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2017-11-29 09:10王龙海胡光民王南宁周家梅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解剖学评价课程

王龙海,吴 鹏,胡光民,王南宁,周家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肥 230038

互联网+背景下的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王龙海,吴 鹏,胡光民,王南宁,周家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肥 230038

“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基于培养具有医疗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药类专业培养目标,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和工作、生活模式的变化,该研究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着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认为“互联网+”促进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医学教育的公平、医学人才培养的效率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对大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也可发挥积极影响.

“互联网+”;教学改革;解剖学

1 改革背景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节中也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而2015年5月23日,在中国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主题就是“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另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2]。“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使其形成新行业形态[3-4]。“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它已经迅速被工业、商贸、服务、交通、金融、农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所关注,已经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不断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互联网+”对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5]。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主要是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6],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既是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又是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一直不断地在进行着。目前,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因扩大招生规模,在距离市区较远的郊区新建了校区,由于交通等因素,大部分教师来去学校的时间节点明显,出现了同一科室教师较难聚齐、教研活动很难开展、师生交流较少、实验教学受限等问题;另外,大班制教学出现了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够及时,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不够全面,不能开展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基于国家的规划纲要和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开展了“互联网+”背景下的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2 互联网+解剖学的探索实践

2.1 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目前,我们创建了“安中解剖”公众微信平台,发布有关解剖学知识要点、解剖学教学课件、临床链接、人体奥秘等内容,拓展学习者学习解剖学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使碎片化学习记忆成为可能,且更加便捷。也可以利用此平台,普及人体科学知识,为提高大众健康素养发挥积极作用;建立教研室主任和班级学习委员(教学信息员)的交流QQ群,以此全程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时获取学生对解剖学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任课教师和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微信群,实时答疑解惑,解决了学生和授课教师交流不足的问题;建立教研室工作QQ群和微信群,利用此交流平台召开在线会议,进行集体备课论课。据调查,师生普遍反映:这些网络平台解决了师生交流不足等问题,实现了“师师交流,信息共享;师生交流,答疑释惑;生生交流,共同提高”。

2.2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资源

我们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和学校的资源共享平台等解剖学开放式教学平台,配置了数字人网络版学生端口,为学生实时学习提供方便。校外的爱课程和精品课程网站、视频公开课、Black-board平台、慕课等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教学软件、微课、课件、程序、实验视频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此外,有些医院建立了医院移动学习系统,整合医院教育功能和资源,并与医院信息联动,使用户随时进行系统了解、碎片学习、互动参与、资源共享。这些校内外资源非常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范围[7]。根据我们的统计,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100%,手机上网99%。学生认为网上学习资源对解剖学学习有帮助者占比近97.4%,使学生实时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2.3 利用网络在线测试平台,对教学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

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尤为重要[8]。我们利用问卷星网络在线考试平台,学生扫描教师提供的二维码进入答题界面,进行在线的学习过程评价,教师实时获取学生提交的答卷并附有详细的答题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为了了解运用问卷星网络在线考试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过程评价与传统课程评价(期中考试加期末考试)的教学效果差异,我们随机抽取安徽中医药大学年龄、性别、年级、地位、任课教师相同和智力水平(入学成绩)、学习情况相近的201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班学生60人和3班学生60人,分别进行“问卷星网络在线考试平台的学习过程评价”和“传统课程评价”,比较期终考核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指标。经对两班成绩的正态性检验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采用“问卷星网络在线考试平台的学习过程评价”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高于传统课程评价班级的成绩(P<0.05),可以认为问卷星网络在线考试平台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优于传统考核方式。利用网络平台的在线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实时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并可以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将评价结果呈现给任课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图1 问卷星答题回收界面

目前,该评价方式已经在学校相关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中推广。另外,我们参考北京中国医药大学等其他医学院校解剖实验考核信息化和局部解剖学信息化在线考试的做法[9],利用学生亲自解剖的尸体结构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上线,进行解剖结构的考核,做到了学生主动参与考试,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教学双方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性[10],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对互联网+解剖学的探索体会

“互联网+解剖学”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解剖学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解剖学教育发展生态系统[11]。

互联网已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时空结构和人们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表征和表现形式,从而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学习资源的分布形态与对其拥有关系,进而改变了参与者之间的教育关系,提供了行为主体的智能代理功能,也改变了学习的系统生态,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2]。我们应该认清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并积极利用这些影响,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12]。

“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绝非在线教育所能完全包容的[13]。任课教师的教学思维理念要不断更新,大脑中要植入“互联网+解剖学”观念的“芯片”,要热爱“互联网+解剖”,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技能、教学内容都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与解剖结合。学生思维理念也要不断更新,要通过互联网跳出校园的狭小范围,广泛地去接触解剖学以及医学的方方面面,了解整个医学最新的动态,同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要加强[14]。当然,我们也不要对网络盲目迷信。正如比尔·盖茨在接受美国《高教纪事》采访时发表的关于计算机网络与教育的看法:这些技术和手段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依旧是主流。

总之,我们认为,“互联网+解剖学”促进了医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认为应推行“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互联网+解剖学”,即:解剖学教学要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能实不虚”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5]。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010-07-29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2017-01-22

[3]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39-43

[4]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38

[5]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6]陈禹,郝嘉南,许冬明,等.“翻转课堂”引入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83-84

[7]任浩,马兰,郭瑞英,等.慕课背景下医院移动学习系统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1):38-40

[8]周波,付凌雨,王海龙,等.形成性评价对于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1):140-142

[9]张善强,纪亮,张晓东,等.局部解剖学信息化考试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5):428-430

[10]张熙芳.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1):4-6

[11]王勇民.“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5,12(下):13-14,94

[12]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3):12-15

[13]李碧武.“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96-99

[14]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15]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74-78

Practice on anatomy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ang Longhai,Wu Peng,Hu Guangmin,Wang Nanning,Zhou Jiamei
Department of Anatomy,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Internet+education"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field.Based on the training target of medical servic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medical programs and adapting to changes in teaching,work and living patterns in the Internet age,this study fist introduc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of human anatomy course.Then it explores reform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teaching evaluation,teaching mode,learning mode and assessment metho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We believe that Internet+has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fairness of medical education,efficiency of talents training,an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ervice,and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literacy.

Internet+;teaching reform;anatomy

G434

A

1004-5287(2017)06-0678-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6016

安徽省重大教改项目(2016jyxm0601);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15jyxm195)

2017-06-23

王龙海(1970-),男,合肥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脑衰老基础。

猜你喜欢
解剖学评价课程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