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冷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7-12-26 10:41杨小川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指令命题

杨小川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有两个板块:其一是分析了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其二是谈谈作文题型和评价标准。

在第一板块的第三小点中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明确说明:“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崭露头角……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一、泼冷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新名词一出,立刻受到全国各地语文老师的热捧,于是各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与设计纷至沓来,甚至摒弃了原来的材料作文的命制。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没有领会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原因有三:

其一,原文是说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由此可见这里所指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如果高中在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中过分强调“任务指令”势必提前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受限。因此应该给“任务驱动型作文”泼点冷水。让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解放天足”,而不是“削足适履”。

其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崭露头角”这个部分,有四百五十多字,归属于“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这个板块,在五千多字的文章中所占篇幅不到十分之一。当然,这个提法指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些动向,也引人思考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但同时,该文用大部分篇幅在第二板块谈论了“材料型作文的成熟”问题。原文在第二板块的总起部分是这样说的:“从教育测量的维度看,高考语文作文从命题技术、评分技术方面的探索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2年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就在第一次全会上肯定和推广目前广泛使用的材料型作文,并要求‘全面总结材料型作文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材料型作文的成熟,主要是因其从试题题型和试题评价两个层面都符合时代需求和先进的教育测量理念,并能够提供对未来作文试题前瞻性调整的空间。”故我们应该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加强对材料型作文的写作训练,而不是热衷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而2016年全国九套高考试题中的作文命题基本体现了以上观念,即材料型作文的成熟,能够提供未来作文试题前瞻性调整的空间。于是我们看到:全国一卷作文试题提供的是漫画材料,没有特别增加任务指令。全国三卷作文试题提供的是故事型材料,没有特别增加任务指令。全国二卷作文试题增加了任务指令——“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天津卷作文试题增加了任务指令——“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此类试题相当于在话题作文的形式上增加了任务指令。浙江卷作文试题材料中本身便提出了问题,除此外,没有特别增加任务指令。北京卷高考作文属于命题作文,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而江苏卷、上海卷和山东卷与一般的材料作文无二,没有特别增加任务指令。由此看来,作文形式的丰富多样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单方面突出对学生作文训练方式的限制。不如回归到三种作文命制形式去思考: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如何给每类作文适当戴上镣铐即“任务指令”。

其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崭露头角”其内涵应该是“任务指令的增加”是“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当然这还给作文评价提供了帮助,因为任务指令的增加也可以解决角度太宽泛与作文评价难以下手的矛盾。但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作文训练材料或者说试题都蕴含着任务指令,只是多与少的问题。“增加”一词用得非常恰切。因“增加”而“驱动”,于是出现了“任务驱动型”这个新名词。而任务指令的增加来源于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前期思考,因此我们更应回归到材料本身去多揣摩材料的内涵及材料引发的争论。

二、认识任务型教学给作文教学带来的调整空间

下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起源于国外的日常教学,也称“任务语言教学法”。通常意义上的“任务”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游戏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Richards等人给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下的定义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而更加明确的是Peter Skehan在总结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五点定义:①任务以意义为主;②任务中要有问题需要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③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④首先要完成任务;⑤根据结果评估任务。实际上,Skehan对“任务”定义的这一总结同时也为设计任务,评价任务提供了一些指导原则。

Pica等人把任务分成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 exchange tasks)。

我们来了解一下上述五种任务的基本内涵: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说来,只允许产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指令命题
听我指令:大催眠术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LED照明产品欧盟ErP指令要求解读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坐标系旋转指令数控编程应用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