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与学校德育相融合

2017-11-27 03:27杨明兰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学校德育国学

杨明兰

摘 要:当前,国学经典诵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诵读的内在意义,同时也要深刻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瑰宝。因此,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每个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学校德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81

一、引言

国学经典诵读的主阵地是在校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要发现诵读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出适合学生诵读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校园,并且让学生接受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让学生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

二、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

国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和发扬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今的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学生的成绩高低来论学生的等级,忽视了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这种片面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应该在注重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对国学经典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学校可以举行国学经典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的同时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培养学生读国学的习惯。

(二)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活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深入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活动,让国学经典写入学生的必修课,使其走进课堂,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可以作为学校教学教材。同时,对古人的优秀事迹做系列报道,如孔融让梨的谦逊和尊长、商鞅南门立木的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推行“四德”教育,培育良好品德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为载体,为学生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在学生中开展相应的活动,如端午节可以给学生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学校的食堂举行包粽子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从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可以利用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培养感恩知情;教师节时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师,崇尚教育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召开国学经典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通过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的召开,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的理解,同时给予他们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诚信活动,让每个学生知道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失信于人会带来多大的人生影响和社会影响,同时使学生尽早地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美德。

三、积极诵读国学经典,推进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把诵读国学经典当做其载体,让其成为校园精神的一部分,在长期诵读过程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地认可国学文化,从而有兴趣、有意识地学习传统文化。一旦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校园精神的一部分,那么整个校园的每个角落将充满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精神,这就需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一方面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引进经典名著和参观一些名人历史故居,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通過这两方面,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让校园文化长盛不衰,同时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

四、把握诵读活动主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的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让其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其在为人处世上讲究诚信第一,积极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友善、自信、团结、有礼貌、讲文明的优秀品格。督促学生不浪费生活学习中的点滴时间,让其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宝贵。在学校食堂,不浪费粮食。鼓励学生乐于助人,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要让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到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其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到转变;另一方面要潜移默化,任何的优秀传统文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的积累过程,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地配合学生,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家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风,使孩子在成长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下,慢慢地其行为习惯将受到影响,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且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五、结语

国学经典诵读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学校和教师有效将传统文化中“任意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传达给学生的一个良好的方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承和发扬,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精神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要通过这些国学诵读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在学生们的心中,从而加强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更有用的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在进行国学诵读的同时也要更加认真研发创造出更适合发展传统文化的其他形式。

参考文献:

[1] 相咸琴.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普童话,2015(19):63.

[2] 徐文华.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6(3):125.

[3] 冯莉.诵国学经典 承传统美德[J].湖南教育(d版),2015(6):

15-16.

[4] 刘伟红.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5(42):36.

[ 责任编辑 张亚欣]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学校德育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