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内或可成真的十大未来发明

2017-12-10 19:03
新传奇 2017年42期
关键词:外骨骼虚拟现实太空

50年内或可成真的十大未来发明

最近,一部热播美剧中的科幻场景突破了人们的想象,如手拉手的婴儿、怀孕的男人、拥有电子腿的驼背人等。这也让网友票选出了我们在50年内能见证的各种未来发明:人体智能植入体、飞行汽车、空间旅游、虚拟假日……

飞行交通工具实现指数:28%

科学家预测未来飞行类交通工具会替代汽车——在迪拜,“飞行出租车”已开始测试了。不久前,这架“飞行出租车”在迪拜沃洛普机场首次试飞——这架飞行机器完全由电力驱动,主要采用无人驾驶的方式。尽管被称作“飞行出租车”,可事实上叫它“载人无人机”更合适一些。不论从外形设计还是垂直起降的方式,我们都可以将它看成是民用级别的小型直升机,只是技术方面做了创造性尝试。

想象在城市中坐着这种飞行器飞来飞去,那感觉一定很酷。设计“飞行出租车”的公司总裁就表示,当你需要时,只要打开手机程序,不用多久就能有“飞的”来到你身边,并把你送到目的地。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阳台上搭建“停机坪”,我们拥有一辆飞行器就像拥有汽车一样简单。

外骨骼超能力实现指数:18%

采用电活性肌肉高分子的外骨骼紧身衣可以让人们拥有像超人一样的强大力量,这并不是只存在科幻电影中——目前外骨骼技术已经成为可穿戴机器人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外骨骼本身虽然是一个框架,但是之前的设计体积都非常巨大,因此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具有外置驱动力的外骨骼服装,在轻薄的纤维材料配备了“电动肌肉”,可以带动人体躯干、四肢和臀部行动。这些服装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核心动力,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因此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甚至可以帮助他们搬动重物和长期提供辅助站立的功能。

太空旅行实现指数:28%

在这个国庆假期,最火的新闻莫过于景区如潮的人流,想要避开,也许太空度假可以成为选择之一——人类一直认为乘坐火箭去太空旅行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天价座位票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在过去,一次火箭发射会花费一到三亿美元。不过,如果把目光投向不久之后,你会注意到这个数字将急速下降。

未来,人们或能随意地在太空穿梭旅行了

美国SpaceX公司首当其冲地向世人证明了可以花少量的钱,造出能往返太空的火箭,并且把数亿美元的成本缩小到十分之一左右,开启了一场太空革命。火箭发射成本下降,也就意味着人们到时候就能随意地在太空穿梭了。

人体智能植入实现指数:40%

一名孕妇可能会戴上一个微小的生物特征传感器,来监测未出生的宝宝的心跳,并在附在皮肤上的胶片上把结果显示出来。同样,她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把宝宝踢脚的感觉传递给丈夫,这样他就能体验到那种“触觉”。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我们科技发展的下一步——将电子设备植入于皮肤内,与我们的身体融为一体,扩展我们的感知,监测血液状况和神经信号,能够及时检测和诊断疾病。目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研究人员必须提高电子材料的技术性能,需要灵敏的传感器对触控、压力、温度、湿度和光线以及化学和生物信号进行反馈,此外还要设计创新的电路架构,并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家庭机器人实现指数:24%

很多年前,我们还在习惯自己做家务,那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某一天几乎动动手指就能搞定家庭清洁。机器人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服务家庭的机器人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人们从繁杂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随之酝酿而生的将是广大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例如家庭护理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安控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都将是最为需要的,有了机器人协助,人们可以享受更多休闲时光,生活标准大大提高!

可预知警察实现指数:23%

在最近热播的美剧《电子梦:菲利普·狄克的世界》第一集中讲述了在一个未知年代出现了一批变种人,他们拥有的特殊功能就是读心术,政府想要他们为己所用,于是片中的女主角就成了一名警察。她能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是有威胁的,从而有效防止犯罪发生。

警方希望利用超能力的人类预知犯罪的发生,并提前逮捕罪犯,虽然还没有发现有任何人类有此种能力,但警方一直在寻找方法。之前,有开发者就提供了“犯罪预测”软件,软件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入室盗窃团伙或流氓团伙的活动区域,或者可能会发生打架的酒吧。从理论上来说,警方只需要经常地在这些地区进行巡逻,就可以提前阻止犯罪。

超音速海底火车实现指数:16%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宣布,正在推进结合了超声速飞行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的“高速飞行列车”项目,时速有望高达4000公里。这条科技新闻一出炉,顿时引起国内各媒体的强烈关注。

2003年,美国霍洛曼空军基地第846实验中队曾将火箭和轨道车结合,实现了轨道滑车以时速10430公里的速度行驶。这虽然只是为追求极限速度制造的实验车,但它的出现,意味着轨道车辆超音速行驶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想要“地球村”梦想更加接近现实,通过海底隧道前往各大陆地区就是必经之路。

虚拟度假技术实现指数:25%

虚拟现实技术不只是给人以神奇的视频游戏体验,这种技术还具有改变医疗、商业、建筑、制造等许多领域未来格局的潜力。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通过虚拟技术“试游”下一个度假目的地了——在订机票、酒店之前,游客可以提前通过虚拟技术“观察”目标景点、酒店或城市——望向高楼大厦的窗外,眩晕的感觉迎面袭来;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海浪声声分外悦耳;穿行在热带雨林里,茂密的植被让人喘不过气。

或许你有环游世界的梦想,但因为金钱或时间久久不能实现。而现在,利用虚拟技术,你能足不出户实现旅行梦。无论年龄大小,人们均可全身心体验虚拟度假。如此逼真的体验只是来自一台专用的虚拟现实设备,这类设备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三维环境,让用户沉浸在该环境中。

隐形斗篷实现指数:13%

如果你看过电影《哈利波特》,那么,你一定会对剧中隐形斗篷感到惊奇不已。你并非唯一对隐身术着迷的人,科学家们解释称,我们的眼睛仅能识别太阳最丰富的能量,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太阳释放出最强烈的颜色,大脑对这些光信号进行了解释,从而使我们所观测的光线具有一定的颜色。

目前科学家正在采用超材料研制一种“隐形斗篷”,其设计是使用隐形材料在物体周围形成一个“盾”,光线在超材料周围弯曲,在另一侧重新组合,就像水在溪流中流淌。虽然多数人选择隐形作为他们最渴望的超级能力,不过一般认为,隐形技术将首先应用于军事,民用随后才会普及。

虚拟会议实现指数:23%

红到发烫的虚拟现实设备,有人也希望将它运用在虚拟会议之上——虚拟会议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现有的情景化会议系统上进行场景还原,结合视频会议实现在语音、视频系统与虚拟画面的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屏幕上虚拟世界内的交互展示,近距离、生动地感受到来自不同地区演讲者的风格,让虚拟会议更加真实。

有视神经学教授指出,由于虚拟会议情景极度逼真,会让人有一种现场会议的感觉。不过,尽管虚拟会议场景极度逼真,然而现场会议的某些人际交往方面却是其无法模拟的,比如握手和目光交流。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都会被逐步实现,包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手臂来模拟逼真的握手场景。 (《信息时报》2017.10.10)

猜你喜欢
外骨骼虚拟现实太空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
上太空,安个“家”
昆虫的外骨骼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俄罗斯EO-1被动型外骨骼有望2019年底前完成认证测试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外骨骼机器人 帮残疾人离开轮椅
太空遇险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