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探究

2017-12-01 09:08刘伟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吸收率醒脑达拉

刘伟文,张 奇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丹阳 212300)

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探究

刘伟文,张 奇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丹阳 212300)

目的:探讨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26例患者分为醒-依组(13例)和依达拉奉组(13例)。为依达拉奉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为醒-依组患者联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吸收情况、治疗前后其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醒-依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达拉奉组患者,治疗后其颅内血肿量、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颅内血肿量,降低其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醒脑静;依达拉奉;脑出血;颅内血肿量;C反应蛋白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1]。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是此病的高发人群。为了探讨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笔者对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这26例患者分为醒-依组(13例)和依达拉奉组(13例)。醒-依组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5例;其年龄在36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8.9)岁;其中有小脑出血患者5例,脑叶出血患者3例,壳核出血患者4例,丘脑出血患者1例。依达拉奉组患者中有男性6例,女性7例;其年龄在38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8.6)岁;其中有小脑出血患者3例,脑叶出血患者3例,壳核出血患者6例,丘脑出血患者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的内脏疾病。2)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3)患有动静脉畸形。

1.3 治疗方法

为依达拉奉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依达拉奉的用法是:将30mg的依达拉奉加入到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14d。为醒-依组患者联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醒脑静的用法是:将30mg的醒脑静加入到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14d。依达拉奉的用法与依达拉奉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2)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及治疗前后其颅内血肿量。3)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C反应蛋白水平、颅内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醒-依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6.34±2.13)mg/L,依达拉奉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3.47±2.98)mg/L。醒-依组患者治疗后其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mg/L,±s)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mg/L,±s)

注:同依达拉奉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醒-依组 13 24.57±4.71 6.34±2.13依达拉奉组 13 24.75±4.62 13.47±2.98

2.2 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及治疗前后其颅内血肿量

醒-依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分别为46.15%和76.92。依达拉奉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分别为15.38%和30.77。醒-依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血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醒-依组患者的颅内血肿量平均为(4.49±2.78)ml,依达拉奉组患者的颅内血肿量平均为(10.36±2.74)ml。醒-依组患者治疗后其颅内血肿量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及治疗前后其颅内血肿量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醒-依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为(7.15±3.05)分,依达拉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为(18.84±3.10)分。醒-依组患者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s)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s)

注:同依达拉奉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醒-依组 13 26.78±4.91 7.15±3.05依达拉奉组 13 26.63±4.89 18.84±3.10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3],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缓解脑水肿症状等作用[4]。醒脑静又叫麝香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麝香、郁金、冰片和栀子,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开窍的功效[5]。用此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脑细胞的耐缺氧能力,进而可达到保护其脑细胞、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醒-依组患者颅内血肿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达拉奉组患者,治疗后其颅内血肿量、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颅内血肿量,降低其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段琼.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72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3):72-73.

[2]石娇.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24-125.

[3]王玲.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7):3837-3838.

[4]杨艳霞.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08-2209.

[5]李玉莲.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64-66.

R743.34

B

2095-7629-(2017)11-0063-02

猜你喜欢
吸收率醒脑达拉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体重决定猪回肠内的蛋白吸收率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