略。

4.2 “4年不断线”教学管理制度问题

现有教学管理文件更多的是针对传统体育课的,导致教师和学生俱乐部活动的创造性和活力没有表现出来。

[1]刘建坤,王桂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文献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33.

[2]李井刚.“四年不断线”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运动,2016(4):132.

G807.4

A

1674-151X(2017)18-079-02

投稿日期:2017-07-01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23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JGJX2016D95);吉林省“十三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534号)。

李井刚(1980—),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39

猜你喜欢
俱乐部体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们的“体育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