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2017-11-27 12:15姜春萍
运动 2017年18期
关键词:素质青少年体育

姜春萍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0)

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姜春萍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0)

“素质拓展”一词近年来迅速被大家熟知并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得到运用,且素质拓展的项目也被一部分教师引入到教学中,引起了中小学生们的广泛兴趣,与新课改理念有相同之处,给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拓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中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项目;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调整,但难免由于现实的问题而使改革流于形式,改革进入瓶颈期,改革需要吸取新的知识、思路,来激发实施者的热情,尤其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充分说明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仍然有进步的空间。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特别是网络电视的快速发展,体育类“真人秀”节目得到了快速增加,里面游戏的设置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尤其是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书籍的前提下,充分了解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存在一定的关联,能够为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运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1.1 素质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特点以活动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通过反思最后上升为理论应用,看似在游戏,其实往往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学发生直接的联系(表1)。

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与团体,个人项目上希望能够认识自我、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困难,从而达到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团体项目主要是希望能够发挥团队的协作、让个人能力得到最大发挥,从而使团队能够解决问题。当团队发展为高效团队后,个人能力成几何倍数爆发。尤其在小组总结,在讨论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变得更清晰,力量在团结得到凝聚、潜能在极限中挖掘、友情在信任中提升。

1.2 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麦吉莲女士表示:“从中国的总体经济稳定发展角度来看,青少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为他们人生中的第2个10年全力以赴,那么我们为他们人生第1个10年所付出努力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唯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素质拓展训练主要内容中针对团队部分占很重要的位置。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能够让每一位学生认清自我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人格完整的当代人才。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设计及运用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们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作用。

1.3 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各类课程均走上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之路。而中学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的基本途径,其创新之路自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物质文化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开始更加的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健康第一”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因此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也以此为重点,摒弃只发展身体素质,开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思考,使身心都能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目标,借鉴行为训练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原理,由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和训练专家通力合作研制而成。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表1 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的分类及其具体目标

1.4 素质拓展有利于青少年发展需要

以素质拓展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主要流行于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然而它带有健身性、趣味性、思考性的训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一致,因而把它作为一种延伸,不仅能够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更何况目前迫于升学等压力,多数中学生在学习交往中由于习惯、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及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健康。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应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素质拓展训练,在体验式的教学中学会参与、分析、讨论、总结,从结果中比照自身以促进身心的发展。个人项目可使受训者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调试身心状态,更加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团队协作。团队项目可以增强组织凝聚力、树立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气氛。

2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2.1 素质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内在关联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们能够提高体能和技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们全面进步。素质拓展训练最主要的特点是体能消耗最佳,并不是一味地进行体能训练。而是在一定的要求下,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个人与集体的团体合作,来选择最佳答案与方案。素质拓展训练过去训练的宗旨主要是对求生意志和求生技能的进行训练,而在现在融入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因素,是对人进行人格训练、素质训练和管理训练。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会遇到无数未知的、难以想象的困境,首先应该选择用一颗坚毅的心去迎接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心理亚健康的人数不断增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压力等等,导致一些青少年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甚至对待社会。素质拓展训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心理挑战最大,素质拓展训练的设计、出发点都是基于心理学上找到的一个理论点而进行设计,从而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得到最大程度的替身,如表达力、理解能力,让学生们能够面对自我的不足,不断纠正自我,抒发不良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以积极的正能量面对各种挑战。且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能够让教师及早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帮助学生们度过心理危机。

2.2 国家、社会及学校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说明了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善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未来祖国的建设者。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完美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携手创造。所以国家从上到下,一直将青少年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国家提出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省市自治区组织的教师中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工作、教师岗前培训、农村义务体育教师培训等等政策规划,无一不体现了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更是通过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国青少年“未 来之星”阳光体育节等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投入体育运动当中,从而让广大青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素质拓展训练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的项目,国家给予学校的资金支持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为素质拓展训练提供了政策及资金的支持。

2.3 青少年学生对户外新知识的兴趣浓厚

青少年在中小学时,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身高、体重快速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在这个阶段也是最佳发展阶段,大部分学生喜欢户外活动、呼吸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尤其是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大爆炸,学生在学习枯燥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与他人有交流,为了不与他人脱节,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通过调查显示,80%的学生都渴望能够参与一些体育类真人秀的游戏。青少年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学应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并能够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就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2.4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轻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的加剧,“70后”“80后”甚至是“90后”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成为各种职业的中坚力量。现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正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教师们面对年轻化、信息化的社会,就要不断学习,将信息网络成为自己教学手段,从信息化的网络学习到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引入新的知识。通过调查显示,40%的体育教师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们快速认识,采用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方式;采用“破冰”训练来打破第一堂课的固定认识;更有80%的教师表示,愿意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比较年轻的产物,尤其是运用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它需要实施者的重新学习、认真设计、富有激情的讲解实施、科学的总结,年轻化的教师们,他们能够接受新鲜的事物,并愿意去尝试挑战、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教学的效应最大化,因此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为素质拓展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支持。

3 结 语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现代比较风靡的一项训练,受到广大青少年的亲睐,引入校园,进入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健康,因此,结合现实情况,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必要且是可行的,但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支持。校领导需要为素质拓展训练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以长远的目光来对待这种训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给予充分的支持,让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体育教师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素质拓展的学习,在充分学习素质拓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要融入多学科,让自己能够永远保持“空杯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现实条件,有选择性的运用素质拓展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项目的展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符合本教学特点的素质拓展训练,注重开发校本资源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1]陆作生,赵权盅.我国素质拓展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2]http://www.sport.gov.cn/.

[3]http://www.moe.edu.cn/.

G807.3

A

1674-151X(2017)18-108-03

投稿日期:2017-07-12

姜春萍(1990—),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54

猜你喜欢
素质青少年体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