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2017-12-01 09:08覃钦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尿流率尿量电切术

周 栋,覃钦友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四川 射洪 629200)

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周 栋,覃钦友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四川 射洪 629200)

目的:探讨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电切术组和剜除术组。为电切术组患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为剜除术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剜除术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电切术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电切术组患者,其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QO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电切术组患者,其最大尿流率高于电切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小手术对其造成的创伤,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前列腺增生;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尿滴沥、尿不尽、排尿困难及轻度尿失禁[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使用传统的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目前,临床上开始使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近几年,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对收治的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59~90岁,平均年龄为(69.4±11.2)岁;其病程为0.5~7年,平均病程为(5.2±4.1)年。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前列腺彩超被确诊为前列腺增生。这些患者均无泌尿系手术史,未患有感染、恶性肿瘤等。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剜除术组和电切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电切术组患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将等离子电切镜置入患者的尿道。由膀胱颈6点位开始电切前列腺中叶,直至精阜近端。使用同样的方法切除患者的前列腺双侧叶。将切除的组织推入膀胱,使用组织粉碎器将切除的组织粉碎。冲洗膀胱。将粉碎的组织负压吸引出体外。使用冲洗器冲洗切面,并对切面进行电凝止血。留置导尿管。

为剜除术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将等离子电切镜置入患者的尿道。在精阜前缘5点及7点的位置各做一个切口。使用电切镜鞘轻推前列腺两侧叶,找到前列腺包膜。在包膜下逆向剜除前列腺中叶。分别从5点及7点处的切口剜除前列腺两侧叶。将剜除的组织推入膀胱,使用组织粉碎器将切除的组织粉碎。冲洗膀胱。将粉碎的组织负压吸引出体外。使用冲洗器冲洗切面,并对切面进行电凝止血。留置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尿量。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表和生活质量(QOL)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及生活质量[2-3]。术后对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剜除术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电切术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电切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s)

注:*表示与电切术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术后住院的时间(d)剜除术组(n=39)58.72±10.53* 73.55±9.97* 9.25±2.41*电切术组(n=39)89.64±21.48 152.20±18.66 14.86±3.46术中的出血量(mL)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有所降低,其最大尿流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剜除术组患者的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低于电切术组患者,其最大尿流率高于电切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s)

注:a表示与电切术组治疗前相比,P>0.05;b表示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c表示与电切术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最大尿流率(mL/s) 膀胱残尿量(mL) IPSS评分 QO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剜除术组(n=39) 5.48±1.54a 16.11±8.26bc 164.74±35.42a 25.69±4.73bc 33.49±2.68a 7.29±1.25bc 5.62±1.07a 1.85±0.36bc电切术组(n=39) 5.36±1.41 12.59±4.65b 162.67±32.18 52.38±8.55b 32.15±3.72 11.46±2.84b 5.58±1.20 2.92±1.09b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剜除术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上尿路积水,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电切术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尿道狭窄,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尿失禁,有1例患者发生膀胱颈挛缩,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4%。剜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电切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过去,临床上常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虽然可以有效地切除增生的组织,但对正常组织破坏的程度较大,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多,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其身体恢复的速度较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该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时,电切镜产生的高频电流可形成电流回路,不会对病灶附近的正常组织造成电击或烫伤,可较好地保护前列腺包膜,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

总之,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小手术对其造成的创伤,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谢广静,沈思,吴明贵,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304-306.

[2]王云汉,杨进,胡海峰,等.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对比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3):342-343,345.

[3]何国伟,刘春晓,尹杰,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40-1642.

R699.8

B

2095-7629-(2017)11-0045-02

周栋,男,1981年7月出生,四川射洪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尿流率尿量电切术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