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沃青山 丹心永向党
——记闽北革命烈士周维仁

2017-12-20 09:00聂炳福
红土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革命烈士母子敌人

聂炳福

热血沃青山 丹心永向党
——记闽北革命烈士周维仁

聂炳福

本文根据革命烈士周维仁后代周天福、周天生、周天荣、周美英、周良玉、周立荣、周水良口述整理,以缅怀革命英烈。

周维仁,1891年出生在闽北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上梅乡金竹洋村。周维仁从小读书习武,后继承父业,以行医为生。1927年春的一天,周维仁去程家洲出诊,遇到一位20岁刚出头的青年,后来在城村河渡船时又遇过几次,一来二往两人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这个人叫陈耿,家住离城村不远的程家洲,是当时中共崇安特别支部书记徐履峻发展的共产党员。

和陈耿多次接触,让周维仁思想境界拓宽了许多,他在为周边民众看病过程中,取得农民朋友和患者的信任,借机向他们解释农民为何终年苦劳还暖饱不保,地主等剥削阶级为何不劳而富有,为何存在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等,发动农民群众抗捐抗税减租减息,对横行乡里的恶霸地主开展有组织的斗争。1927年11月,由陈耿介绍,周维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9月28日,由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担任总指挥的上梅暴动终于爆发,成立民众局(苏维埃政权的雏形,徐履峻为局长),几天之内革命风暴席卷百里。由于反水分子的出卖,上梅民众局被敌军包围,徐履峻壮烈牺牲,敌人疯狂反扑,起义很快进入低潮。但周维仁看到,民众在觉醒,团结就是力量,有共产党在,革命的火种就一定会再燃烧起来,革命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1929初年,上梅暴动的革命烈火重新点燃,周维仁积极配合,将城村一带基础较好的民众会骨干人员召集在一块,分批秘密前往上梅乡的下屯村,参加由陈耿担任总指挥的第二次上梅农民暴动,为上梅暴动增添革命力量。

周维仁的妻子黄爱娇对丈夫参加革命有所察觉,为丈夫的安全担心。她劝周维仁说,你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有什么不测,叫我们一家老小怎样过?周维仁对妻子说,干革命的人个个都有妻儿老小,打起仗来子弹不长眼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但人人怕死,个个都不干革命,这个吃人的社会谁来推翻?老百姓什么时候才翻得了身?黄爱娇知道丈夫的牛脾气,只好随他去。久而久之,她从担心转向支持丈夫革命,有时夜间有同志来家里召开秘密会议,她就在门外望风放哨。她对丈夫说,我们是一家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1930年10月,中共建阳县委、建阳县苏维埃政府在澄浒村成立,周维仁被任命为县委组织部长。1931年4月初的一天,周维仁接到组织通知到澄浒开会,由于叛徒告密,会场被敌人包围,大刀会会匪举着长枪短刀疯狂地从四面八方朝会场奔杀过来。这时只见一身是血的陈耿从会场突围出来,周维仁不顾一切和随同而来的龚雪清、周铁仔一道与敌人拼杀,掩护陈耿转移。在拼杀中,龚雪清和周铁仔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了。周维仁护着一身是伤的陈耿,边打边撤,撤到一处破寺庙里,周维仁情急之下将受伤的陈耿藏匿在菩萨的身后,返身将敌人引到寺院后山比较空旷的磨芋林,赤手空拳与敌人拼死决战。在格斗中,他空手夺过敌人的大刀,奋力杀死会匪数名,自己也身中数刀,其中一刀扎进肚皮,肠子顺着刀刃流了出来。他忍住剧痛,咬紧牙关,用腰带将肚皮一捆,扎住外露的肠子,但终因失血过多,生命奄奄一息时,被蜂涌而至的大刀会匪死死摁在地上。

敌人将周维仁吊在澄浒村的大树上示众,极其残忍地用匕首一刀一刀生割活剐周维仁身上的肉,鲜血直往下淌。周维仁咬破嘴唇,怒目圆瞪,直到生命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吐露半个字,体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精神。

丧心病狂的敌人杀害周维仁后,还不忘斩草除根,一边用重金悬赏周维仁妻子黄爱娇和儿子周押富、周押宝的首级,一边派人四处寻找追杀。周维仁的妻子黄爱娇是个裹着小脚的家庭妇女,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带着年仅11岁的大儿子周押富和3岁的小儿子周押宝离家出逃。在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的帮助下,藏进谷仓里,每天只能啃几个生红薯充饥,害怕暴露,好心的村民在谷仓里放个小木盆,供母子三人拉屎撒尿。由于敌人搜捕范围越来越小,村民也怕遭坏人举报而牵连自己,只好连夜让黄爱娇母子三人离开谷仓逃到外面躲避。那时,11岁的周押富要背着3岁的小弟弟一手还得牵着小脚母亲,走起路来异常艰难。由于饥饿和害怕,小弟弟周押宝一路大哭不止。黄爱娇怕小儿子的哭声引来敌人的追杀,到时母子三人一个也逃不掉,她咬咬牙狠狠心,叫周押富放下弟弟逃命。周押宝看到哥哥和母亲放下自己离去,意识到危险,就不哭了。跑过一段路的哥哥周押富,回头没发现敌人追杀,放心不下弟弟,又返回来寻找弟弟。就这样,母子三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一阵歇一会,直到跑不动为止。就在这时,有个卖货郎经过,他把幼小的周押宝放在货郎担上,带着母子三人往田垅上跑,藏在一处长满野莲的田塘里,用莲叶盖住了母子三人。货郎刚把他们藏好,国民党追兵就赶到了,货朗谎称经过对面路上时听到小孩哭声,故意把敌兵引向相反的方向。待国民党追兵走远后,母子三人才从田塘里钻出来,货郎也远远离去了。母子三人得救了,黄爱娇望着货郎远去的方向,跪地叩了三个头,感谢这位没留下姓名的救命恩人。

金竹洋村有美丽竹海和高山梯田,特别是秋收之前,翠绿的竹海与金色的梯田和参差的村落,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

在之后的日子里,黄爱娇母子三人改名换姓,乞讨为生,直到新中国的诞生。周押富、周押宝兄弟俩长大了,他们很想找到父亲周维仁的坟墓,直到暮年也未能如愿,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间。

1983年5月14日,民政部为周维仁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他的名字写入崇安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他的革命事迹永远铭记在闽北人民的心中。

(作者系武夷山市实验小学退休教师)

猜你喜欢
革命烈士母子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母子相依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敌人派(下)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在路上
——纪念革命烈士杜宏
足够是够的敌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重读《革命烈士诗抄》
最后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