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09:08李远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复发率心电图心肌梗死

郭 荣,李远琴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

郭 荣,李远琴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讨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传统组,用传统急诊护理法对其进行护理。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优化组,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其进行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抢救所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的复发率。结果:优化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优化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缩短其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和抢救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其抢救的效率,降低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优化急诊护理法;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复发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发病迅速。该病可导致患者的胸骨后产生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感,或使其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症状[1]。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尤为重要。为了探讨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及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和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该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传统组,将该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优化组。在优化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介于3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13.2)岁。在传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介于3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9±9.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传统急诊护理法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护理,即在接诊患者后,使其保持卧床,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及吸氧等治疗。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优化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1)急诊中心在接到患者家属的求救电话以后,在10分钟内派出120救护车。救护车上的急救医生通过电话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急救(比如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以稳定其情绪等),以便急救车在到达患者所在地以后可以快速、安全地转运患者[2]。2)急救医生在接到患者以后,应在到达医院之前就与接诊护士取得联系,告知护士需要准备的医疗器械、急救药品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比如将救护运输床抬至哪个地方等待),以便在将患者运送到医院后立即开展抢救工作。在将患者转运到医院后,接诊护士要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平稳地转运患者,并对其心电指标进行监测。接诊护士应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关注其血压及呼吸的变化情况。3)就诊护士在接到患者以后,应立即将其推向抢救室,并配合急诊医生为其进行吸氧、血常规检查及心肌酶检查等,尽快掌握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以便后期对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3]。4)在为患者进行PCI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肌标志物检测和碘过敏试验,并为其做好保暖、排尿及备皮等术前准备,同时给其服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同时对比其住院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化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时间的对比 (min,±s)

表1 两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时间的对比 (min,±s)

组别 例数 分诊评估的时间抢救所用的时间优化组 25 2.0±0.7 5.1±1.3 44.2±3.9传统组 25 3.6±0.9 7.8±2.4 69.1±6.8 t值 5.4861 5.6719 13.4589 P值 <0.05 <0.05 <0.05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

2.2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的对比

优化组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8%。传统组中有6有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4%。优化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的对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不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小时后即可死亡。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必须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救治。由于传统的急诊护理方法具有护理程序不规范及护理人员责任分工不明确等弊端,故可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4],从而大大地降低急救的效率,甚至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自2015年2月以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显著地缩短了抢救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效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优化组患者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缩短其进行分诊评估的时间、从接诊到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抢救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其抢救的效率,降低其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1]吴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与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31):297.

[2]廖红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抢救护理.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 34(2):229-230.

[3]杨芳.7 例急性心肌梗死行临时起搏治疗并发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护理.全科护理, 2012,10(36):3391-3392.

[4]王水妹,钟运彩,张艳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 [J].中外医学研究,2013,25(31):96-97.

R473.5

B

2095-7629-(2017)11-0172-02

郭荣,女,1975年8月出生,学历为本科

猜你喜欢
复发率心电图心肌梗死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6》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