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01 09:08廖爱华代春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白三烯拮抗剂纤维化

廖爱华,代春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呼吸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廖爱华,代春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呼吸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目的: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6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MRC的平均分级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VC、FEV1、DLCO的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

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此病是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患者的病情可不断发展,加之受到肺部感染、所用药物不恰当等因素的影响,其会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与单纯罹患慢阻肺的患者相比较,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其预后更差,死亡率更高。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对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1]。近年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中。为了进一步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60例慢阻肺患者。其中,男女患者分别有32例、28例。他们的年龄为49~78岁,平均为(61.2±6.7)岁;其病程为3~15年,平均为(9.2±5.3)年。这些患者均被确诊患有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其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吸氧、平喘、化痰的治疗,为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指导其进行肺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所用的药物为顺尔宁,由Merck Sharp & Dohme Ltd.提供,其国药准字为J20130047。顺尔宁的用法是:每次服1粒,于睡前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结束后,使用MMRC(呼吸困难分级法)对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进行分级。0级:患者不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1级:患者在进行快走、上坡时会出现气短的症状。2级:患者在平地上以正常的速度行走时需停下进行深呼吸。与同龄人相比,其行走的速度较慢。3级:患者在平地上步行100米后,需停下休息片刻。4级:患者有明显呼吸困难的症状,其在换衣服时会出现气短的症状。患者MMRC的分级越高,说明其呼吸困难的症状越严重。2)在进行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FVC、FEV1、DLCO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MMRC分级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常规组和研究组患者MMRC的平均分级分别为(3.32±0.52)级、(3.33±0.51)级,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常规组和研究组患者MMRC的平均分级分别为 (2.83±0.33)级、(1.85±0.69)级。研究组患者MMRC的平均分级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DLCO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DLCO的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s)

分组 FVC(L) FEV1(L) DLCO(ml·kPa-1·s-1)进行治疗前 进行治疗后 进行治疗前 进行治疗后 进行治疗前 进行治疗后研究组(n=30) 1803.94±45.93 2230.94±45.13 1423.2±25.6 1823.5±24.6 2.1±0.2 2.9±0.3常规组(n=30) 1802.44±45.13 2000.04±48.63 1422.5±21.4 1693.1±25.5 2.2±0.1 2.4±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患者发生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慢阻肺主要的临床特征。此病患者的病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刺激性干咳。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若未接受及时的治疗,会发生呼吸衰竭,进而死亡。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因此,临床上将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肺功能作为治疗此病的原则[2]。

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代谢产物,是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肺泡中的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研究发现,白三烯对肺部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及纤维化均具有促进作用,可导致肺部的纤维原细胞出现增值,从而使肺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出现异常沉淀[2]。在慢阻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白三烯始终存在,这为临床上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慢阻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呼吸内科临床上的一种常用药。此药可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白三烯的生物活性,抑制肺组织中促炎、促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患者气道的炎症,缓解其支气管痉挛与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进而改善其肺功能。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

[1]郑建军.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25.

[2]郑文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于慢阻肺的辅助治疗48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9):117.

R563

B

2095-7629-(2017)11-0074-02

猜你喜欢
白三烯拮抗剂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及抗原ESAT-6、Ag85B对中性粒细胞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