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我们为何爱上中国

2017-12-10 19:03
新传奇 2017年42期
关键词:巴斯夫大明西宁

外国友人:我们为何爱上中国

和善的人民、安全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繁荣的经济……怎能不让人喜爱?如今,中国的发展,世界有目共睹。正如许多老外所说:“如果你不来这里,你就不知道中国有多么伟大。”

美国籍留学生奥林:在中国有家的归属感

2012年,青海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国留学生奥林来到青海西宁。他说这是第一次来中国时就体验过的城市。奥林回忆说,5年前在西宁大街上,还有很多人随便扔垃圾、吐痰甚至打架,“但是,现在这些现象越来越少了。在西宁,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文明’‘和谐’这些价值观的内涵”。

奥林举例说,有一次他跟朋友去公园,坐在湖边休息时,他的朋友情不自禁地脱掉鞋袜,并把脚伸进湖水中。被公园工作人员看到后,当即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这跟‘不文明’好像没多大关系,我们只是在享受大自然。但当你生活在中国,并真正理解了‘讲文明’的含义,也就明白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奥林有些感慨地说:“要真正把这些观念变成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见证了西宁文明的进步。”

“西宁不是没有缺点,但如果你更关注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就会更喜欢她”。奥林觉得他生活的城市让他有家的归属感。他在西宁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同时中文水平的日益进步给了他更多勇气和自信。

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鲁斯兰: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硕士的鲁斯兰来自哈萨克斯坦,自小受到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09年,他来到中国,在美丽的海南岛度过6年时光。本科毕业后,他又来到北京继续深造。如今,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澳大利亚籍外教沈大明

在中国,鲁斯兰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是在海南大学读书的时候,鲁斯兰与漂亮的蒙古国女孩格日乐一见钟情,征得家人同意后两人直接在大使馆领了证,他的女儿索菲亚也在中国出生。鲁斯兰说,中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更是福地,在中国生活让他感到无比幸福。

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鲁斯兰见证了中国的变化。“我认为这些年中国最大的改变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创新。现在有了各种软件,比如外卖、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寄快递,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鲁斯兰说,他的女儿去年在北京出生,前段时间妻子又在北京的天坛医院做了神经外科手术。以前在海口看病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现在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挂号付款,非常方便。

鲁斯兰在中国收获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他心里,这片土地就是自己的家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像是他的同胞。

巴斯夫亚太区总裁柯迪文:喜欢中国人的乐观性格

5年多前,巴斯夫亚太区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柯迪文被派到中国工作。由于大中华区总部以及一些业务和研究部门的亚太或全球总部也设在上海,上海是巴斯夫在中国和亚太生产网络发展的枢纽,柯迪文也把家安在了上海。这里的方方面面都令他印象深刻:柯迪文喜欢中国人的乐观性格,中国人也比较务实,专注于实际的解决方案。

柯迪文相信,中国未来将会发生更多积极的改变:改革将继续深化,人们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减少排放和垃圾管理等。中国已经占全球化工生产的三分之一,到2020年中国化工生产将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还将继续稳步增长。柯迪文表示,今后5年,巴斯夫计划在亚太地区投资大约30亿欧元,其中大部分将投在中国。

澳大利亚籍外教沈大明:越了解中国就越难离舍

对于澳大利亚人沈大明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比他的出生地更加熟悉的地方。2002年,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沈大明来到沈阳,希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最初计划只在中国待几个月,但是沈大明发现,他越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迷恋就越深,也就更难离舍。

沈大明现在任职于青岛MTI国际学校,这所学校以国际化幼儿教育闻名。从事教育工作,让沈大明对中国教育近年来的变化认识格外清晰。“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现在愈发意识到,寓教于乐很重要。填鸭式的教育少了,教育方式更多样化了。同时,在大学教育中,中国的大学以及大学生与国外的大学和大学生有了更多交流机会,这对促进大学教育十分有帮助”。

2008年以后,沈大明一家就一直居住在青岛,对于在青岛的生活,他十分满意。沈大明认为,青岛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沈大明一家人去过中国许多地方,奇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古迹和丰富的美食都深深吸引着他们。但是,最让他们赞叹的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我们去过许多国家观光旅游,发现青岛和一些其他中国城市都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媲美,现代化水平都很高。中国发展如此迅速,令人称奇。”沈大明说。

巴西籍留学生高欧:期待中巴关系更加友好

有着4国混血的高欧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他似乎与那个热情四射的城市风格并不相符——戴着眼镜,话不多,总是一副认真聆听、认真思考的表情,也许是成长于德国家庭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特点,只有在看足球的时候,他才会表现出少许激动情绪,证明自己是个巴西人。他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读博,不知不觉间,他已在中国度过了7年时光。

高欧说,自己从小就被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但当他了解到中国的革命历史时,他的兴趣又有了新的变化。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场革命斗争,不仅重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建立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国家。

2010年,高欧决定申请到中国读书,后来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攻读硕士。两年后,他又申请读博,在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深造,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七八年间,高欧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专业上,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很多知识;个人生活方面,他的女儿在这里出生。

高欧告诉记者,中国和巴西都是金砖国家,本质上追求同样的目标。“作为巴西人,我期待看到两国的关系更加友好,彼此之间有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和人文交流。”高欧说。

(《经济日报》2017.7.17)

猜你喜欢
巴斯夫大明西宁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巴斯夫1688.com线上旗舰店正式推出3D打印产品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巴斯夫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
到延安去
最美的背影
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在西宁召开
巴斯夫:从梦想到现实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十大明王》造像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