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对比

2017-12-01 09:08戴泰鸣马丽霞吴娟娟令狐昌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龋洞龋病创伤性

戴泰鸣,马丽霞,吴娟娟,关 敏,令狐昌丽

(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贵州 贵阳 550004)

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对比

戴泰鸣,马丽霞,吴娟娟,关 敏,令狐昌丽

(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贵州 贵阳 550004)

目的:比较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口腔预防科收治的105例乳磨牙深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A组患儿接受传统的车针去龋治疗,B组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C组患儿接受化学-机械去龋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三组患儿对治疗的畏惧程度,并对其评估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低于B组、C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低,A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高,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非创伤性修复疗法、化学-机械去龋疗法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减轻其疼痛的程度,还能缓解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

儿童龋病;牙科畏惧症;车针去龋疗法;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化学-机械去龋治疗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此病患儿会继发牙髓和根尖病变,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其恒牙的生长、颌骨的发育甚至全身健康。研究发现,龋病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因疼痛而出现大声哭闹、肢体乱动、焦虑不安的表现,部分患儿会拒绝接受治疗[1-2]。在本次研究中,为三组患儿分别使用传统的车针去龋疗法、非创伤性修复疗法、化学-机械去龋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旨在寻找一种治疗效果好、患儿疼痛感轻的治疗龋病的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口腔预防科收治的105例乳磨牙深龋患儿。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在A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4例。他们的年龄为5~10岁,平均年龄为(7.59±1.23)岁。在B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5例。他们的年龄为6~10岁,平均年龄为(7.86±1.54)岁。在C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4例。他们的年龄为6~11岁,平均年龄为(8.01±1.17)岁。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儿接受传统的车针去龋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用车针去除患儿龋齿的腐质,用慢速球钻去除其洞底的软龋。对龋洞进行消毒、吹干,用Dycal垫底护髓,使用富士Ⅸ对龋洞进行填充。调整咬合关系后在牙齿的表面涂上凡士林。B组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专用的器械扩大龋洞的入口,去除洞内腐质,用温水清洗龋洞后,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腐质去净。护髓的方法和填充的方法与A组患儿相同。C组患儿接受化学-机械去龋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对龋齿进行清洁,使用棉卷将唾液隔离。先在龋洞内滴入数滴Carisolv凝胶,30 s后选择适宜的工具将软化的牙本质去除,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凝胶变清澈,然后用温水对龋洞进行清洗,再将新的凝胶放入龋洞中,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凝胶变清澈,去净龋洞中的腐质。护髓的方法和填充的方法与A组患儿相同。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疗成功的评定标准:患儿能配合完成治疗,其填充物完整,牙齿无松动、脱落、磨损的情况,在术后6个月无继发龋,没有出现牙髓刺激征。2)在进行治疗期间,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三组患儿对治疗的畏惧程度。得分为1分表示患儿对治疗没有畏惧感,得分为2分表示患儿对治疗基本无畏惧感,得分为3分表示患儿对治疗有轻微的畏惧感,得分为4分表示患儿对治疗有明显的畏惧感,得分为5分表示患儿对治疗非常畏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三组患儿的平均年龄、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得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成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对治疗畏惧程度的比较

评估的结果显示,A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为(4.12±0.26)分,B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为(3.52±0.01)分,C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为(1.21±0.03)分。C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低,A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高,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儿治疗成功率的比较

A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低于B组、C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治疗成功率的比较

3 讨论

在对龋病患儿进行传统的车针去龋治疗时,牙钻的噪音、喷水及高速旋转均会使其感到恐惧。并且,钻针产生的压力和温度均会损伤患儿的牙髓,使其不适感增强。部分龋病患儿对进行车针去龋治疗的配合度较低,导致难以对其龋洞进行有效的填充,从而使其出现牙髓炎等疾病。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摒弃了牙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去龋操作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刺激,降低了其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几率。非创伤性修复疗法的可操作性强、填充的成功率高。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乳牙、恒牙的填充治疗中,其成功率可达80%~93%。并且,使用此方法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其疼痛感较轻,可有效地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用非创伤性修复疗法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其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化学-机械去龋疗法具有微创和无痛的特点,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龋病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儿不会感到牙钻的振动,渗透压、温度的变化和机械的刺激相对较小,有效地避免了去龋操作对其牙髓的刺激。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非创伤性修复疗法、化学-机械去龋疗法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减轻其疼痛的程度,还能缓解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

[1]王雯,尚永一.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6):111-112.

[2]姚金姗.伢典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牙科畏惧症龋齿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99-101.

R783

B

2095-7629-(2017)11-0079-02

猜你喜欢
龋洞龋病创伤性
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用于治疗龋齿的疗效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什么是蛀牙?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效果评价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