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对比

2017-12-01 09:08冯云碧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腰麻牵拉咪定

冯云碧

(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 平阳 325400)

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对比

冯云碧

(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 平阳 325400)

目的:对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预防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平阳县人民医院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80例产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在断脐2 min后,为A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为B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为C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1.0 μg/kg的右美托咪定。然后比较三组产妇给药前(T0)、给药10 min后(T1)及探查、清理腹腔时(T2)的R amsay镇静评分、牵拉反应的分级和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探查、清理腹腔时,B组和C组产妇牵拉反应的分级均低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10 min后和探查、清理腹腔时,B组和C组产妇的R 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为其静脉单次泵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预防其术中的牵拉反应,且其麻醉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腰麻;剖宫产;牵拉反应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目前,临床上主要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腰麻,效果较好。但这种麻醉方法无法完全控制手术对产妇内脏造成的牵拉反应,易给其带来痛苦[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对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预防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平阳县人民医院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产妇均具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这180例产妇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8.9±3.3)岁;其体重为62~80 kg,平均体重为(70.5±5.8)kg;其手术的用时为30~62 min,平均用时为(45.4±8.2)min。随机将这180例产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三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嘱三组产妇于术前8 h禁食禁饮。术中,指导产妇取平卧位,用型号为20 G的留置针为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为产妇静脉输注剂量为4 ml/kg的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输注的速度为20 ml/min。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对其进行面罩吸氧,将氧流量设为5 L/min。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用25号的腰麻针在其L2~L3的间隙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为其输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要在30 s内注入2~2.5 ml。麻醉阻滞平面位于T6处。在断脐2 min后,为A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为B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为C组产妇静脉单次泵注1.0 μg/kg的右美托咪定。

1.3 观察指标

选取给药前(T0)、给药10 min后(T1)及探查、清理腹腔时(T2)三个时间点,对三组产妇的R amsay镇静评分和牵拉反应的分级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R amsay镇静评分的分值为0~6分,产妇的得分越高表示其镇静的效果越好。牵拉反应分级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四个标准。0级:产妇未感到牵拉痛。1级:产妇感到轻微的牵拉痛。2级:产妇感到中度的牵拉痛,尚可忍受。3级:产妇感到重度的牵拉痛,无法忍受。观察并记录三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不同时刻三组产妇牵拉反应分级的比较

给药前(T0)和给药10 min后,三组产妇牵拉反应的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清理腹腔时,B组和C组产妇牵拉反应的分级均低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中不同时刻三组产妇牵拉反应分级的比较

2.2 术中不同时刻三组产妇R 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

给药前,三组产妇的R amsay镇静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 min后及探查、清理腹腔时,B组和C组产妇的R 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中不同时刻三组产妇R 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

2.3 三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A组中没有产妇出现麻醉不良反应,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B组中有2例产妇发生恶心呕吐,1例产妇发生心动过缓,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60)。C组中有4例产妇发生恶心呕吐,3例产妇发生心动过缓,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7/60)。C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麻是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产妇身体的损害小、阻滞平面高及麻醉的效果好等优点。但这种方法无法完全控制手术对产妇内脏造成的牵拉反应,易导致其出现牵拉痛。相关的研究表明[3],右美托咪定在保证一定负荷剂量和血药浓度的情况下,能够起到镇痛和麻醉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的不同,预防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出现牵拉反应的效果也不相同。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静脉泵注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预防产妇术中出现牵拉反应的效果不佳,而静脉泵注0.8 μg/kg或1.0 μg/kg的右美托咪定预防产妇术中出现牵拉反应的效果良好。与静脉泵注1.0 μg/kg的右美托咪相比,静脉泵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所引起的麻醉不良反应更少,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为其静脉单次泵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预防其术中的牵拉反应,且其麻醉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1]张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4,12(2):266-267.

[2]刘红梅.子宫切除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产妇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5(6):369-370.

[3]邓恋.右美托咪啶防治剖宫产麻醉后寒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1,24(12):456-457.

R614

B

2095-7629-(2017)11-0058-02

猜你喜欢
腰麻牵拉咪定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效果分析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