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

2017-12-06 06:12张星
成才之路 2017年3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大学教学方法

张星

摘 要: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既符合教育信息化潮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两者的融合既需要硬件平台,又需要软件媒介。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考评机制、财力投入、教学实效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课;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1-0016-02

信息化浪潮已经形成澎湃之势,电脑、手机、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浩浩荡荡的信息化潮流面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在增强吸引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因此,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与信息技术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符合教育信息化潮流,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他们的父辈截然不同,他们是伴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这些信息化平台成长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打上信息化的深深烙印。因此,大学思想政治课如果要吸引住青年大学生,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快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青年大学生是随着信息化潮流成长起来的,因此,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尽可能采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以动漫、游戏、仿真体验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使得他们感觉到思想政治课生动、灵活的一面。大学生自身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听得进去,才感觉不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枯燥,才樂于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3)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思想政治课教师有了教学积极性,就会在信息化环境下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借助不同的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思想政治课教师能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方式更加多样化,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途径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需要基本的媒介和平台,目前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息化硬件平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包括手机、电脑和投影仪等终端设备。其中,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手机和个人电脑,而投影仪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使用较多。手机是大学生几乎时刻不离身的信息化平台,具有携带方便、信息交流快捷的优势。高校教师通过蓝墨云等手机APP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主要探索方向,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今后如何有效利用手机终端来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电脑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与手机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个人电脑进行学习与娱乐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个人电脑是除手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信息化平台,是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的信息化工具。现在,有不少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始利用个人电脑进行课前预习指导、课上讲解以及课后作业布置、审阅和上交。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人电脑平台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要深入研究。

(2)信息化软件媒介。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除了要合理利用硬件平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游戏、动画、微课以及仿真体验等软件媒介。伴随游戏成长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够把相关知识点编为游戏内容,把相对枯燥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就能实现寓教于乐,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动画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介,高校教师如果能把思想政治课内容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思想政治课的面孔变得温和可爱,同样也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接纳。微课融合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元素,它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高校教师可以专门制作成微课发布到学校网络上,让大学生用手机下载后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加深理解与记忆。仿真体验又称为VR体验,是利用相关信息化软件给大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帮助大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达到教育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当前这一媒介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其具有超强的现实感和震撼力,必将对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三、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呈现一种加速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高度重视。

(1)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加快转变教学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是以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为前提的,否则平台再好也没有存在价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加快转变教学思想,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和新途径,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在信息化面前表现出不适应,没有积极引进和吸收信息化教学手段,个别教师有时在思想上还有所抵触,没有走在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最前沿,因而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要有机结合。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需要积极接受和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片面化,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有它的积极意义,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注重相互取长补短,以求得思想政治课最好的教学效果。

(3)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考评机制要转变。评价不仅具有诊断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是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时间逐渐增加,高校教师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检测,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高校如何对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資金投入巨大,需要财力的持续支撑。在信息化建设中,硬件和软件都需要不断更新,资金投入非常巨大。因此,如果没有雄厚财力的持续支撑,大学思想政治课是难以完成信息化建设的。高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的信息化建设,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财力支持。

(5)追求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在思想政治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追求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能赶时髦,也不能摆架子,而需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上。

四、结束语

总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途径,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遇到的问题。要注重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檀传宝.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

[3]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4]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大学教学方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