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培养路径探索

2017-12-25 17:49张金明涿州市塔照中心佟村小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新能力数学

文/张金明,涿州市塔照中心佟村小学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培养路径探索

文/张金明,涿州市塔照中心佟村小学

创新力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抑制学生创新的因素,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创新培养;方法路径

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深刻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1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力培养的问题

1.1 学生不敢进行创新

创新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创新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某些做法导致学生不敢开展创新活动。首先,课堂教学活动批评多、表扬少,没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其次,学生不能在课堂创新活动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因此不愿意创新。第三,创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的不紧密,学生没有发现创新的价值。

1.2 没能创设创新情境

由于教师没能创设有效的创新教学情境,导致创新教学缺乏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无法在玩中学,无法积累必要的创新和创意学习的经验。首先,教师没能在课堂上设置创新性的情境,不能激发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其次,学生在课堂上陷入迷茫时,教师没能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学生迟迟不能获得学习和解题时的突破,因此降低了创新的热情。

2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原则

2.1 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在得到学生信任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而且要营造健康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主动学习知识。其次,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水平,注重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创设必要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乐趣。第三,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就,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

2.2 提供必要的探究创新空间

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的数学知识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有限,促进学生开展创新性的学习,不仅体现在学习方法和知识运用上的创新,而且体现在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上。首先,开展创新教学要把握好适度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为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创新内容,在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逆向思维能力,注重运用数学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第三,开展趣味性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创新中体会到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的枯燥性,帮助学生在一题多解或是数学现象的观察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新收获。

2.3 结合生活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首先,注重结合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围绕着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究。其次,注重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数学知识来创新性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与个性思维水平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实际困惑。

3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途径

3.1 注重使用灵活的创新训练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依靠丰富多样的创新能力训练途径。只有注重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知识迁移的训练,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不断拓展数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其次,注重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讲授汉、演示法和实践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的变换中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数学规律。第三,给学生呈现多种数学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从而形成学生不同数学解题方法之间的转换和总结能力。例如,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分数的除法》教学,例题:小张比小李的体重轻5/1,那么小李是小张体重的几分之几?教师还可以用这道数学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最终帮助学生抽象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2 引导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内涵

必须在学生扎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推导产生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并且为学生的创新性运用知识打下基础。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观察数学知识,不仅要推导出数学概念,而且还要让学生熟知推导概念的过程,把握知识发展方向与细微变化。其次,让学生自主实践演示推导知识的过程,在数学知识推导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动手参与和验证的机会,引导学生按照基本的思路开展自主推导活动,教师在学生推导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三,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先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集中讲授学生的问题。

3.3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学生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方向过渡。首先,教师要爱惜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想象力的机会。其次,注重在教学中完善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必要的空间。

4 结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感性的认识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辛全欣.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2]冯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J].天津科技.2017(04)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新能力数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