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7-12-01 09:08王长顺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肺栓塞下肢血栓

王长顺

(塘沽中医医院,天津 300451)

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王长顺

(塘沽中医医院,天津 300451)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因肺栓塞死亡患者所占的比例。结果: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因发生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有针对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发生不正常凝集的情况。此处凝集的血液阻塞了血管,从而导致其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回流出现障碍。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研究发现,临床上若未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其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肺癌患者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下肢深静脉里的血栓极易发生脱落。脱落的血栓经血液循环进入患者的肺动脉内,从而导致其发生肺栓塞。研究发现,肺栓塞是导致肺癌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有针对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所患的疾病及临床表现采取的一系列的护理措施[1]。在本次研究中,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了分组,在围手术期,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肺栓塞死亡患者所占的比例来分析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组中,有5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其年龄为63~76岁,平均年龄为(69.3±5.2)岁。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全肺切除术的有4例,进行肺叶切除术的有35例,进行肺部病灶切除术的有11例。在实验组中,有5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66~78岁,平均年龄为(71.2±4.1)岁。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全肺切除术的有3例,进行肺叶切除术的有34例,进行肺部病灶切除术的有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吸氧护理、健康指导、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为其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后、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2]。2)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将其下肢抬高15°~30°,并对其下肢进行保暖。护理人员每隔2 h为患者按摩1次四肢的肌肉,以促进其四肢的血液循环。从术后的第2 d开始,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的屈伸运动和内外翻运动,并让其做一些踝关节的旋转运动,但运动的幅度不宜过大,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反复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以恢复其肺部横膈的功能,减少其胸腔内的压力,促进其肺部血液的回流。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先让其站在床旁。患者若未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可在旁协助其进行短距离的床旁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逐渐增加运动量。此外,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活动肩关节的重要性,指导其做上肢举起的动作[3]。3)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血栓压力泵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用袖带将其大腿和小腿固定妥善。袖带和下肢皮肤的距离以能容纳两指为宜。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对袖带进行反复的充气和放气,以使患者的下肢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从而促进其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因肺栓塞死亡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因肺栓塞死亡患者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护理后,在对照组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6%(13/50),因发生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4/50)。在实验组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3/50),因发生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2%(1/50)。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因发生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因发生肺栓塞死亡患者所占比例的比较

3 讨论

调查资料显示,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高达30%。肺栓塞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肺栓塞的发生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为其取合适的体位,采取按摩的方法促进其下肢深静脉血液的回流。从术后的第2天开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运动。患者的身体状况若较好,护理人员应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此外,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血栓压力泵进行治疗。通过对袖带进行充气和放气来保持其下肢血管的压力,从而改善其下肢的血液循环。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杨柳.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D].大连医科大学,2014.

[2]高浪丽,张雪梅,高小虹.老年肺癌晚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姑息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60-61.

[3]李金玲,黄艳.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概况[J].医学与哲学(B),2014,35(6):38-42.

[4]赵雅玲,赵育英,李佳宁,等.品管圈活动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B06):579.

R473

B

2095-7629-(2017)11-0180-02

猜你喜欢
肺栓塞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