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7-12-01 09:08杭永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萎缩性结果显示胃镜

杭永平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江苏 海安 226600)

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价值研究

杭永平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江苏 海安 226600)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212例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然后将这两种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33例。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47例。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为82.3%,对133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为90.5%。2)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中有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I型+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6例,I型+II型+I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例,I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例。4)对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显示,存在胃内炎症反应的患者有143例,占67.5%;存在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症状的患者有74例,占34.9%,存在肠上皮化生症状的患者有95例,占44.8%;存在胃黏膜基层异常增生症状的患者有88例,占41.5%。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老年慢性胃炎;胃镜诊断;准确率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该病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主要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该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临床研究表明,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上腹不适、嗳气、泛酸等症状,年龄均超过60岁,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心肾功能不全、患有胃癌、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及有胃部手术史的患者。在这21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76例;其年龄为61~88岁,平均年龄为(74.7±5.8)岁。

1.2 方法

在这212例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然后将这两种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患者进行胃镜诊断方法是:用Olympus GIF-H260型胃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在检查开始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其进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按照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对患者的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是:取患者胃窦部距幽门约3 cm处的大弯侧、小弯侧、胃体前壁及胃体后壁的粘膜组织各1块。用甲醛溶液对上述组织标本进行固定,并用快速尿素酶检测法进行检测[2-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2)观察并记录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3)观察并记录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中的相关规定将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分为I型、II型和III型3个标准。I型:胃粘膜的颜色为红白相间,胃皱襞平薄、血管显露。II型:胃黏膜出现颗粒状、花斑样改变并存在隆起、糜烂等情况。III型:胃粘膜出现结节样改变。4)观察并记录对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具体结果[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

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33例。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显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47例。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为82.3%,对133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为90.5%。详见表1。

表1 对这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

2.2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

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更高,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

2.2 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

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中有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I型+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6例,I型+II型+I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例,III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例。详见表3。

表3 对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分型诊断的结果

2.4 对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

对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显示,存在胃内炎症反应的患者有143例,占67.5%;存在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症状的患者有74例,占34.9%,存在肠上皮化生症状的患者有95例,占44.8%;存在胃黏膜基层异常增生症状的患者有88例,占41.5%。详见表4。

表4 对21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结果[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胃镜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5-7]。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郑鹤.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4,6(2):262-263.

[2]董建新,刘秀芝.1260例次慢性胃炎内镜与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J].饮食保健,2016,3(13):42-43.

[3]张建坤.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47,148.

[4]李楠,张磊,胡咏梅,等.慢性胃炎内镜表现与胃癌前病变检出能力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3):403-405.

[5]薄元恺,刘宏伟,何建霞,等.以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为分型依据的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8-21.

[6]黄曼玲,孙圣斌,徐丹,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镜下的不同胃炎及病理之间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4,20(14):2245-2247.

[7]石婷娟,师水生.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5):20-21,23.

R44

B

2095-7629-(2017)11-0120-02

杭永平,男,1968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病理诊断

猜你喜欢
萎缩性结果显示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最严象牙禁售令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