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2017-12-06 10:37
汽车工程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池汽车

骏派新款D60车身尺寸明显提升

在2017上海车展上,一汽骏派新款D60正式首发。新车将继续提供1.5 L和1.8 L2种动力选项,相比现款车型在外观上变化不大,但尺寸上有明显提升,更为符合消费者的车身尺寸将成为其上市后的一大卖点。

外观设计上,新D60加粗的中网镀铬条与前大灯融为一体,后尾采用双排气管布局。新车全系标配日间行车灯,除此之外,还新增了手机映射功能8英寸(20.32 cm)多媒体中控屏、蓝牙及倒车影像等实用配置。新款骏派D60的车身长宽高为4 230 mm×1 760 mm×1 636 mm,轴距2 557 mm。相比现款车型在长度和高度分别增加了60mm和11mm,轴距保持不变。

动力方面,2款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75 kW和102 kW,传动匹配5速手动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骏派A50共享玛莎拉蒂设计

天津一汽旗下第2款A级轿车“骏派A50”由全球知名设计公司Italdesign Giugiaro(简称IDG)操刀,IDG曾造就了神车“大众高尔夫”,也让玛莎拉蒂拥有经典的Merak车型。

IDG公司设计的车型从视觉上都具有冲击感和力量感的鲜明特点,而这些特点也体现在骏派A50的外观设计中。新车融入全球化前沿设计元素,前脸采用倒梯形三横幅式进气格栅,并在中央镶嵌有一汽LOGO。在多边形大灯的配合下,前脸造型看起来更加大气。

车侧拥有流畅而力量感十足的车身线条,高挑的腰线直接与尾灯组相连接,兼顾简约风格的同时,不失运动感。尾部造型层次感十足,贯穿尾部的镀铬装饰条与两侧尾灯连为一体,使车尾造型更加时尚。

骏派A50将提供1.5 L自然吸气和1.0T涡轮增压2款发动机。其中1.5 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5 kW,峰值扭矩为135 N·m,与之匹配5速自动变速箱。此外,1.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88 kW,峰值扭矩170 N·m,传动系统或将匹配6速手动和7速双离合变速箱。

新碳纤维复合副车架减重34%

麦格纳与福特合作共同研发了一款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副车架原型,通过减轻车体质量(轻量化)来实现减排和降低油耗。相较于钢制冲压件,其质量减轻了34%。2家公司采用2个注塑件及4个金属件替代了此前的副车架,后者由45个钢制零件组成,使得其零件数量的降幅达到87%,其注塑件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分为粘结和结构铆钉2种。

“一汽骏派Wagon”2017车展抢眼

2017上海车展展出了一款来自一汽的跨界MPV车型“骏派Wagon”。

整车的外观设计时尚大气,尤其是前脸采用了虚线式镀铬条造型的中网设计,活动气息很强,金属银色“前唇”也使得前脸造型更具跨界风。

从侧面来看,该车采用了相对顺滑的线条进行设计,并配备了镀铬行李架,在外观气质上与跨界观光车的特征相符,与其他国产MPV车型比较而言,在颜值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在内饰设计上,骏派Wagon采用了简约时尚的设计,看起来相对整洁,配备了智能网联、语音识别、信息娱乐、智能导航及行车助手等潮流技术,科技感十足。

在动力方面,骏派Wagon搭载一台1.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7.5 kW,传动系统与之匹配的是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作为一款跨界家用MPV车型,该配置比拟同级车型优势明显。

大众发布无人驾驶智能出租车无方向盘自动运行

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发布了一款无人驾驶概念车Sedric,这款车可以接送小孩上下学,可以将父母送至办公室,最后再实现独立停放。

该车既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也没有常规的座舱控制。大众表示,这会给大家一种“欢迎回家”的全新体验。

被访者认为,Sedric车前面座椅折叠的设计可以给予后排乘客更多伸展的空间,也可以用来放置行李。竹炭空气净化器以及车后挡风玻璃前摆放的空气净化植物保障了车内空气质量。一旦进入车内,汽车的运行便基于声音控制,乘客只需告诉Sedric目的地以及选择的路径即可。Sedric会根据行驶中接收到的信息和路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城市短途通勤优选骏派A70E

一汽骏派A70E在2017上海车展迎来了首发亮相。骏派A70E定位于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它基于现款骏派A70打造,外观方面增添了一些代表新能源车型特点的装饰。

新车的电池容量为32.24 kW·h,约为Smart电动版电池容量的2倍,快充模式下0.5 h即可充电80%。新车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205 km,等速续航里程为280 km,满足日常需求没有问题。骏派A70E配有热泵空调系统和非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能耗损失减少50%,续航里程延长10%。

骏派A70E延续了A70动感时尚的外观,非常迎合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借助蓝牙技术增强汽车进入功能的安全性

大陆集团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大陆智能进入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基于蓝牙低能耗技术(BLE)的免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即以无线方式向驾驶者的智能手机发送秘钥。智能设备通过BLE与汽车连接并验证秘钥,从而确保汽车的安全。此技术可有效识别秘钥,未来还可实现接近解锁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车的安全及便捷程度。用户上车后,系统将提供授权,然后发动机才能启动。智能手机还可以提供汽车状态信息(包括当前汽车位置数据、车门是否已上锁、胎压及剩余油量等)。智能手机将在预先建设好的架构中与大陆集团的BLE终端实现通信,研发人员还计划把近场通信技术(NFC)及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融入该系统中。

麦格纳开发出新型内视摄像头驾驶员可随时照看后排儿童

麦格纳国际公司开发出一款汽车用摄像头,它可以让坐在面包车前排座位上的父母能够随时观察后排座位上孩子的情况。

这种摄像头能够通过显示屏为前排座位乘客显示中间和最后一排座位上的清晰图像。一个具有超高像素分辨率的数字摄像头被安装在第3排座位上方的车顶天花板上,它能够为父母或其他照看者提供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第2和第3排座位上孩子的情况。在光线昏暗或黑暗环境下,车内乘客可以被红外LED灯光照亮,并且可以被清楚地显示在信息娱乐系统的主显示屏上。

大陆发布两指触屏手势提升人车通信效率

为促进驾驶员与汽车间的非语言交流,大陆设计了各类易使用的座舱触摸手势。驾驶员只需用2个手指触摸显示屏,就能实现触摸手势互动,还能激活手写功能,但不太建议在开车时使用手写功能。当启用触摸手势互动功能后,若用2个手指画出心形符号后,将会读取最喜欢的联系人,驾驶员可事先进行偏好设定。若画个房顶,则告知其系统将要驱车回家。若画个圆圈,就可以在回家路上以远程控制的方式开启家中的空调系统。

大陆的研究报告显示,采用2根手指进行手势操作,可将功能所需的启用时间缩短近1/3。另一个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指触摸手势,两指触摸手势将功能启用的耗时缩短了1/4。

两指触摸手势可以在输入屏幕的触摸感知表面的任意位置使用,驾驶员的视线不会离开路面,这样就确保了操作直观且便于用户使用。同时,该理念使用户能够直接创建一级菜单,提升传统人机交流对话的效率。

福特发布夜视版行人探测系统提升夜间驾驶安全性

福特宣布升级其“行人探测”技术,强化了夜视功能。该系统借助车头灯照亮前方的路面,为摄像头提供足量的亮光,以便捕捉供计算机使用的图像,必要时将自动启用刹车踏板。

即使汽车在夜间行驶,驾驶员也可借助安装于挡风玻璃上的视频摄像头看到路上的行人。该摄像头与保险杠后侧的雷达协同配合,能够捕捉到黑暗中的目标。车载计算机拥有行人造型数据库,可借助地平线上的标志物或树木来识别行人。借助该摄像头,计算机将识别行人,并确认是否会与其发生碰撞。在碰撞发生前,汽车将发出报警声以提醒驾驶员踩刹车。若驾驶员未能及时踩下刹车踏板,系统将对汽车采取自动制动措施。

Kiekert公司研发新一代汽车电子门锁

当手靠近车门,手指轻轻触摸到车身,车门就会悄无声息地自动解锁。而在用户远离车门的过程中,车门闭锁机制能够保证车门可靠地关闭并上锁。这就是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Kiekert公司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汽车电子门锁所实现的功能。

从汽车的内部和外部对车门进行解锁时,解锁过程是通过2条传动机构实现的,这种设计减少了门锁机构的零部件数量。而当用户从车内轻触车门内把手时,电动执行机构也会替代其完成车门开启的过程(车门会自动解锁,并向外运动约100 mm)。而在汽车发生意外断电时,这种电子门锁搭配的车门内把手也能起到应急操作机构的作用(机械解锁)。

传统的车门把手会影响整车外形的流体力学性能,增加燃油消耗和CO2的排放,同时可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风噪。而这款电子门锁的另一项重要特点是,能为汽车带来更好的燃油经济性。由于省略了动力传递所需的软套管钢丝索、轴承盖以及质量平衡等部件,这种电子门锁总成的质量为0.6~1 kg。未来,这款电子门锁还有望帮助整车制造商取消车门内外侧把手,从而进一步减轻汽车质量。

美研发出快速充电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寿命提升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发明了一种快速充电的低成本全固态电池。

研究人员称,新型电池提升了能量密度,并增加了电池寿命。他们的发现能解决许多现款电池固有的问题。含有液体电解质的锂电池因为设计限制而不允许快速充电。如果强行快充,它将导致金属晶须的形成,最终可能会发生短路或爆炸。研究人员使用固体玻璃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能防止金属晶须的形成。此外固态电池还能在-20℃的极端低温下工作。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今天锂离子电池的至少3倍,充放电超过1 200次。

特斯拉新一代锂电池密度高且便宜

在2017国际电池会议上,特斯拉分享了新型“2170”锂电池的镍钴铝(NCA)三元材料改进等技术细节。据悉,“2170”锂电池用于特斯拉汽车Model 3上,可能将全面替代传统的“18650”。

特斯拉CEO表示,采用“2170”电池后,由于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整车能量密度将得到提升,而未来有望通过大规模量产使得动力电池成本降低90%。业内认为,乘用车开始用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大概会提升20%。随着Model 3在2017年9月前的大规模生产,相关NCA三元锂电材料产业链公司将迎来需求爆发。

菲亚特-克莱斯勒提出在底盘上打洞新技术

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找到了一种减轻汽车质量的好办法。FCA工程师选择在底盘上打洞,这些被设置在特定组件内的洞能够起到放弃掉额外材料的作用,当然,这种洞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太多可能会降低汽车的刚性和耐用度,或许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

经过虚拟卡车底盘模拟测试,这种做法能将汽车质量减轻3%~5%。更轻的车身能够带来燃油经济性的提升。除了驾驶者之外,这种技术还能给汽车制造商也带来好处,这种类型的建模能够加快研发的速度,换言之,汽车进入市场的周期能够缩短。

超高能量锂空气电池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16年度立项项目“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究”已在超高能量密度锂空气电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将“固态锂空气电池”由概念变为现实。

研究团队围绕锂空气电池双功能电催化剂材料、高容量空气正极材料、高安全性气密性双面保护金属锂负极材料,以及高化学稳定性电解质四大关键材料进行研发,开发出固态锂空气电池从材料匹配到原型器件集成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初步解决了实现固态锂空气电池的核心科学问题,成功示范了固态锂空气电池的可行性。

目前研发的固态锂空气电池已实现了电芯的可逆充放电,随着后续技术优化和创新,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等性能将显著提升。团队研发的液态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780 W·h/kg,将显著提升我国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方面的技术能力。

本田首发10速前轮驱动变速箱

在2017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国际年会上,本田10速前轮驱动变速箱亮相。

此次本田10速变速箱主要突破了变速器内部的离合器和输出齿轮2项关键性技术。其将传统的湿式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整合在一个零件中,这样一来就节省了25 mm的包装空间。另外,利用环形齿轮将内接齿轮和输出齿轮组装在一起,实现内接齿轮和外接齿轮的融合。此项可以节省45 mm的包装空间。

本田还介绍了传动方面的一些技术参数。当车速达到113 km/h时,转速为1 560 r/min,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效率,降低发动机噪声。此外,变速箱在换低挡时,可以实现跳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倘若加速比较费力,这款变速箱可完成从第9挡直接跳到第5挡。至于具体能够跳多少挡,则取决于驾驶员。

瑞典研究人员利用电风来提高卡车燃油效率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装置,使用电风来降低卡车的燃油消耗。使用等离子体设备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这项技术通过控制卡车周围的风力来减少阻力,并可使得卡车燃油消耗率降低5%。

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长距离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会增加。KTH团队提出的方法是在卡车驾驶室前方产生涡流来控制气流,不过他们不是使用翼尖小翼等涡流发生器,而是使用电风。KTH团队研发的系统是在驾驶室前部使用等离子体发生器。2个高压电极其电离周围的空气分子通过电场并加速以产生风,而不需要移动部件。此外,这些等离子体发生器可以通过设置迫使空气进入边界层的涡流来调节以抵抗入风的具体强度和方向,从而降低阻力。

采埃孚与英伟达推出ZF ProAI系统实现V2V和实时监控

2017年初,采埃孚和英伟达正式宣布展开合作,随后发布ZF ProAI超级运算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采用可扩展的Nvidia DRIVE PX2 AI超级运算平台,处理来自大量传感器、激光雷达及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入数据,使ZF ProAI能够实时监控汽车的周边环境。该系统还能够准确定位高清地图上的车辆位置,用于指定先进安全路径规划。此外,ZF ProAI遵循所有自动驾驶行业要求,即使在极限温度下该功能也能照常实现,可应对高湿度和高尘环境,还能承受恶劣的交通路况,预计该系统将于2018年实现量产。

采埃孚将向用户提供ZF ProAI功能,可通过云技术实现升级。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用户还可添加额外的功能和性能。该系统专为车联网(V2X)应用设计,能够与其他车辆及周边基础设施通信交流。而且,ZF ProAI的学习与网络功能可采用群体智能,使整个车队更为安全、效率更高。

福特申请顶篷安全气囊专利翻车也能保护

福特在英国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可以在汽车顶篷安装的安全气囊,以在翻车时保护车内人员。

这项专利显示,当安全气囊检测到汽车发生了达到翻车临界点的倾斜时它就会被起用,并在车内人员的头部和汽车顶篷之间保护其不受伤。通过查阅美国和英国的专利数据库发现,这类用于汽车顶篷的安全气囊专利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但福特的这项专利最大的亮点是它能够被很容易地加装在已经出厂的旧车上,并且不需要对汽车进行任何结构性改造。

NSK研发出冷成型专利技术提升EPS产品燃油经济性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宣布,公司已研发出一项冷成型专利技术,用于制造电动助力转向(EPS)零部件,其EPS成品将更为安全、可靠与环保,质量也更轻,进而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其燃油经济性急需改进,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恰恰是提升燃油经济性的关键部件。为响应这一技术需求,NSK致力于研发一款新的EPS系统,采用质量较轻、更为紧凑的设计,NSK将在全球范围内为紧凑型和中型轿车采用该方法,其优点为:1)分量较轻意味着动力更强、更省资源;2)提升安全性;3)制造时CO2排放量较低(无焊接工艺)。

猜你喜欢
电池汽车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有用的电池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相机电池的保养
3D 打印汽车等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Ⅺ)——锂空气电池与锂硫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