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钢铁采购与库存管理研究

2017-12-25 17:49张洋张艳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山东钢城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库存供应商

文/张洋 张艳,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山东钢城

基于供应链的钢铁采购与库存管理研究

文/张洋 张艳,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山东钢城

钢铁企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与库存管理策略。

供应链;钢铁企业;采购;库存管理

前言

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带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的钢铁产能持续扩大,甚至出现了产能过盛的问题,目前钢铁企业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等严峻的新形势,做好原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是保障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 钢铁企业采购与库存管理现状

1.1 采购管理

一般来讲,在大型钢铁企业中,原材料的采购量巨大且种类繁多,会设置专门的采购管理机构,机构下设部门负责相应物资的采购,如燃料、辅料、备件、工程设备以及服务性物资等。根据采购物资种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是战略性采购,包括原料、燃料、备件等,占据了企业物资采购的80%以上,二是服务性采购,包括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占据了剩余的20%左右。就目前而言,在钢铁企业采购管理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一是供应商管理问题,缺乏对于所有供应商的合理评估,评估仅针对于企业存在业务来往的供应商,也没有相对统一的评估标准,对于供应商的分类粗糙,没有能够针对不同的供应商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二是随着生产多元化需求,导致采购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不断细化,对采购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信息共享问题,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也没有实现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无法及时了解物质价格的波动,也不能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影响了服务的效果[1]。

1.2 库存管理

一是原料的库存管理,包括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等,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周转速度快,也是库存管理的重点;二是辅料的库存管理,五金电器、油脂等,同样具有品种多、数量大、周转快的特点,不过其本身的价值相对较低,一般由采购部门和生产单位各级仓库进行管理;三是备件的库存管理,包括了大型工器具、设备备件以及机修备件等,其管理工作主要由对应的生产单位负责;四是产品的库存管理,包括生铁、冷轧板、热轧板以及特殊钢产品等。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一般需要耗费30%左右的利润来对库存进行维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原材料的库存占据库存总量的绝大部分。库存管理中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管理权责不清,导致使用单位难以及时明确具体库存状况,采购计划与实际消耗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信息传递不畅,一二级库之间无法明确对方的库存量,加上库存台账与财务帐的差异,使得企业的采购决策能力有所下降;三是对于大宗原料和燃料,缺乏统一的入库计量标准,影响了库存数量的精确管理。

2 基于供应链的钢铁采购与库存管理策略

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针对产品的整个生产消费流程,从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角度,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接成一个功能性的网链结构。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主要是结合市场调研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动企业相互之间的协作,推动供应链的最佳化[2]。

采购与库存是供应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须进行整体研究优化,两者独立的研究分析,难以实现真正的优化高效。随着钢铁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资金压力的不断加大,对采购与库存整体环节进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从而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基于供应链的采购和库存管理,需要首先明确认识,确定物资在钢铁供应链中的地位,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协作,从市场需求出发,树立起共同的战略目标以及长期的合作策略,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上游供应方、下游需求方的设计经营状况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逐步构建起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型。一是可以通过联合库存管理的方式,对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建立起完善的供需协调机制,对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行梳理,解决运行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可以使供应商参与到库存、计划的制定,从而保持需求的一致性,避免中间环节由于协调不畅的因素,导致需求放大、计划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二是应该强调信息的高度共享,从企业内部分析,可以引入相应的SAP系统以及Office Automation网络,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高效信息传递和共享,从实际效果看,目前钢铁企业引入ERP、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效的提升了信息的传递,实现了信息共享交流,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有形与无形的经济效益;从企业外部分析,可以借助互联网,构建相应的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实现与供应商、与客户的信息共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将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业务流程、资金结算以及责任追究等固化在平台中,确保在及时快速获得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根据供应商的材料供应以及价格波动来调整自身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对策,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强化企业的供应链运行能力,确保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策略合理,库存量适中,在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减少采购成本,控制库存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3]。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构建起完善可靠的供应链,对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的策略进行明确,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尽可能消除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同步问题,实现企业生产、供应和销售的同步运行,不断提升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推动我国钢铁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取得突出成绩。

[1]苗现永.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钢铁企业采购与库存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王志丹.基于供应链的本钢集团采购与库存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2011,(14):142

[3]黄铭洁,王军霞.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钢铁企业采购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1,(1):71-73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库存供应商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探析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