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设计艺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7-12-13 06:10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11期
关键词:票面人民币设计

王 蕊

(中国印钞造币,北京 100088)

第一套人民币设计艺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 蕊

(中国印钞造币,北京 100088)

第一套人民币是成熟的钞票设计产品,是新中国货币的“开国元勋”,在设计思想、设计题材、艺术手法上堪称后来四套人民币的鼻祖,明确了民族化的设计指导思想,具体设计上已经呈现出民族性和原创性的重要特色,一些设计题材甚至被后来四套人民币所继承或体现;设计理念先进,三大构成等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已经渗透在产品中。

人民币;第一套;设计艺术;设计理念

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已近70周年,作为开创人民币历史的“开国元勋”,作为中国纸币设计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其学术价值尚未得到深入发掘,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到设计元素的深入研究、设计史上地位的确认都没有充分展开,致使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艺术价值犹如沉船般沉寂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

笔者认为,虽然受制于战争环境和当时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第一套人民币票面风格不够整齐划一,印制工艺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确实是成熟的钞票设计产品,继承了苏区、解放区钞票的设计传统,按照正规化的钞券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在艰苦的环境下体现了相当高的设计艺术水准,是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人民币套系,在设计思想、设计题材、艺术手法等多个方面堪称后来各套人民币的鼻祖。作为一套货币它已经被取代,但作为一种艺术产品其生命依然鲜活。

一、第一套人民币在中国近代钞票设计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民族化的设计指导思想

从大清户部银行兑换券开始,中国近代钞票主要依靠外国设计,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设计指导思想。中国近代纸币的主景既有名胜古迹,又有交通工具,也有农村生产生活场景,还有古代人物头像。法币以孙中山头像居多,金元券主要是蒋介石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发行的钞票上,有时用的是列宁像,也有少数用过毛泽东像的。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之初,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明确否定了票面采用毛泽东像的建议。董必武因此指示设计人员,票面要反映解放区工农业生产①。这决定了人民币在起步阶段就采取了和民国时期乃至国外钞票设计时主景使用领袖像的不同思路。南汉宸在落实董必武指示时将这一指导思想具体化,指出无论钞票的正面还是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数字外,全部使用中文,不要用英文,花边也要力求朴素大方。这些民族化、个性化的设计指导思想不仅充分体现在第一套人民币上,也一直影响了后来各套人民币的设计,为今后人民币的设计思想奠定了基础。

钞票具体设计时,组织者和设计者们正是秉承着民族化、个性化的设计指导思想。以北海印钞厂负责设计的拾圆券为例(图1),当时提出的要求是,“在设计上既要有时代精神,又要有多样风格;既要朴素大方,又要反映当代风貌,民族特色。”设计者经再三研究,提出主景使用工人、农民图案,选用铁锤、锄头象征工农联盟。设计草图方案得到了上级好评,认为“主景草图选用工人农民立意很好,歌颂了工农劳动大众,符合大方向,符合时代精神。”不仅主景的设计如此,装饰图案的设计也体现了民族化的指导思想。设计者们从年画和山东农家的吉祥如意画得到启发,“努力尝试着把这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意境运用在第一套人民币拾元币的图案装帧上,表示对第一套人民币的良好祝愿,让吉祥如意常驻人间,朝夕与人民相处。”②

深入研究第一套人民币设计艺术与审美心理,需要全面审视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审美体验,进而转化为设计产品的过程,这个物质和精神交换的中介就是文化,也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审美态度,即一方面要注重设计活动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自己活动所需要的原料、人力、物资、信息等,另一方面设计要考虑通过一定思维状态指导下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进而梳理出设计价值与美学价值的脉络。纵观第一套人民币设计题材,充分体现了民族化、个性化的特色。如肩扛锄头走在田间的农民(图2)、为新中国加紧生产的厂房、牵马割草的农耕场景、女工纺纱的劳作等,同时集中出现了长城、新华门、正阳门、天坛、颐和园、万寿山、北海桥、角楼、瞻德城、六和塔、钱塘江桥、渭河桥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元素。这样的题材选择,一方面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权性质,另一方面出现中国人熟悉的传统建筑形象,具备鲜明的识别功能。人民与传统建筑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中将中国大家庭勾勒出来,形成了一条钞币之间的无形纽带,起到了组织和构图互为作用的效果。中国建筑(图3、图4)是中国文化沉淀的有力象征,选择中国建筑为票面的图景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一种表现,其来自审美经验的直观感受,也是审美主体的情趣表现,互为作用,完成物与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将建筑放置到票面中,构图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认真考虑。票面尺寸有限,在方寸之间表现整体效果与构图,角度的选择和画面的取舍则要细致推敲,多则画蛇添足,少则空洞无味,更要关注景色与装饰纹样的呼应和谐,综合各方因素势必要将构图、图案选择与创作目的了然于心,才能使创作具有审美性,将图案表现得美不胜收。结合空间层次增添变化性,整体从人物、建筑、装饰纹样之间搭配的饱满程度入手,局部到建筑周边辅景置入或多或少都要考虑,人物、场景、建筑太写实会过于呆板,太抽象又会有失稳重,广景收入太多会喧宾夺主。翻阅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可以看到画面有了进深和层次,主景跃然纸上。比较讨巧的设计是借助画面素材自身与外围的景色相呼应营造出变化,使得元素之间完美配合,意境更加生动。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二、第一套人民币鲜明的创作风格与原创性特征

第一套人民币的创作手法不拘一格,如1948年版拾圆券就用了白色钞纸和黄色钞纸③,呈现出不同感受的版画效果(图1)、素描手法、中国画的留白与构图在票面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体现出第一套人民币的中国属性和设计的原创性。

创作风格上主要以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相结合。农民打场劳动场景、工厂生产烟囱冒着浓烟、推车等形象描绘均采用自然写实的手法。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刻画性和展示性,描绘环境中的典型特性。第一套人民币的题材表现过程中多个场景贯穿着现实主义的这些特征,与时代联系紧密,互为表现,属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图5)。另一种手法为抽象表现主义。

西方的抽象表现与中国的写意创作手法所追求和体现出的画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形式上二者都是不追求再现原貌,而是根据主体的体验和概括用于创作中,如齐白石用颇为通俗的语言概括为“似与不似,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第一套人民币中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点,笔墨不多却勾勒得淋漓尽致(图2)。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表现手法,比如第三套人民币壹角券,同样采取了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相结合,同样采取了写意创作与速写创作相结合的手法(图6)。

(一)图案语言表达

设计者在票面的组织和构图上,空间层次富于变化,广度和深度搭配得当,景色与装饰纹样的呼应总体和谐,票面富有进深和层次,主景跃然纸上,表现出相当高的图案语言的组织水准。以蒙文版壹万圆牧马券(图7)为例,正面主色为红茶和浅紫色。主图案描绘一位蒙古牧民手执修长的套马杆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马。天空朵朵白云漂浮,与草原的辽阔交相呼应,勾勒出安静祥和的大场景;马儿在牧草丰美的草原上踱步、吃草、休憩,悠闲而恬静,仿佛听到牧马人的起伏吆喝声,整个牧马场景占到主图画面的三分之二,马匹数量虽多,但画面主次有序,近景处数匹骏马神态悠闲,缓步前行,既突出了头马,又有其他马作陪衬,远景处成群的马匹姿态各异,平和中充满了变化,变化中稳定静谧,细细品味颇有草原广袤的情景再现之韵味。牧马人、马与天空、蒙古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画浮在眼前。构图近景远景搭配,头马与远处的蒙古包将画面横向拉开,画面有了延展性;天空云朵、高高的马杆、草原的牧草,形成高低错落的节奏感。票面的视中心落在“壹万圆”三个字上,周围的纹饰对称与变化统一,四角的纹饰对称稳定,上方纹饰相同,下方纹饰一样,同是对称纹饰之间却有变化;行名上方两个装饰图案有对称稳定的作用,同时起到指引的作用,将视觉注意力指引到“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上来;下方的“一九五一年”与上方的行名上下呼应,天地饱满稳定。票正面的两个印章同样以对称的形式与其它对称图案形成联系。背面主色为茶色和浅蓝色,装饰纹样整体风格保持与正面匹配,依票面的长方形为框架,将纹饰与纸张框架形成曲直对比,纹饰曲线规律中有变化,传承中国纹饰二方连续的图案构成方式,中心五瓣花饰上有蒙文字样,文字的美与整幅纹饰契合。

(二)形象设计

第一套人民币的形象设计眼光投向广阔的天地,为后来各套人民币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区生产、生活场景被用作形象素材,工人、农民、生产生活、山水名胜、地标建筑、

动物等进入主景,如壹圆券工人和农民(图8)、贰拾圆券施肥(图9)、壹佰圆券运输、伍圆券农具、水牛图等。这些形象的设计在人民币设计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充满了欣欣向荣、质朴敦厚的氛围。拾圆券的工人和农民形象开创了后续人民币人物设计的版式与形象选择的先河,正面主景为典型的工人和农民的形象,体现人民币实质代表人民的本质,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此券人物形象的设计手法是以版画、木刻的方式表现,注重单纯、简练、明快的艺术表达效果。再如壹圆工农券,其正面主景为工人和农民,主色调为蓝色,与拾圆工人和农民形象相比,此券的工人和农民形象为两人放松前行,感受到向往美好生活迈步向前的情绪,联想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美丽画卷。人物形象用速写的方式描绘,面带笑容,生活的美好宛如春风般迎面拂来,画面人物置于传统镜框造型中,镜框在图像主景中,可谓钞券中的画中画。

(三)色彩运用

第一套人民币所用颜色多取饱和度稍低的各种色彩的灰色调为主,无论是主景票面还是背景票面,灰度稍有差别,但采用纯色的少之又少。在色彩学中,能够利用好灰色调是色彩搭配的较高境界。在社会动荡的解放前和百废待兴的解放初期,能够将钞券颜色搭配得如此考究实属不易。比如,壹圆券工人和农民的主色就是蓝、粉色。

第一套人民币中的色彩因灰色调较多,在分析过程中要以纯色分析为依据的基础上考虑相应颜色的灰色调。第一套人民币以中性色调为主,鲜有鲜艳的、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在视觉心理上没有强烈的冲击力,但视觉感受舒适,票面与票面的呼应程度较高,套系特征明显,很难发现有突兀的票面包含其中。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战时与解放初期的历史时段内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对比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与相对柔和的色调,人们更易于接受柔和色调。在色彩搭配本身来看,中性色调需要比较高的颜色搭配水平和能力才能有效把控。用现代对色彩的色阶理论分析,第一套人民币在同一张票面上选择相近色阶的不同色系搭配较多,同时引入一种到两种色彩搭配其中,增加对比性以加强主元素的表现力。从色彩的物理学角度上分析,第一套人民币色彩选择范围的波长跨度较大,如伍仟圆渭河桥券背景设计中为红到蓝紫的选择,并且中间波长的颜色均有选取,这是色彩学中的重要理论——光波理论。在经济不发达,设计理论相对落后的解放初期可谓罕见的理论应用。这种多波段色彩的应用在色彩的把控上增加了难度,但设计者却没有让画面出现杂乱的状况,反而呈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节奏的效果,使得票面颇具观赏性,也体现出设计师高超的设计水准。

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美学的角度看,第一套人民币的色彩运用独具匠心,既契合了时代特征,又体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经过1840年以后上百年的战乱,人民渴望和平,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柔和色调。第一套人民币的主色调基本采用中性色调,没有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鲜艳色彩,在视觉心理上没有强烈的冲击力,但视觉感受舒适,是适应当时时代风貌的精品。

三、现代设计理念的萌芽及设计细节上的诸多创新

第一套人民币设计理念上出人意料地先进。在设计、研制第一套人民币的时代,中国现代设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三大构成等众多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在中国设计界还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实践系统。但深入研究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无论是偶然或是必然亦或是设计者的独特设计领悟,就会发现这些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都已经渗透在其中,由此也可以看出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高屋建瓴。研究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制作者群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专业的画家,也有经验丰富的雕刻师,甚至有日本籍设计师,正是这样一支多元化的设计、制作队伍,也带来了第一套人民币多元化的设计手法和异彩纷呈的设计效果。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中体现中西方艺术合璧更是比比皆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留白与虚实意境在其中随处可见。

第一套人民币设计细节上的有许多创新,这里仅举两例。一是开始打破票面四边框格局。中国近代纸币设计受美元影响,票面采用的都是四边框格局。第一套人民币受这种设计传统影响,多数采用的也是四边框格局,但在少数票面上已经出现了打破四边框格局的设计,为第二套人民币彻底打破四边框格局作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图10)。比如,伍圆经纱券的背面就采用的椭圆结构(图11)。伍拾圆水车、运煤券的背面也是类似设计,第二套人民币的背面图案结构与其非常相似。今天我们在赞赏第二套人民币彻底打破四边框结构时,切不可忘了第一套人民币的开山功。二是开启了票面同时采用多种文字的先河。

第一套人民币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发行了同时采用汉字和蒙文、维吾尔文的钞票。从政治角度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具体体现,而从设计艺术的角度来看,作为设计元素之一的文字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政治表达寓意,同时增加了当地民众对票券的识别性,方便了使用。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票面同时采用多种民族文字。由于历史的原因,第一套人民币真品传世稀少,有关其设计的资料更少,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期待随着相关档案的逐步开放,能够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第一套人民币的研究中来,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推动中国钞券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注释:

①马德伦.中国名片人民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6.

②杨琦.我们为第一套人民币当模特[J].检察风云,2009(2):68-69.

③ 戴志强.中国钱币收藏鉴赏全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1]《董必武传》撰写组.董必武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北京钱币学会.中国纸币标准图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3]唐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版别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梁友杰.人民币防伪技术及真伪鉴别[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刘刚.民国时期中央银行钞币图录[M].成都:巴蜀书社,2009.

[6]高艳.论人民币纸币设计风格之演变[D].苏州:苏州大学,2005.

[7]郑玮玮.人民币设计风格探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8]谷鹏飞.人民币图案设计的风格演变[J].文艺评论,2006(6):81-83.

The First Set of RMB Several Issues Discussed of the Design Art

WANG Rui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Beijing 100088, China)

First set of RMB is a mature banknote design product,that is the currency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there was the ancestor of later four sets of RMB on the technique of art in the design idea and design theme, they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design guiding ideology, has presented a concrete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originality, some design theme is inherited by the later four sets of RMB or even reflect;Advanced design concepts, the three constitute modern design idea and technique has penetrated in the product.

RMB; the first set; design art; design concept

检 索 :www.artdesign.org.cn

J501

A

1008-2832(2017)11-0049-03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票面人民币设计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2016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发售
整理零花钱想到的问题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