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12-01 09:0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腺叶峡部患侧

钟 涛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钟 涛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与D组(40例)。对A组患者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B组患者施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C组患者施行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对D组患者施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然后,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4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D组患者相比,A组、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当。但与采用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相比,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降低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根据病理特征的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为进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60例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82例男性,78例女性;其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5.3±7.4)岁;其中有40例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其病程为1.3个月至21年,平均病程为(5.4±1.1)年;其中有峡部癌肿患者15例,双侧癌肿患者40例,单侧癌肿患者105例。根据AJGG推荐的TNM标准对这些患者的病灶进行分期,其中有90例患者的TNM分期为Ⅰ期,有32例患者的TNM分期为Ⅱ期,有19例患者的TNM分期为Ⅲ期,有19例患者的TNM分期为Ⅳ期。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40例患者。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癌症的分期情况、病灶的位置、年龄、病程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手术方案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其胸骨上切迹2.5 cm处做一个4~5 cm的弧形切口,探查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并对其进行保护,切断甲状腺峡部,切除甲状腺双侧叶,在进行彻底的止血处理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对B组患者施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单双侧颈淋巴结清扫进行治疗,手术方案是:先对患者施行甲状腺全切术(手术操作的步骤与A组患者相同),然后从其锁骨上缘处开始分离、清扫其单侧或双侧深筋膜中层内的脂肪和淋巴组织。对C组患者施行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手术方案是:对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使其取仰卧位,垫高其肩部,使其头部略后仰,在其颈前皮纹处做一个切口,游离皮瓣,探查病灶,切除甲状腺患侧的腺叶和峡部,在进行彻底的止血处理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对D组患者施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手术方案是:采用与C组患者相同的手术操作步骤切除患者甲状腺的患侧腺叶与峡部,然后切除其病灶对侧大部分的甲状腺组织,在进行彻底的止血处理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甲状腺疾病防治指导》中相关的判定标准将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1-3]。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未达到上述的标准,甚至病情在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在对4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记录其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4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D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4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n(%)]

2.2 对4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的分析

A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7.50%,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0%,C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5%,D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7.50%。与C组、D组患者相比,A组、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4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的分析[n(%)]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对于在术中切除甲状腺组织及清扫颈部淋巴结的范围尚无统一的观点。有学者指出,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施行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其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以前,较多外科医生建议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但不在术中对颈部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降低其复发率[4]。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应对其进行内分泌治疗,以取得更优的疗效。在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时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在对低危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时切除病灶组织的范围应较保守。在对高危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时切除病灶组织的范围应适当扩大。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4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或90%以上。4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保红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施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或全切手术有利于其接受术后放疗和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在本次研究中,与C组、D组患者相比,A组、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若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生活质量可显著下降。因此,在为此病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时必须全面分析其病情,明确掌握其手术适应症,并在手术时注意保护其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目前,我国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远期预后情况的临床报道较少。这可能与我国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时间较短有关。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当。但与采用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术、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相比,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单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增加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因此,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对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遵循个体化原则为其选择手术方案,以降低其喉返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1]祝玉祥,章佳新,蔡凤林,等.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5):605-608.

[2]张春霞,杨丽,王文超,等.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5):724-726.

[3]吕一峰.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178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88-89,92.

[4]王连鹏,戴莉.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2):116-117.

[5]李保红.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5):511-513.

R736.1

B

2095-7629-(2017)11-0067-02

猜你喜欢
腺叶峡部患侧
更 正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