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苦瓜有机种植技术规程

2017-12-06 08:54蔡东海沈文杰邓汝英张庆华
长江蔬菜 2017年21期
关键词:苦瓜有机种子

蔡东海 沈文杰 邓汝英 张庆华

华南地区苦瓜有机种植技术规程

蔡东海 沈文杰 邓汝英 张庆华

导读:苦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瓜类蔬菜,在进行了几年有机苦瓜种植生产的基础上,以技术规程的形式介绍了苦瓜有机种植技术,包括产地环境、种子处理、育苗技术、施肥要求、植保技术、采收标准、保鲜技术等。

有机苦瓜套袋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1],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增强食欲等食疗功效,可凉拌、炒食、煮汤等,是夏秋广受欢迎的瓜类蔬菜。本种植技术规程严格按照《GB/T 19630有机产品》相关标准及要求,对华南地区有机苦瓜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和规范性的阐述,为有机苦瓜的种植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1 选地及整地

1.1 产地环境要求

①土壤 有机苦瓜种植生产需要在符合 《GB/T 19630.1-2011有机产品》标准的生产环境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2]。

②水源 有机苦瓜种植基地的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中的规定。

③空气 有机苦瓜种植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需要符合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和GB 9137的规定[2]。

④气候条件 苦瓜起源于热带地区,温度合适才能正常生长。在珠三角地区露地种植,适宜播种期春植2~4月,秋植7~9月。

1.2 整地及施基肥

选择前茬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地块,深耕土地,翻晒10~15天。每667 m2施入1 000 kg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并用旋耕机将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机肥必须符合《GB/T 19630有机产品》相关标准及要求。华南地区春季多暴雨,为降低种植风险,建议采用高垄种植,垄高0.4 m,垄宽1.2 m,沟宽0.4 m,以便及时排走积水。起垄后,在垄边开一条施肥沟,每667 m2再施入有机肥500 kg、草木灰300 kg、花生麸300 kg,并用泥土覆盖施肥沟。华南地区春季种植比较多雨,一来养分通过雨水淋溶散失比较严重,二来杂草生长比较茂盛,所以在垄上覆盖地膜再种植,可避免后期频繁除草和追肥。

2 育苗技术

2.1 品种选择

有机种植上,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限制比较严格,因此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尤为重要。从原则上讲,一般华南地区种植苦瓜早春茬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早绿苦瓜、杜阮大顶苦瓜等;春夏茬选择耐高温高湿的品种,如台湾黑珍珠苦瓜、丰绿苦瓜等;秋冬茬选择耐寒品种,如绿宝石苦瓜、美德苦瓜等。

2.2 浸种催芽

苦瓜种子发芽适温为30~33℃。其种壳较厚,不易吸水[4],宜采用温汤浸种,一方面使种壳软化,促进种子吸水萌发,满足种子发芽的温度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另一方面,可以杀灭一部分存在于种子表面的病毒、病菌,降低种传病害的发生几率。温汤浸种过程中,一边倒入55℃的温水,一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并保持55℃的水温10 min。等水温降至30℃时,保持该温度浸种12 h。种子吸足水分后,清洗种子表面的黏液,用湿布包裹,放置在30~33℃的环境中,每天定期清洗种子表面的黏液。

2.3 播种育苗

50%以上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采用穴盘育苗,基质按70%椰糠+20%蛭石+10%腐熟有机肥 (体积比)配制。春季育苗时间稍长,可用50孔标准穴盘;夏秋季育苗时间较短,可用72孔标准穴盘。将基质铺在穴盘上,用棍子刮平,然后将装基质的穴盘整齐叠放,用力往下压,使下面每个穴盘的每个孔都整齐压出一个1 cm深的播种穴。将催芽后的苦瓜种子整齐平放在播种穴中,盖上一层育苗基质并用棍子刮平。将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盖上遮光率75%的遮阳网再浇水,若春季露天育苗,需搭小拱棚保温防雨。用清水将基质浇湿润后,再浇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以穴盘底部小孔开始渗水为宜。注意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需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才允许在有机生产上投入使用。此后根据天气情况及空气湿度浇水,保持育苗基质湿润。

2.4 苗期管理

苦瓜苗期最适温20~25℃,低于15℃或高于30℃生长不利。因此,早春育苗时宜在育苗大棚内再盖一个小拱棚增温;夏秋季节育苗宜在育苗大棚外盖遮阳网降温。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追施稀释过的沼液。苗期浇肥宜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根据苗实际生长情况,每隔5~7天追施一次稀释沼液。定植前再浇施一次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 田间管理

3.1 定植

定植株距为1 m,行距为1.6 m(垄面宽1.2 m,沟宽0.4 m),单排种植。初春温度低,露地定植可以稍晚,待苦瓜苗5叶1心定植;夏秋季气温高,2片真叶展开后,即可定植,提前定植不仅可以防止幼苗徒长,还能提高移栽的存活率。定植前,可根据天气情况放置在大棚外面炼苗2~3天。定植时,用打孔器按定植标准先在盖好地膜的垄上打孔,把苗栽入定植穴后,再用细土覆盖定植穴,稍微压紧,定植深度以露出子叶为宜,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3.2 水肥管理

定植一周左右缓苗期过后,及时追施稀释沼液或花生麸水肥。采用穴施法,在距苦瓜苗根部15~20 cm处打洞,将稀释好的液体肥灌入穴中。由于已下足底肥,追施一次提苗肥后,开花结果前无需再追肥。华南地区春季多雨,若地膜覆盖种植,一般很少需人工灌溉;若秋冬季种植,需在盖地膜前铺设滴灌带,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早上或傍晚利用膜下滴灌给苦瓜浇“跑马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开花结果后,根据植株长势,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稀释沼液或花生麸水肥,在2株植株间打孔浇灌。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建议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用过滤的沼液进行膜下滴灌,遵循薄肥多施原则,定时定量追肥。

3.3 生长管理

在苦瓜植株抽蔓前,需要搭架,可以采用单排篱笆架、双排人字架、网棚架等。由于单排篱笆架不抗风,非常容易被风吹歪;双排“人”字架太费工且不方便给苦瓜套袋,建议使用网棚架。网棚架搭法也比较简单,每隔3.2 m(两垄之间的距离)立高度为2 m的立柱,在立柱上拉10号圆铁线,再在铁线上铺网,网格边长要求30~40 cm。最后在每株苦瓜苗上吊一条引蔓线,在苦瓜苗攀爬上网棚前,采用单蔓整枝,每棵植株只留一条主蔓,等苦瓜苗爬上网棚后,则让其多长分枝。比较弱小的多余分枝吊下网棚时,可以适当修剪,保持网棚通风透光。

4 病虫害防控

4.1 白粉病

广东地区气候温暖,苦瓜白粉病发病适温20~25℃,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因此周年都可能发生及流行。春季苦瓜白粉病发生最严重时期是5~6月,而秋季则出现在10月。另外,偏施氮肥、植株徒长、长势过弱或枝叶过密白粉病也较严重[5]。

苦瓜白粉病的有机防控措施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药剂防治可以使用具有有机认证的大黄素甲醚400倍液、蛇床子素400倍液、石硫合剂300倍液,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农业防治措施有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田间病原基数,延缓病害暴发时间;合理施肥可以避免植株生长过旺或生长过弱。发病后或植株生长中后期,宜及时剪除病叶、老叶,并清理出种植园区,减少病原菌。

4.2 霜霉病

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发病。主要为害苦瓜叶片,初期出现浅黄色小斑,后逐渐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和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渐变成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长出灰白色霉层,天气干燥时则很少见到霉层[6]。

发病后,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降低田间病原菌的基数,可喷施具有有机认证的小檗碱400倍液、蛇床子素400倍液、波尔多液200倍液进行辅助治疗。有机种植重点在于农业防治,应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尽量做到水旱轮作或不同科作物轮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温汤浸种,培育不带病的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摘叶整枝,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等。

4.3 细菌性角斑病

此病发病适温24~28℃,最高39℃,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叶面有水膜时极易发病,夏季高温高湿最严重。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叶、茎及果实。叶片染病,初生黄褐色水浸状小病斑,多角形而不规则,叶片易穿孔或破裂。茎部染病,清晨或湿度大时有白色菌脓。果实染病,果实皮软腐而破损,种子外露,病部呈油渍状凹陷[7]。

在农业防治上,注意加强田间管理,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播种前温汤浸种;并且采用高垄覆膜栽培,膜下滴灌浇水,降低田间湿度,破坏病菌适宜的湿度环境,减少病菌传播。药剂防治,可以使用波尔多液200倍液或荧光假单胞杆菌500倍液喷雾。

4.4 枯萎病

夏秋发病较多,最适温度为28~32℃,土温达到24~32℃时发病很快。凡重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氮肥过或肥料不腐熟、土壤酸性的地块,苦瓜枯萎病发生的几率都会偏大。

农业防治,应合理轮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土壤疏松的地块,避免施未腐熟有机肥。田间有发病植株,及时拔出,并浇灌波尔多液200倍液。

4.5 瓜实蝇

瓜实蝇是南方地区为害苦瓜的主要虫害,在15~30℃内可正常发育,25~30℃为其最适生长发育及繁殖温度,其雌成虫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孵化的幼虫在瓜内蛀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然后全瓜腐烂发臭,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在葫芦科作物上,瓜实蝇为害可减产 30%~100%[8]。

瓜实蝇的有机防控,需要结合套袋、瓜实蝇性诱剂2种方法。一方面,在地块挂瓜实蝇诱捕粘胶板或诱捕瓶,诱捕粘胶板或诱捕瓶的分布遵循内疏外密的原则;另一方面,还需给授粉成功后的苦瓜套袋,可选择无纺布、牛皮纸、羊皮纸套袋等。

5 采收保鲜

5.1 采收标准

瓜条长度20~30 cm, 最大横径3.5~4.5 cm,单瓜质量150~200 g,即可采摘。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大小均匀、无明显一头大一头小现象、弯度不超过2 cm,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病斑,无畸形。

5.2 保鲜条件

苦瓜采收后,在常温下会进行后熟作用,不易保存,宜尽快进行预冷处理。采收后马上放在10~13℃的地方预冷,然后放入8~9℃的冷库保存。苦瓜是一种冷敏性果蔬,对低温很敏感,10℃以上条件下贮藏时果实呼吸旺盛,保鲜期很短;而8℃则是苦瓜的冷害界限温度[9]。另外,苦瓜皮比较薄,失水容易变皱、变软,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可用湿布覆盖装苦瓜的筐,或者用塑料薄膜包装,防止苦瓜失水。苦瓜存放过程中,不能与易产生乙烯的瓜果存放在一起,避免乙烯对苦瓜进行催熟。

[1]朱文斌,沈文杰,龚颖婷,等.苦瓜基本特征及其自交系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4(8):17-22.

[2]GB/T 19630-2011,中国有机产品标准[S].

[3]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S].

[4]姜羽.温度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J].甘肃科技,2009(4):143-144.

[5]刘惠珍.广东苦瓜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58-159.

[6]陈瑶瑶,张双照,严良文,等.苦瓜几种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11(6):23-24.

[7]王汝娟.苦瓜细菌性角斑病[N].云南科技报,2002-07-11(004).

[8]潘飞,肖彤斌,秦双,等.瓜实蝇为害对苦瓜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研究[J].中国植保刊,2014(10):12-15.

[9]郑存娜.苦瓜冷藏保鲜及冷激处理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蔡东海,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沈文杰,邓汝英,张庆华,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06-23

猜你喜欢
苦瓜有机种子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桃种子
吃苦瓜
可怜的种子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苦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