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12-01 09:08曹军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肝病原发性肝癌

曹军英

(江阴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观察

曹军英

(江阴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江阴 214400)

目的: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CPN)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CPN组和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同时,为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为CPN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护理 服务的满意度及对肝病的认知程度。结果:CPN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传统组患者,其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肝病知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医疗费用,提高其对肝癌的认知程度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护理;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居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才到医院就诊。介入疗法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但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路径护理(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CPN)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需要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计划对其进行护理[2]。为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江阴市人民医院对近期收治的部分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经病理学诊断后确认患有原发性肝癌。2)同意进行介入治疗。3)未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4)无进行介入治疗的禁忌证。5)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CPN组和传统组。CPN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63.33%),女性患者11例(36.67%);其平均年龄为(60.28±2.65)岁。传统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56.67%),女性患者13例(43.33%);其平均年龄为(61.37±3.2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同时,对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让患者在术前4个小时内禁食。术后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穿刺部位2个小时,并让其平卧18个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CPN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建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明确临床路径护理的概念、特点及意义等。制订临床路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人员的职责、任务,并制定临床路径护理计划表[2]。2)患者入院的第一天,由护理人员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为患者讲解与原发性肝癌有关的知识、治疗的方法及预期效果。为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目的、流程,使患者及其家属能配合进行治护工作。3)患者入院的第二天至术前,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让患者在术前4个小时内禁食。为患者备皮。为患者进行造影剂皮试。4)手术当天,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等生命指标。术后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穿刺部位2个小时,并让其以舒适的姿势卧床12个小时。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变动体位[3]。5)术后第一天至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让患者食用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出院当天,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等级。使用我院自制的肝病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肝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对肝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医疗费用、肝病知识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PN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传统组患者,其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肝病知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3 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既符合“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也能顺应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的需求。在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计划,遵循标准化的护理流程,逐一落实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将护理服务由被动解决护理问题变为主动避免护理问题的发生,可减少诊疗、护理程序混乱的情况,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此外,临床路径护理计划表还能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工具,督促护理人员准确、规范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临床路径护理的CPN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接受传统护理的传统组患者,其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肝病知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患者。这与何凤英[5]、刘旭霞[6]等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总之,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医疗费用,提高其对肝癌的认知程度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杂志,2011,16(10):929-946.

[2]雷军强,柴文晓.肝癌介入治疗现状[J].甘肃科学学报,2011,23(1):82-86.

[3]严丽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71(17):2150-2151.

[4]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13-515.

[5]何凤英,林雪英,刘娜.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3,3(3):90-92.

[6]刘旭霞.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6,5(3):39-40.

R735.7

B

2095-7629-(2017)11-0153-02

曹军英,女,1972年出生,汉族,江苏江阴人,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介入科护理,邮箱:caojy98123381@163.com

猜你喜欢
肝病原发性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