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中的台湾同胞

2017-12-10 19:08
新传奇 2017年42期
关键词:旺报台联台胞

十九大代表中的台湾同胞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召开,2287名出席十九大代表中,有一位代表的身份受到关注:出生于台湾高雄的卢丽安,这引起台湾媒体的关注。她为何当选十九大代表?这其中深意何在?

“台湾人出任党代表,才有助转达台湾民众心声”

自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台当局频频阻止台商、退休公职人员等台湾同胞前往大陆,甚至有关机构强行台商不得参与大陆活动,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曾多次强调,很多呼声反映了海外台商对台湾当局这样的做法强烈不满,台当局的这些动作与两岸同胞希望两岸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和实际需求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在今年6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台湾省籍党员代表会议上,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即“台联会”)会长卢丽安当选为台湾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另外还有9名台湾省籍人士获选十九大代表。只不过这9人是在大陆出生的“台二代”,而卢丽安则是土生土长的高雄人。

台湾《旺报》10月9日刊发《正港(闽南语“纯正”)台湾人进十九大台应正面看待》。报道称,按中共党章,党代表主要由40个选举单位产生,而台湾省籍为其中一个选举单位,主要从大陆台联系统的中共党员中产生;上届中共十八大时,台籍党代表名额为10人,十九大党代表也维持10人员额。

本次党代表名单中,台湾省籍代表大多以台胞二代为主,分别是全国台联会副会长苏辉、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广东省台联会副会长许可慰、四川省台联会长刘琪、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青海省台联会长朱台青、海南省台联会长符之冠、北京市台联会副会长陈子云、安徽省台联会副会长林敏、湖南省台联会办公室主任管勇。

《旺报》援引大陆涉台官员的话称,以往大陆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大多是祖籍在台的民众,引起绿营、“独派”人士指责,声称是“被”代表,对于在高雄土生土长的卢丽安出任党代表也被抹黑,这名涉台官员感到不解,他认为,这可避免有“被”代表质疑;二来更能反映台湾民众的声音。

报道称,“正港台湾人出任党代表,才有助转达台湾民众心声”,台湾应正面看待。

“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

上海政协机关报《联合时报》曾在2015年11月24日刊登一篇卢丽安的人物专访。

十九大代表卢丽安认为,只有寻找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寻找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才能重构两岸一直以来丝缕相缠的血脉联系。图为卢丽安

卢丽安于1968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一个小县城,曾就读于高雄女中,1990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后改名为英国语文学系),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语文学系文学硕士;1999年获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文学系文学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卢丽安与家人定居上海;自2013年起任上海台联会会长一职,同时担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谈到定居上海,卢丽安说:“我们想一起回到祖国大陆,拥抱这片大好河山,都改革开放了,为什么不敢来,不能来?”在谈到海外留学经历时,她还感慨地说:“留学经验激发了自己对民族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我是谁?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

卢丽安当选十九大代表在台湾引出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说她当选了中共党代表,就会不爱台湾了。对此,卢丽安表示,这种说法的逻辑很好笑。我们不要纠结于那种过时的意识形态里面,我爱台湾,也爱祖国大陆。我的外公是生于长于日据时代,他希望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他希望中国人民不要再遭受战争、动乱和苦难。我明白外公的祈愿,其实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通过我在大陆二十年的生活,通过我阅读历史,通过我阅读研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我有一句话跟大家分享一句话:历史无法选择,但是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当谈到两岸关系时,她真诚地说:“我不是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我说不出两岸走向的理论或分析。但是,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只有寻找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寻找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才能重构两岸一直以来丝缕相缠的血脉联系。“两岸是命运共同体,大陆热切欢迎台湾融入民族复兴的蓝图,台湾何苦裹足不前?”

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典型

9月11日,《旺报》曾连发多篇社论,讨论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方向。文章援引大陆涉台人士的话称,马英九时期大陆常提“和平发展”,然而近期大陆有关涉台议题研讨会中,大陆主要涉台官员皆说“融合发展”,较少提及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大陆对台政策新主轴。

该涉台人士指出,马英九时期两岸交流扩大深化,但主张统一的台湾民意反而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是交流互动虽增进两岸利益连结,但只增进各自的利益,呈现出“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的割裂局面,无法形成双方共同利益。因此,大陆调整思路,从“走出去”变成“请进来”,敞开大门让台湾民众到大陆就业生活,亲身参与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从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大陆希望透过“融合发展”,让台湾民众优先感受到大陆的发展机遇,并直接获利受益。

《旺报》文章指出,“融合发展”主要在于经济社会的融合,而不是政治法律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大陆希望通过推动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自然而然地促进文化、思想、精神领域融合。

《旺报》报道认为,大陆从“北风与太阳”的故事找到灵感,对待台湾官方犹如冬天般酷寒,对待台湾民众犹如春天般温暖。大陆针对在陆台胞,在投资、工作、就读、居住及旅行等方面,提供与大陆民众一视同仁的“国民化待遇”。同时,大陆正鼓励两岸团体在不违反台湾法令的情况下,增加交流,广签合作协议。并将陆续推出多项惠台政策,帮台商解决融资问题,公布台商参与“一带一路”计划,等等。

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副院长李振广日前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卢丽安入选党代表具有一定程度的象征意义,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典型,毕竟全国台联系统大多是1949年来大陆生活的人群,在台湾成长的卢丽安相比更接地气。李振广表示,今后包括台商二、三代,甚至来大陆就业、创业的台青,大陆在参政、议政方面会给予更多空间。

大陆涉台人士透露,明年两会时或两会后,整个大陆行政体系将会有更多台湾的声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开放台湾居民在大陆12个省份的大专院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就业,明年31个省份拟全面开放台胞任职。至于一般行政机构,将开放具党员身份的台胞担任不涉及国安机密的部分岗位,在基层政府,既然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当村里干部,明年也欢迎台湾青年加入,来理解与帮助大陆地方的发展。

《旺报》日前还刊发评论称,当经济低迷的台湾不断排外,而仍旧中高速发展的大陆却对台胞敞开大门,可以想见,十九大后,台湾民众将有新的一波“用脚投票”(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热潮。

(《湖北日报》2017.10.6、《环球时报》2017.9.12等)

猜你喜欢
旺报台联台胞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民航转报系统台联MODEM专线与拨号互备传输模式研究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两岸青年征文赛台北启动
海南省台联领导会见台商许清朝先生
海南省台联会见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
“谢谢党,谢谢政府……”
第五届旺报“两岸征文”颁奖典礼在台湾佛光山举行
旺旺老板 蔡衍明要给72%的台湾人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