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研究

2017-12-01 09:0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烯酮司酮异位症

林 鸟

(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4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研究

林 鸟

(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41)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法将这64例患者分成米非司酮组(32例)与孕三烯酮组(32例)。为孕三烯酮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为米非司酮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雌二醇)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孕三烯酮组患者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后其子宫内膜的厚度更小,其孕酮、E2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1]。有研究指出,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笔者对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法将这64例患者分成米非司酮组(32例)与孕三烯酮组(32例)。孕三烯酮组3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2岁,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为(31.02±2.95)岁。米非司酮组3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1岁,年龄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为(30.98±3.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情等)相比,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由图4可知,添加红曲红肉脯的红度值明显最好,在任意浓度下均高于其他三类发色剂。随着红曲红浓度的提高,红度值逐渐升高,当浓度为0.008%时,红度值最高,为14.64,与浓度为0.01%时基本持平,因此从成本考虑,红曲红最佳添加浓度为0.008%。亚硝酸盐的发色性能基本与蛋黄粉持平,略有偏高,而辣椒红的发色性能则最低。

1.2 治疗方法

为孕三烯酮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孕三烯酮的用法是:口服,1粒/次,2次/周,连续用药6个月[2]。为米非司酮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的用法是:口服,6.25mg/次,1次/d,连续用药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痛经、月经失调等)均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无效。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的水平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

机械正压通气在进行临床实际抢救过程中应用价值较高,意义重大,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抢救来说有着较好的临床抢救和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米非司酮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62.50%),为有效的患者有11例(占34.38%),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3.13%)。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7%(31/32)。孕三烯酮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31.25%),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50.00%),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18.75%)。孕三烯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26/32)。与孕三烯酮组患者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与孕三烯酮组患者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内膜的厚度更小,其孕酮、E2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水平的对比

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而职高、技校已成为少年团伙犯罪的高发区,这不由让我们深思:不会做人,谈何做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水平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水平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子宫内膜厚度(mm)孕酮(nmol/L)E2(pmol/L)米非司酮组 32 21.55±5.12 115.66±32.20 210.55±22.63孕三烯酮组 32 32.44±4.19 204.15±38.92 254.28±20.63 t值 9.3113 9.8972 8.0782 P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在治疗期间,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胃部不适,有1例患者发生了头晕。米非司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2/32)。孕三烯酮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胃部不适,有3例患者发生了头晕,有2例患者出现了体重增加的情况。孕三烯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0(8/32)。米非司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孕三烯酮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667,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3]。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与垂体、下丘脑及卵巢组织中的孕酮受体相结合的方式抑制FSH、LH的分泌[4]。相关的文献报道指出,米非司酮具有抑制核因子kB的活性、促进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凋亡的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米非司酮对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7%,治疗后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孕酮、E2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1.55±5.12)mm、(115.66±32.20)nmol/L和(210.55±22.63)pmol/L,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与孕三烯酮组患者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后其子宫内膜的厚度更小,其孕酮、E2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程大梅.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观察(附72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43-44,45.

[2]欧阳桂凤.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0):94,96.

[3]刘君,吴梅英,周伟莲,等.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3):34-35.

[4]刘书英,林洁.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96):67,69.

[5]李冰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22,4423.

R711.71

B

2095-7629-(2017)11-0040-02

猜你喜欢
烯酮司酮异位症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