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09:08梁红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满意率西医家属

梁红梅

(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医中药·

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梁红梅

(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目的:分析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广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西医治疗组。对推拿组45例患儿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对西医治疗组45例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推拿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5.56%,西医治疗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75.56%。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

中医推拿;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满意度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引发小儿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1]。此病患儿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症状。近年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为了进一步分析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广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广安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患儿的病情均符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且均未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将这90例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西医治疗组。推拿组45例患儿中有男23例,女22例;其年龄在1岁至7岁之间,平均年龄(2.75±0.82)岁。西医治疗组45例患儿中有男24例,女21例;其年龄在11个月至6岁之间,平均年龄(2.3±0.74)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 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西医治疗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方法是:1)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采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和止泻药对其进行治疗。2)对患儿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对推拿组患儿进行中医推拿治疗。治疗方法是:1)让患儿家属坐在医师对面的椅子上,让患儿仰躺在患儿家属的大腿上,然后医师用大拇指对患儿进行隔衣推拿,以免损伤其皮肤。2)推腹。医师用拇指指腹对患儿进行推腹,重复推50~100次。3)推背。在患儿脊椎两侧用拇指的指腹从上至下进行轻推,直至其脊椎两侧的皮肤开始发热。4)分推腹阴阳。采用拇指从患儿的剑突向其两侧季肋区分推,从其腹中线向两侧分推。5)揉足三里穴和板门穴。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患儿的板门穴,然后用双手拇指对其足三里穴进行按揉。6)按摩七节骨。将拇指指腹置于患儿的尾椎两侧,从上往下推按其七节骨,直至其皮肤开始发热。7)在对患儿进行推拿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推拿的力度。8)每天推拿2次,连续推拿5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两组患儿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治疗后,患儿排便的次数低于3次/d,饮食基本恢复正常,肠鸣音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较好,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显效。治疗后,患儿排便的次数为4~5次/d,可少量进食,肠鸣音有所减少,精神状态尚可,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在加重,即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推拿组患儿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有30例(占66.67%),为有效的患儿有12例(占26.66%),为无效的患儿有3例(占6.67%)。推拿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西医治疗组患儿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有23例(占51.11%),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占22.22%),为无效的患儿有12例(占26.67%)。西医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33/45)。推拿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西医治疗组患儿家属中对治疗工作的评价为十分满意者有22例(占48.89%),为基本满意者有12例(占26.27%),为不满意者有11例(占24.44%)。西医治疗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75.56%(34/45)。推拿组患儿家属中对治疗工作的评价为十分满意者有29例(占64.44%),为基本满意者有14例(占31.11%),为不满意者有2例(占4.44%)。推拿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5.56%(43/45)。推拿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西医治疗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腹痛肠鸣、不思饮食、泻后痛减和粪便泻出如水样等。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情志失调及肾阳虚衰所致[3]。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中医推拿疗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组患儿相比,推拿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治疗组患儿家属相比,推拿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刘玲[5]的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此疗法值得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燕丁丁,李新剑,郭忠寅.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880-1882.

[2]吴东亮,何春颜. 白苓健脾颗粒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0):2242-2244.

[3]姜启红.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9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6):53-54.

[4]付晓敏.推拿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9):39.

[5]刘玲.中医推拿按摩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67-268.

R723.11

B

2095-7629-(2017)11-0127-02

猜你喜欢
满意率西医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