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2-25 17:49徐东阳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税源管理员纳税

文/徐东阳,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徐东阳,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驱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创立门槛降低,中小企业迅速创立和成长,为国民经济,区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小企业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策略。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起点太低、规模较小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一人企业,即使投资者有两人或两人以上,但实质上还是一个老板。他们的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小,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生产规模较小,人员也较少,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二是资金投入量少,主要靠自已投入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三是涉及行业门类多,对中小企业由于准入门槛比较低,一般的行业他们都可以涉及,但是他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很少多元化经营。

1.2 制度缺乏、管理较差

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机构都比较简单,没有相应的内部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即使有,也是不很全面。有些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管理观念陈旧,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1.3 会计人员老化、素质低下

这种情况在乡镇上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会计能力结构不合理,大多数财务人员只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二是知识老化严重,财务人员从事会计多年,观念和思想都无法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缺乏相应的后续培训。三是兼职会计广泛存在。兼职会计平时不在企业,对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本无法知晓,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资料来进行申报,无法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

1.4 纳税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自己经营规模小,不现山不露水,不会被税务机关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往往普遍存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特别是在经营状况不好时,逃避债务的愿望就更加强烈。这些企业,常常通过隐瞒收入、违规使用发票、应建账而未建账或虚假记账、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法进行逃税偷税。

2 加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的关键。加强税源管理,就要通过逐户管理加以落实。由于目前税收管理员工作量大,在目前无法改变的状况下,就工作的重与轻作必要的调整,合理地安排工作,对预警体系中的零申报、异常申报企业优先列入工作计划,每日挤出一定的工作时间对企业实地摸底,了解企业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提供必要的纳税咨询,真正做到“管事与管户”相结合。

2.2 建立完善税源分析制度重点要加强对影响辖区内行业税负的关键指标及其增减变化的分析。建立健全税源分析制度,实施税源结构分析监控。要定期召开税收分析报告和通报会议,不定期开展税源专题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收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3 建立完善税源监控制度把税收分析工作落实到日常征管中,将其作为税收管理员工作的一部分。对纳税人收入异常情况、税负异常情况及时开展调查。税收管理员要经常深入企业,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工艺流程情况,确定测算销售额的方法。对每户中小企业选择确定一种测算方法,采取申报和采集信息测算销售额相比对的办法,根据比对结果作出相应的监控处理。通过监控处理,加强对纳税户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分析评估,有利于全面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

2.4 建立建立完善行业带头人制度

对每一个行业,确立1、2名行业带头人,在工作量大,无法对每一个行业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确立行业带头人,有利于加强税源管理。行业带头人可以找一、二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财务核算信息以及行业标准等,在调查、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源变化的内在规律。可以通过1、2项主要信息指标,按照确定性和真实性原则,确定各行业的主控指标;同时,根据行业实际确定2-4个指标作为辅控指标,对主控指标进行补充和校正,形成一套行业指标,以此带动其他税收管理员来推动整个行业的税收管理。

2.5 建立完善纳税评估制度

纳税评估在税源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警体系中申报异常的提醒,进一步加强实地调查,对发现有疑点的企业转入纳税评估,在评估中,可以和行业带头人一起,充分利用已有的行业指标,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纳税评估。通过问题进行税源分析,真正实现税源分析和纳税评估的联动。

2.6 建立完善稽查的联系制度按照纳税评估工作规程,涉及偷税或达到一定金额等必须移送稽查查处。一方面,纳税评估给了稽查案源,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企业处罚力度。对涉税金额大、问题严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在媒体公告曝光的形式。稽查部门及时把处理的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和对策,减少异常申报行为的发生。管理部门建立纳税人、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档案制度,将纳税人的信誉等级直接记录在纳税人的公开档案里,作为公共资源供任何人查询,对有涉及的偷税行为也记录在案。设立法人代表、财务从业人员的纳税信誉卡,专门记录其纳税信誉情况,此卡在税务机关终身备案。

[1]刘健,中小企业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1-23

[2]李金耀,哈尔滨市小微企业税源培育政策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06-01

[3]陈胜,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思考,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01

猜你喜欢
税源管理员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区县级税收预测方法的探索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可疑的管理员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从国地税重点税源企业视角分析天津市保税区税源结构优化路径
让管理员管不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