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如何走出人生的孤独

2017-12-10 19:03
新传奇 2017年42期
关键词:空巢保健品老伴

空巢老人,如何走出人生的孤独

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爱与陪伴,是老人获得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

如今,在人员流动加速、生活压力增大、家庭单元结构越来越小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独守空巢。他们面临各种困难,尤其是陷入了心灵的孤独与寂寞。连日来,记者走近一批空巢老人,试图解开他们的心灵世界,并探索他们走出“空巢”的途径。

走进空巢老人的心灵世界

在南京城南转龙巷社区,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里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早年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十多年前去世后,他这些年来几乎把自己和外界完全隔绝开来了。他平时几乎不下楼,遇到邻居也从来不搭话,每天只吃点方便面糊口,家里垃圾堆积如山,几乎迈不开脚,而且充斥着一股难闻的怪味。在这个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的十方缘老人呵护中心工作人员朱丽娟表示,第一次试图上门提供帮助的时候,这位老人硬生生地把她挡在马路上!最后,朱丽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上门为他修补一块破损的玻璃,趁这个机会提出为他清理垃圾,他才勉强答应了。后来经过多次接触,老人紧绷的脸才慢慢松弛下来。这位老人因为长期独居,性格显得很固执,其实,他心地善良,还长期资助别人。朱丽娟介绍说,空巢老人在社会发展中有边缘化和弱势化趋向,是疾病多发和易感人群,很多空巢老人出现了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空巢老人最无助的时候,往往也是最绝望的时候,所以防备心理很重,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温暖”。

在南京中央门社区,记者辗转采访到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他生了两个儿子,前妻去世后另娶,后来他对儿子管得较少,再加上继母对儿子也不好,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们结婚后都不要小孩!老人后来与再婚的妻子又离婚了,买了一个单室套独居。两个儿子因为怨恨他很少来看他。孤独的老人后来唯一的活动就是同学聚会,刚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后来他发现,因为自己是工人出身,相比于那些科长、处长位置上退下来的同学,他常常会受到冷落,慢慢地退出了同学活动。再后来,他被各种保健品传销者盯上了,一帮小姑娘一口一个“爷爷”地叫着,他尽管退休工资才2000多,生活中省吃俭用,仍爽快地掏出钱来购买各种“保健品”!儿子有时来看他,劝他别上这些卖保健品的当,他还生气了,“我就愿意上当,愿意受骗,自己的亲儿子也没有像她们这样嘘寒问暖”!他跟着各种保健品公司出去免费旅游,每次回来都兴致勃勃地买回几千元高科技的保健品,有一次还被一个卖保健品的姑娘骗走了几万元。

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同时和社会保持积极的联系,空巢老人其实可以活出更多的精彩。图为空巢老人的心灵茶吧

空巢老人面临生活照料、看病难、经济困难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期待各项养老政策以及社会组织、志愿者的积极帮助。而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尤其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公益组织十方缘老人呵护中心工作人员曹元芳深有感触地说,空巢老人普遍缺少亲情,缺乏精神安慰,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孤独、抑郁、恐病、情感饥饿等的空巢综合症,所以,作为子女和社区,更多地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安慰,在生活中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怎样才能让自己独立起来

南京武定门边的一个老旧小区里,76岁的唐咸英老人居住在一套7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作为一个空巢老人,唐咸英每天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虽然一桌一椅、一茶一几都如自己的手心手背一般熟悉,但空气却分明像凝固了一样。因此,唐咸英一直在反思,怎么样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怎么样才能走出这样一个孤独、寂寞的“空巢”。

唐咸英年轻的时候,因为忙于工作等原因没有生育,一辈子和老伴相依为命。不幸的是,三年前老伴先她而去。“虽然当年也是空巢老人,但有老伴在一起,生活倒也是有声有色!”唐咸英说起老伴,止不住地又流下了泪水,“那几年,整天陪老伴去医院看病,一下子就感觉自己真的是空巢老人了”。老伴得的是肝癌,住院两个月之后,回家保守治疗、休养,一周要去医院打三次白蛋白。唐咸英本身身体也不好,但每次都要扶着老伴乘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了医院后,挂号、就医、缴费、打针……每一轮都要排队,楼上楼下奔走,每次都要花一天时间。“这个时候,每每看到别的老人上医院,子女众星捧月一般,就非常羡慕。”唐咸英说,“这是一种痛苦又无助的感觉,就像自己突然被丢弃在大街上一样!”

不过,真正刻骨铭心的“空巢”感觉还是老伴去世之后。唐咸英和老伴是大学同学,两个人一辈子就像一个人一样。老伴走了,唐咸英感觉自己的一半仿佛也被带走了,每天一个人枯坐在家里,一动也不动,“屋子里似乎全空了,连空气也是灰色的,而且,听不到任何一点点声音!”那些日子,唐咸英拒绝任何人探望,也从不下楼,家里也不打扫,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草草吃点面条。慢慢地,唐咸英患上了老年性抑郁症,直到有一天,她因为脑梗,被匆匆赶来的亲戚紧急送到了医院。

这一次住院,唐咸英主要依靠亲戚照顾,“虽然他们照料得很周到,但越是这样,我心里越是过意不去,他们每家都有每家的难处。我于是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独立起来”!唐咸英出院回家后,给自己列出了一个详细的“任务单”:每天按时按质吃饭、认真打扫房间、定时参加老年人锻炼……唐咸英认为,作为空巢老人,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为健康的生活打下基础。

走向社会才能走出内心的“空巢”

不过,唐咸英很快发现,空巢老人还面临更多的困顿:比如说,家里电灯坏了,马桶坏了,或者重的家具要挪个地方,这些自己都无法解决,久而久之就有强烈的失落感。老年人越来越像小孩子,对亲人有深深的依恋感,“哪怕有人在眼前晃一晃,也感觉踏实多了”!作为空巢老人,最可怕的还是面对漫漫长夜,“整夜整夜睡不着觉,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响声,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唐咸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一直在工厂里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如今成为空巢老人,她开始思索怎样真正走出“空巢”。她找出了一些年轻时没来得及看的小说,认真地读了起来,“把自己沉浸到小说的情节之中,感觉过得非常充实”!与此同时,她每天上网看新闻,各大门户网站热点都要关注一番;另外,她还赶起了时髦,迷上了《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等电视剧。

如今,一些社区和社会组织正越来越关注空巢老人问题。唐咸英所在的社区,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常常上门为唐咸英提供帮助。不过,唐咸英一开始是抵触的:“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容易封闭自己。这个时候,别人的帮助,反而成了一个负担!”不过,在与志愿者的慢慢接触中,唐咸英的心渐渐地和他们靠近了。她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空巢”,不但参加了社区文艺队,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大年三十晚上,她和一帮空巢老人一起吃年夜晚,元宵节晚上,她还和一些老人参加了社区“做元宵”活动。除此之外,唐咸英还经常给社区困难居民捐款捐物。

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同时和社会保持积极的联系,空巢老人其实可以活出更多的精彩。如今的唐咸英老人一脸慈祥,显得格外平和清净,她深有感触地说,“活到了这份年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都要想开,与人为善、知足常乐。同时,要积极走向社区、社会,把自己融入到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那个‘空巢’”!

(《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空巢保健品老伴
保健品知识ABC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