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新秀 风头无两
——军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及实战应用

2017-12-13 09:07殷志宏
太空探索 2017年12期
关键词:飞行高度固定翼军用

□ 殷志宏

战场新秀 风头无两
——军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及实战应用

□ 殷志宏

▲ 美国研制的X-47B舰载隐身无人攻击机

据法国《防务宇航》11月8日报道:“蒂尔”(Teal)集团在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中披露,未来十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幅度将超过三倍。全球无人机产量将从2017年的年产值42亿美元增加到2026年的103亿美元,未来十年总产值共计805亿美元。其中,军用无人机的研发支出将在这十年中再增加260亿美元,军用无人机和下一代作战无人机(UCAV)需求的急剧增长正在推动市场高速发展。

隐蔽的空中杀手

现代战争的需求是无人机得以快速发展的推动力。无人机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军事大国战场上的新秀。在现代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等都使用了无人机,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据有关资料介绍,越战期间美军出动了3000多架次的无人机,并获取了80%的空中侦察照片。它既避免了用有人侦察机实施侦察的人员伤亡,又大大降低了获取战场情报的成本。 在贝卡谷地战役中,以色列使用了“石鸡”、“侦察兵”和“猛犬”等几种型号的小型无人机,用以诱骗叙利亚的“萨姆-6”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从而获得了雷达的工作参数,并测定了它的导弹阵地位置,指挥部指挥地面导弹和轰炸机仅用6分钟时间,就把叙利亚的19个导弹阵地全部摧毁,使以军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200多架无人机,执行任务达530多次,这些无人机主要承担了战场侦察、炮火校射、通信中继和电子对抗等任务。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用来进行全球飞行侦查的“全球鹰”无人机,使其替代卫星进行战场侦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则把无人机直接投入战斗。

无人机攻击作战使美国的反恐战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可以说,无人机天生就具有“杀手”的潜质,它观察视角大、攻击突然、打击效果好。装备了先进传感器、“地狱火”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的“捕食者”无人机在阿富汗上空执行巡逻任务,对隐藏在巴基斯坦部分地区、也门和索马里的恐怖分子进行致命打击,并帮助北约打击利比亚的卡扎菲部队。对列入中情局和特种作战司令部死亡名单的恐怖主义领导人,无人机操作员能在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外的屏幕前,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动袭击。

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

无人机按照飞行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按照动力装置不同,分为电动力无人机、活塞动力无人机、涡轴/涡桨动力无人机、涡喷/涡扇动力无人机、冲压动力无人机、组合动力无人机等。每一类无人机特点不同,用途也不尽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军用无人机是活塞动力固定翼无人机,主要用作靶机,后来逐步发展出各种用途。

活塞动力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一般小于3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不大于6公里,续航时间长、载重能力大、使用成本低,一般适用于低威胁环境中长时间侦察监视、侦察打击、电子支援作战。例如,以色列的“苍鹭”就是活塞动力固定翼无人机。但活塞动力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作战半径小、战场生存力较差。

为此,科研人员将无人机的活塞发动机换装为涡桨发动机,在保持载重和续航能力的前提下将飞行速度提高到45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提高到9公里以上,美国的MQ-9死神无人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科学家也尝试通过涡轮增压技术提高活塞发动机的升限,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提高到20公里以上,例如美国的秃鹰无人机,但其作战半径小、战场生存能力较差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军事应用也非常受限,但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倒是广阔。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科研人员研制了涡喷/涡扇动力固定翼无人机,其飞行速度可提高到9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提高到18公里以上,作战半径和战场生存能力大幅增加,可适用于中等威胁环境中的长时间侦察监视、侦察打击、电子支援作战,例如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欧洲的神经元无人机等,这类无人机在有基地保障的情况下,基本可实现全球覆盖。

“查漏补缺”中完善自己

无人机作战本身就是攻防对抗的过程,只要无人机能够被防空系统发现、跟踪,就有可能被拦截,特别是军事强国之间的较量更是如此,所以隐身成为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的手段之一。无人机隐身旨在不被敌人防空系统发现,如美国的RQ-170哨兵隐身无人机在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区多次成功执行侦察监视任务。

一般情况下,固定翼无人机都采用水平起降方式,需要机场等保障条件,不适宜在全地形作战使用。为了满足不同地形条件下无机场保障作战,科研人员首先研制了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和多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一般采用电动力或涡轴动力、飞行速度一般小于3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不大于5公里、使用便捷,可用于执行近距离侦察监视、火力支援、定点打击等。

▲ 俄罗斯的猎户座无人机

然而旋翼无人机续航时间短、载重能力小,这些缺点会限制其军事用途。为了提高无人机续航能力、载重能力,科研人员发明了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兼顾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使用特点。

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火箭助推+伞降回收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可通过火箭将无人机发射到空中,然后按照固定翼飞机方式飞行,完成任务后通过降落伞回收,该类无人机一般为高速无人机,优点在于反应速度快、战场生存能力强,缺点在于使用维护复杂、使用成本较高。

另一种是倾转旋翼无人机,它能像直升机一样起飞,起飞后能将旋翼构型转换为固定翼构型,然后按照固定翼飞机方式进行飞行,而在降落时,它的固定翼构型会转换为旋翼构型,能像直升机一样降落,该类无人机一般为低速无人机,如以色列的空中骡子垂直起降无人机可用于巷战侦察、火力支援等近距离作战任务,也可舰载、车载多用途使用,其优点在于续航时间长、使用成本低,而缺点则在于作战半径小、战场生存能力差。

▲ 欧洲研制的梭鱼无人侦察机

▲ 电影《绝密飞行》中的无人机

未来发展“前途无量”

按照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军用无人机技术将进一步聚焦在以电动力、活塞动力为主的固定翼无人机方面,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太阳能无人机和组合动力无人机。

太阳能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但载荷能力有限,可作为准卫星使用,如执行侦察监视、导航定位、中继通讯等任务。而组合动力无人机拥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较长、载重能力大等优点,可用于气象保障、预警探测、对空拦截等任务。

在涡喷/涡扇动力为主的固定翼无人机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好地隐藏自己。隐身无人机拥有隐身性能好、作战半径大的优势,可作为隐蔽的信息节点、打击节点或保障节点部署,如执行侦察监视、目标指示、精确打击、空中加油等任务。

在冲压动力无人机方面,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会是组合动力超声速无人机,它可作为快速的信息节点、打击节点部署,如执行战略侦察、目标确认、对空拦截等任务。

在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方面,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类似于美国的V-22鱼鹰飞机的倾转旋翼无人机或新体制无人机,其具有载重能力大、续航时间长、不受机场限制等优点,可执行多种任务。

未来的空中战场将是无人化的战场,无人机将作为侦察机、攻击机、战斗机等一线作战飞机存在,也可作为预警机、电子干扰机、中继通讯机、空中加油机等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军用无人机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扮演主要角色,将推动以人机对抗为主体的空中作战样式向以智能机器为主体的空中作战样式转变。

电影《绝密飞行》中EDI的表现代表了未来无人机的特点。它能够思考、机动性好、多模飞行、超声速巡航、全方位隐身、可以由人驾驶、信息可共享、有人/无人协同等,是未来空军不折不扣的伙伴。

责任编辑:吴琳

猜你喜欢
飞行高度固定翼军用
国外超疏水材料最新进展及其军用潜力分析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串联混电系统优化设计
飞行参数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荔枝树冠层沉积分布的影响
水火箭助推无人机
简析二次雷达高度信息与飞机实际高度的关系
真正的“猛士”——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
数字话迁徙——高度篇
“大鹏”GW—2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V”系列固定翼无人机
FAA颁新政使小型无人机飞行高度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