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诚正:胡炳文诗文之理学意蕴

2017-11-28 06:15颜丽娟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名作欣赏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上饶理学朱熹

⊙翟 朋 颜丽娟[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格致诚正:胡炳文诗文之理学意蕴

⊙翟 朋 颜丽娟[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胡炳文为元代名儒,他致力朱子之学,尤擅《周易》,其文中多言及卦象、易理,往往借易象阐发其理学主张;而其文学观趋于保守,推崇孔门诗教而菲薄诗艺。易象与理蕴是胡炳文诗文的突出特点,其佳作往往饶有理趣,而理学立场的坚守亦导致其诗文内容风格的相对单调。

胡炳文 《云峰集》《周易》 诗教

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新安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以《易》名家。一生致力于朱熹之学,吴澄曾誉之曰:“有功于圣门,莫若朱子;有功于朱子,莫若云峰。”(似有过誉之嫌,熊禾赞胡一植亦有此等语)传世有《四书通》《周易本义通释》《纯正蒙求》,并有诗文集《云峰集》,或名《云峰胡先生文集》,近年国内始有其校注本(江增华校注《〈云峰胡先生文集〉校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云峰集》收录诗文八卷,为胡氏文学创作之留影,前人关注较少。胡炳文承继程朱之学,诗文亦多含理学意蕴,具有独特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一、多易象而富理致

胡炳文之《易》学师法朱熹,曾著《周易本义通释》,“融诸家之格言,释本义之奥旨”,他对卦象、易理熟知而深思,落笔可见。如他为洪彬所作之《节夫字说》,先解读“节”字的儒学意蕴:“《书》曰‘节性’,性之过者不节,则不中。《中庸》曰‘中节’,情之过者不节,则不和,不和则不中……节者,抑其过而归之中也。”次以《节》卦之卦象解析:“《易》六十卦为节,兑下坎上。坎水之来无穷,兑泽之容有限。限而至之,始得其中。”再解析涉及“节”之爻象:“《蹇》,九五《坎》中,故曰‘以中节’;《家人》,九三《离》刚不中,故曰‘失家节’;《鼎》,上九《离》刚能柔,故曰‘刚柔节’;《未济》,水本润下而《坎》又在下,火本炎上而《离》又在上,上九,上卦之上也,故曰‘不知节’。”通过坎水离火的卦象说明文质彬彬的含义。胡炳文擅长以《易》明义理,且善用卦之形象,其《与戴晋翁》一文文末为:“地上明如德之晋,谁无仰瞻;山下泉似人之蒙,有资剖击。”“地上明”为《晋》之上卦《离》,“山下泉”为《蒙》之下卦《坎》,此处以《晋》《蒙》二卦对举,称赞戴晋翁“自昭明德”与“果行育德”的君子之风,善用其象,妙解其意。

胡炳文曾做过《四书辨疑》,对儒家典故极为精熟,如《酬仁静招书社启》中“天下达尊三,黼黻每加于沟木;君子所教五,丹铅俾共于阶兰”,“达尊三”“所教五”皆《孟子》中语。前者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后者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但此类用典略显刻意,无助于彰显文章的情致理蕴,这也是许多学者之文的常见问题。胡炳文之佳作是《随斋记》《静春斋记》这种语言平易而意象圆融、内蕴深远的文章。据《云峰胡先生行状》言:“(吴澄)尝荐先生于朝,义不就,作《随斋记》以见其意。”此文系胡炳文言志之作,开篇即言:“斋名‘随’,随我志也”,点明意旨;继言旧庐毁而“随力创小屋两间”,叙“斋”之状;乃次第言“随宜”“随分”“随人”“随时”“随天”而至“随我”,明“随”之旨。章法整饬,文浅而意醇,有从容自得、应物自然之理蕴。《静春斋记》集中体现胡氏畅达贯通的理学思想,文章对程门立雪的解读极见理学家之风范。“然伯子终日静坐犹泥塑,从之游者如坐春风中;叔子瞑目无言,当时立门外尺雪者与坐春风无异,何也?天地万物之春固在光风骀荡中,而未尝不可见之风雪凌厉之际也。”程颢给人如坐春风之感,游酢、杨时立雪程颐之门,《近思录》中将此二事并置于卷十四《圣贤气象》中,而胡炳文将光风霁雪并视为春,正是对“观天地生物气象”的体悟,从静中体会无穷春意,实际是观照心之本体。

二、重诗教而薄诗艺

作为朱子之学的自觉承继者,胡炳文对文学的看法明显带有理学家的保守性,尤其是在诗歌方面。在《代族子淀上草庐吴先生求记明经书院书》中,他批判士风:“近年以来,科举未兴,学者但知临晋帖、诵晚唐诗,笔迹、声气稍似之,哆然以士自名。”显然他对“诵晚唐诗”的行为是看不上眼的,在《程草庭学稿序》中,他揭明自己的诗学主张归乎“孔门”。他在儒学的体系下宣扬诗学之功用,所谓“变化气质,涵养德性,‘思无邪’之功居多”。他的基本立场是注重诗教,通过诗来“兴观群怨,而至于事父、事君;而至于移风易俗;而至于动天地、感鬼神,皆学诗之能事也”。诗歌的终极目的是道德教化和性情修养,“孔门学诗,致中和也,理性情也”。

“长恨一歌”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歌咏李、杨爱情,暗寓箴谏,是公认的名篇;“看花二绝”系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与《再游玄都观绝句》,这两首诗讽刺新贵,也被视为佳作。胡炳文则认为前者诲淫,后者惹是生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评价有些匪夷所思。在对崔颢和李益的评价上,则弃其诗作不提,直接与诗人之私德挂钩。对于李陵和沈约的评价,也有这样的问题,“事五言初,李陵岂不学者?而无以救叛汉降番之失。八病详,沈约岂不学者?而无以掩叛齐归梁之罪”。论之以德而不以诗,从文学评价的角度讲,未免有些保守甚至呆板,这恐怕很难得到今人认同。但此中自有理学家的逻辑,胡炳文认为“后世以诗为学者,惟章句之末。‘心虽锦,口虽绣,而身不免为狼疾人’”。“狼疾”意为昏乱、糊涂,而“狼疾人”典出《孟子·告子上》中“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指的是顾小而失大、小学而大遗者。胡炳文追求的首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文学只是用来明道、载道的中介,是理学之附庸,如果专意文学,便成了玩物丧志,这种无视文学独特价值的文学观念承继程、朱而来,且随附于宋元理学发展之轨迹。

胡炳文对程、朱之推崇,除了理学思想传播的大背景,更出于区域文化之认同。他所居之徽州,为二程、朱熹之祖籍所在;其所处之宋末元初,正是理学盛行之际。胡炳文以弘扬朱学为己任,曾言:“我辈居文公乡,熟文公书,自是本分中事。”其诗作中亦能看到朱熹的影响,如其《朱塘鸥雨》“天光云影源头水”,《送汪又善之宗文山长》“源流活水看鹅湖”,《送董深山》“源头活水难寻”,《赠命卜法术周生》“心事源头活水”四处均化用朱熹“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句,其所受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在格致诚正的框架下定位文学,使程、朱至胡炳文等人的文学观念显得守旧而呆板。理学立场的预设与坚守,也令胡炳文的诗文内容、风格显得相对单调。但在其少数作品中,仍能跳脱束缚,彰显才情,如《桃花马》之娴于用典,《赠吴又玄》之游戏文学。才情间或背离伦理之束缚,是理学之悖谬,亦文学之张力。

① ② ③ ④ ⑥ ⑨ ⑩ ⑪ ⑬ ⑭ ⑮ ⑯ ⑰ ⑱ ⑲ ⑳ ㉑ ㉒ ㉔ 胡 炳 文 :《云峰胡先生文集》校注,江增华校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第70页,第115页,第45页,第160页,第 222页,第 46页,第57—59页,第 10页,第 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27页。

⑤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⑦⑧㉓ 孟轲:《〈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8年版,第99页,第32页,第269页。

⑫ 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查洪德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系江西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修辞立诚的文论经典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wx 22

作 者

:翟朋,文学博士,上饶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代方向);颜丽娟,文学硕士,上饶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上饶理学朱熹
礼学与理学
春日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崇苏热”中的“冷批评”——朱熹苏轼论的文化学考察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上饶炒粉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