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17-12-01 09:08江春苗高从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低剂量结节检出率

江春苗,高从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江春苗,高从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节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200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常规剂量组患者进行常规剂量的肺部CT检查,对低剂量组患者进行低剂量的肺部CT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评分、肺结节的检出率及受到的辐射剂量。结果:1)常规剂量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2.67±0.17)分,低剂量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2.61±0.22)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肺结节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低剂量组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得到的CT图像其质量基本相当,且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更小,检查的安全性更高。

低剂量CT检查;肺结节;常规剂量CT检查

肺结节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肉芽肿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该病常侵犯人体的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及皮肤等器官。有数据显示,该病患者胸部的受侵率高达80%~90%。该病在20~40岁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20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随机将这200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低剂量组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其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5.2±3.3)岁。在常规剂量组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其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4.6±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让两组患者均保持仰卧位,均不为其使用对比剂。对常规剂量组患者进行常规剂量的肺部CT检查,扫描的各项参数为:电流为0.145 A,管电压为125000 V,重建的层厚为0.125 ㎝,重建的间隔为0.125 ㎝[1],扫描的时间为9~12 s,纵隔图像的窗位为40 HU,纵隔图像的窗宽为400 HU,肺窗图像的窗位为600 HU,肺窗图像的窗宽为1500 HU[2]。对低剂量组患者进行低剂量的肺部CT检查,扫描的各项参数为:电流为0.075 A,管电压为125000 V,重建的层厚为0.125 ㎝,重建的间隔为0.125 ㎝ ,扫描的时间为9~12 s,纵隔图像的窗位为40 HU,纵隔图像的窗宽为400 HU,肺窗图像的窗位为600 HU,肺窗图像的窗宽为1500 HU。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CT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的结果进行比较。检查结束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来评估、判读两组患者的CT图像。具体的评分标准为:噪音小、无伪影、图像清晰为3分。噪音较小、有小部分伪影、图像比较清晰为2分。噪音较大、存在伪影、图像不清晰为1分。噪音非常大、存在大面积的伪影、图像模糊为0分。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评分越高表示其CT图像的质量越好。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肺结节的检出率。3)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两组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主要通过CT容积剂量指数、总管球剂量、有效管球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这四项指标来表示。这四项指标越高,表示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多。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肺结节的检出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肺结节的直径、CT容积剂量指数、总管球剂量、有效管球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

常规剂量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2.67±0.17)分,低剂量组患者CT图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2.61±0.22)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肺结节检出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肺结节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 例数 肺结节(n) 肺结节的检出率(%)常规剂量组 100 87 87.0%低剂量组 100 85 85.0%

2.3 两组患者受到辐射剂量的比较

低剂量组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受到辐射剂量的比较

3 讨论

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并发肺部感染、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从而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CT检查的方法诊断该病。然而,对患者进行大剂量的CT检查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辐射伤害[4]。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降低CT检查的管电流来降低辐射的剂量,不仅没有影响到检查的结果,而且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综上所述,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检查中得到的CT图像其质量基本相当,且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更小,检查的安全性更高。

[1]李生虎,黄刚,徐香玖,等.低剂量CT Lung VCAR软件测量模拟肺小结节体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4):787-790.

[2]徐岩,贺文,陈卉,等.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图像质量和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体积测量准确性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0):926-931.

[3]张赛君.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8):1127-1129.

[4]杨亮,宋伟,隋昕,等.肺结节加强观察功能对双源CT低剂量扫描图像肺结节检出效能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8):709-712.

R445

B

2095-7629-(2017)11-0059-02

江春苗,男,1984年1月出生,硕士,住院医师

*通讯作者:高从荣,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低剂量结节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