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7-12-01 09:08彦,张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换药乙组中度

李 彦,张 祯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关门诊部供应治疗室,北京 10084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841)

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

李 彦1,张 祯2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关门诊部供应治疗室,北京 10084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841)

目的:探讨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7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在清理创面时、涂药包扎时及换药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护理后,甲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为85.71%,乙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为28.5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烧伤;综合护理;焦虑;疼痛;生活质量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创伤。烧伤患者在受到生理创伤的同时,心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多数烧伤患者均存在焦躁不安、抑郁烦闷等负性情绪,部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悲观厌世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烧伤可致使患者的痛感神经末梢暴露,医护人员在为其换药时就会导致其出现剧烈的疼痛,从而可加重其心理波动[1]。因此,临床上应对烧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缓解其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排除临床资料缺失、对护理的依从性差及非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将这7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甲组中,有男18例,女17例;其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为(45.4±4.8)岁;创伤部位:有躯干烧伤患者15例,四肢烧伤患者12例,躯干+四肢烧伤患者8例;烧伤深度:有Ⅰ度烧伤患者7例,Ⅱ度烧伤患者11例,Ⅰ度+Ⅱ度烧伤患者17例。在乙组中,有男17例,女18例;其年龄为23~60岁,平均年龄为(45.7±4.9)岁;创伤部位:有躯干烧伤患者14例,四肢烧伤患者13例,躯干+四肢烧伤患者8例;烧伤深度:有Ⅰ度烧伤患者8例,Ⅱ度烧伤患者11例,Ⅰ度+Ⅱ度烧伤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对患者的烧伤创面进行保护,遵医嘱对其进行氧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为其换药。另外,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对乙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基础护理。热情地接待患者,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及时清理患者的烧伤创面,剃除其创面周围的毛发,防止其毛发与创面发生粘连。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其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及尿液的颜色。保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同时注意为患者保暖,防止其着凉。2)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述,对其焦躁、抑郁等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3)创面护理。保证患者烧伤创面的清洁、干燥,告知其不可长时间压迫创面。遵医嘱为患者涂抹湿润烧伤膏。在涂抹烧伤膏前要先将患者创面的液化物、渗出液及坏死组织清除干净,然后再为其轻柔地涂抹烧伤膏,涂抹的厚度约为1 mm。当创面开始愈合时,患者会出现发痒的症状,此时要告知其不可抓挠创面。4)健康教育。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烧伤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治疗过程、相关的注意事项及要达到的治疗效果,提高他们对烧伤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以提高其预防感染的意识。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规律作息、戒烟戒酒。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合理为其安排饮食。告知患者要多饮水,以保持其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以免发生便秘。同时,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叮嘱患者不可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后,用自制的疼痛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换药前、换药时及换药后的疼痛情况。此量表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2)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采用自制的焦虑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此调查问卷将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分为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四个等级。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中度焦虑例数+重度焦虑例数)/总例数×100%。3)护理后,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共四项指标,每项指标的分值均为0~25分,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换药前、换药时及换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换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理创面时、涂药包扎时及换药后,乙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甲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为85.71%,乙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为28.5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换药前、换药时及换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发生率的比较

表3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烧伤一般是指热液、高温气体、火焰等引起的组织损害。烧伤主要损害患者的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骼、关节、内脏等)。临床研究表明,烧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障碍,从而可严重影响其身体康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35例烧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王洪芹等[2]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1]林喜爱,高金姣,杨林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2885-2886.

[2]王洪芹.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104-106.

R473

B

2095-7629-(2017)11-0151-03

猜你喜欢
换药乙组中度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小米手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