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老邱”

2017-12-10 19:03
新传奇 2017年42期
关键词:张爱萍刘杰邓颖超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老邱”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老邱”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震动了整个国际朝野,中国人从此迈入了原子核时代。那么,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老邱”?工程代号为何是“596”?起爆时间又为何定为“零时”……

这是一个神预言

1964年的气氛是很紧张的。全世界都盯着中国,他们知道中国研制原子弹到了最后阶段。

1964年9月,一列安保级别空前的专列,从位于青海金银滩的原子弹生产基地221厂驶出。专列到达乌鲁木齐后,核弹部件由汽车转运到试验场。

10月初,在距离铁塔约150米远的地下室里,专家们完成了原子弹的装配,试验进入最后的待命阶段。

实际上,在1962年的时候,一个叫艾尔索普的记者就推测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原子弹。这是一个神预言,比章鱼还准。当时负责记者招待会的陈毅都愣了一下说:“不知道,这个对我来说也是新闻呢。”

到了1964年,世界都在猜,中国的巨响什么时候发生。这个时候,保密的需要就更突出了。因为美国人、苏联人都不想看到我们成功。我们成功爆破的一个月前,他们就在开午餐会,叉着火腿商量轰炸我们的核基地。当时美国的U2侦察机在我国的天空飞去飞去,卫星也对着这一块猛拍。美国人更是宣称如果中国爆破原子弹,就给我们来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切掉我们“核扁桃腺”,让我们核能力“绝育”。

所以,要爆破就必须保密。当时做了很多准备,一是参与人员保密。这里面,周恩来亲自告诉大家,这个事情不需要知道的就一个也不要告诉。比如邓颖超同志,周恩来就没告诉她。等成功后,现场总指挥张爱萍见到邓颖超,邓颖超打趣说:“你们办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告诉我一声。”张爱萍将军只好老实交待,不是不告诉,是周总理不让说。

工程代号与赫鲁晓夫有关

当时核基地的高射炮,军队安防都布置了。最后还需要一个环节:起一个代码。不然,打电话一说运原子弹,就泄密了。

当时代号为177的办公室临时组建起来,专门负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前后各项工作。177办公室的具体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民日报》刊登号外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室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杜汶汶)在国防科委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之前原子弹工程有一个代号,叫“596”工程,就是二机部的部长刘杰起的。

苏联的赫鲁晓夫在1959年6月毁约停援。他是个国际“大嘴巴”,什么话都说。他曾说,中国没有苏联的援助,二十年也研究不出来原子弹。所以中国的原子弹是憋了一口气,一定要搞出来,那就干脆把这个工程叫“596”工程。

原子弹的容器称为梳妆台

再具体到这枚原子弹。大家后来商量,决定叫“球小姐”。因为原子弹圆圆的,像个球,后来觉得不太雅,改叫“邱小姐”。因为那个装原子弹的容器叫梳妆台,连接几十个雷管,有很多电缆线,看上去像小姐的头发一样。

不过,这样大家还是觉得不妥。搞原子弹的都是大老爷们,天天“邱小姐”的叫着不太合适。当时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哪位专家半夜突然说梦话来一句“邱小姐”,那还不引起家庭纠纷啊。所以大家后面一直叫它“老邱”。

关于取名的这个报告出来后,就传给了当时的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张爱萍又向上汇报。周总理、罗瑞卿、聂荣臻都同意了这个密语。同时,而围绕这个“邱小姐”出现了一批暗号。比如装配原子弹就是给“邱小姐”穿衣服;原子弹运到装配间,叫入住下房;运到塔上,则称移住上房;原子弹的容器称为梳妆台;结上雷管,就是梳辫子;天气情况则称为血压是否平衡,而原子弹的爆炸时间则叫零时。

除了这个,参与的领导人都有代号。我接到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请指示。”署名分别是“11”和“12”。其中,82是周总理的代号,林是林彪,83、84、85分别是贺龙元帅、聂荣臻元帅、罗瑞卿总参谋长的代号,11是张爱萍的代号,12是刘西尧的代号;血压,是气象的暗语;正点减四,十五丈,是10月16日15时的暗语。

“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

据悉,1964年 10月 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才确定,16日15时为原子弹起爆的具体时间,这个“零时”也是在最后的时刻确定下来的。

“‘零时’的确定,主要依据基地测定的天气情况。大气层试验对空气有污染,一般情况下,都要确定当天天气晴朗,而且核试验烟云经过的地区未来三天无降水,才能进行核试验。”时任中国核试验基地司令员马国惠说。最后,周恩来批示:同意基地建议。

15日中午12时05分,我向刘杰部长、张汉周主任汇报了电话报告的内容。刘杰命我另纸抄正一份不含密语的电话报告记录,派我和他的秘书李鹰翔乘专车前往周总理办公室,送呈报告。

我们俩到达周总理军事秘书王亚志办公的房间不久,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就进入房间,总理亲切地同我俩握手,然后从李鹰翔手中接过由我抄正的那份报告,坐在王亚志的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审阅。此时,邓颖超同志主动退出房间。

12时半,总理作了批示:“刘杰同志,并告成武同志:请以保密电话复张刘,同意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杨成武同志当时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6日上午,一道道充满密语的电波在罗布泊与北京之间穿梭:“8点钟,老邱住上房,开始梳辫子。”“10点30分,梳完辫子。”“11点30分,第一次检查完毕,结果正常。”

下午2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零点顺序跳动。

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

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

张爱萍拿起现场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来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赶到人民大会堂向毛泽东报告。当毛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更为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最好让外国人先报道,我们再发表”。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党史信息报》2016.5.18、《老年文摘》第2214期等)

猜你喜欢
张爱萍刘杰邓颖超
Yb:CaF2–YF3 transparent ceramics ultrafast laser at dual gain lines
Strategy to mitigate single event upset in 14-nm CMOS bulk FinFET technology
“自我罚站”的将军
张爱萍的三句名言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李梅梅、刘杰作品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