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头道湖水库加固中的应用

2017-12-20 06:23孙亚东董丽丽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砌石坝体大坝

孙亚东,董丽丽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头道湖水库加固中的应用

孙亚东1,董丽丽2

(1.吉林水利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2;2.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1)

文中对头道湖水库浆砌石坝体现状进行了稳定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为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使其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方案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解决坝体稳定问题,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也节约了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

预应力锚索;除险加固;浆砌石坝;头道湖水库

1 工程概况

头道湖水库位于吉林省靖宇县三道湖镇燕平村的白江河上,白江河为头道松花江左岸一级支流。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工程区通过水泥乡道与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水库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浆砌石重力坝,坝轴线为折线。1995年实施扩建,扩建后工程由浆砌石重力坝、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扩建后大坝全长101.80 m,其中挡水坝长39.80 m,坝顶高程546.70 m,顶宽2.0 m,最大坝高17.70 m,溢流坝段长62 m,堰顶高程543.70 m。最大坝高16.70 m。引水压力管道位于大坝桩号0+085.9 m处,为直径1.8 m钢管,末端分为3根支管,进入发电厂房。坝后地面式厂房位于河道左岸,厂房内安装3台400 kW水轮发电机组。开关站布置于厂房左前方,地面高程530.00 m。对外交通布置在厂房右侧。

头道湖水库大坝在2010年3月的大坝安全鉴定中被评定为三类坝。头道湖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多年的超水位运行,导致坝体抗滑稳定已不满足规范要求;上下游坝面勾缝水泥砂浆严重脱落,砌筑砂浆局部侵蚀严重,导致坝体内形成渗流通道,尤其是新老坝体结合处,同一高程多处漏水;2010年,大水导致溢流坝坝顶及后坝坡浆砌石大面积破坏。

2 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河谷两岸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差50~100 m,河谷内广泛分布玄武岩台地,I级阶地不连续分布在现代河床两侧。库区构造以NE向构造裂隙为主,无活动断裂构造分布,无较大的断裂构造分布。

坝址河谷呈V型,河床宽10~30 m,水流湍急多哨,基岩裸露,左右岸山体比高为60~150 m,岸坡40°~50°,岩性为混合岩。坝基岩石坚硬完整,微透水,风化厚度为3~15 m,建设初期坝基、坝体未做防渗处理,1995年扩建后坝基开挖深入弱风化岩体内0.5~1.0 m。坝体两端嵌入两坝肩岩体中,弱风化岩体直接与坝端充分接触,水库运行多年,未发现有绕坝渗漏现象。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70 MPa,变形模量5 GPa,静弹性模量3.0×104MPa,动弹性模量5.0×104MPa,抗剪断摩擦系数1.10,抗剪断凝聚力1.00 MPa,砌体与砌体摩擦系数0.50,岩体与混凝土摩擦系数0.65,砌体与混凝土摩擦系数0.60。

3 坝体抗滑稳定复核计算

坝体抗滑稳定分析依据SL25-2006《砌石坝设计规范》中的公式5.3.2-1进行计算。计算时分挡水坝和溢流坝断面分别进行计算,挡水坝计算断面选取坝体桩号0+035处最不利断面,溢流坝计算断面选取坝体桩号0+045处最不利断面,计算公式:

式中:K′——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全部荷载(含扬压力)对滑裂面的法向分值,kN;∑P——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全部荷载(含扬压力)对滑裂面的切向分值,kN;f′——滑裂面上的抗剪断摩擦系数;c′——滑裂面上的抗剪断凝力Pa;A——滑裂面面积,m2。坝体现状抗滑稳定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坝体现状抗滑稳定计算成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挡水坝段在基本组合2的工况下,其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流坝段的所有工况都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使其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4 除险加固工程处理措施

4.1 加固方案比选

工程处理措施,兼顾坝体的防渗处理以及坝体水毁修复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同时满足稳定的情况下选择2种方案进行比选:方案1,坝后坡增加1 m厚浆砌石压重+坝体迎水面增加30 cm厚高强耐磨混凝土防渗面板;方案2,预应力锚索锚固+坝体迎水面增加30 cm厚高强耐磨混凝土防渗面板。

4.1.1 技术可行性

浆砌石技术是较为传统的水工砌筑结构形式,施工技术较为成熟,施工方法简单;预应力锚索经过多年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应用,施工方法日趋成熟,预应力锚索有受力可靠、主动受力等优点。

4.1.2 经济性

方案1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较长,进而导致其工程投资较高;方案2工程量较小,工期短,故工程投资相对较小。2种方案的投资比较见表2。

表2 投资比较表

4.1.3 施工难易程度

方案1,由于工程区施工场地较狭窄,施工机械化较困难,施工速度较慢,使用劳力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存在较大的工程安全隐患;方案2,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小、干扰小、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

4.2 加固处理措施

4.2.1 迎水面防渗体处理措施

工程设计在坝前浇筑30 cm厚抗冻抗渗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采用C30 F250,加1层φ12钢筋网,钢筋网间距为25 cm×25 cm,φ22锚杆锚入浆砌石坝体深度0.7 m,埋入防渗面板长度为0.95 m,锚杆间隔1.5 m,呈梅花形分布。混凝土防渗面板底部高程深入淤积层1 m,底部为1 m厚夯实碎石垫层基础。

4.2.2 坝体稳定处理措施

溢流坝段桩号0+037.15~0+057.15共设有5束预应力锚索,间隔为5 m,锚索轴线距大坝迎水面1.1 m,预应力锚索底部高程为520.00 m,顶部高程为543.20 m。挡水坝段桩号0+028.65和0+032.65两处各设有一束预应力锚索,锚索轴线距大坝迎水面1.1 m,预应力锚索底部高程为524.00 m,顶部高程为546.78 m。每束预应力锚索由6根强度等级为1 860 MPa的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组成。预应力锚索顶端锚固在尺寸为1.2 m×0.8 m×0.4 m(长×宽×高)的锚墩上。单束预应力锚束拉力为900 kN,锚索安装张拉完毕后,锚具防锈处理后用混凝土封闭。具体布置和结构见图1和图2。

4.2.3 加固后坝体稳定计算成果

坝体加固后抗滑稳定计算成果见表3。可以看出水库大坝加固后,在3种组合情况下其计算结果均大于允许值,稳定计算成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5 结语

1)工程中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浆砌石坝体稳定问题,同时也使坝体的基底应力重新分配,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也节约了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

图1 预应力锚索平面布置图(单位:m)

图2 预应力锚索剖面图(单位:m)

表3 坝体加固后抗滑稳定计算成果

2)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工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随着新材料、新的轻型钻孔设备的成功研制,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1]侯言森,罗国浩.预应力锚索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9).

[2]朱录才.浅谈预应力锚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与工程,2011(09).

TV697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B

B

1002—0624(2017)12—0011—03

2017-04-20

猜你喜欢
砌石坝体大坝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大石牛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施工控制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浙江省小型水库土坝坝体渗漏处理技术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