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培训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例

2018-01-01 01:38李建芬李夕军李瑜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农民培训

李建芬,李夕军,李瑜玲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41)

自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农业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贯彻落实新发展为理念,以“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为重大战略,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为目的,以突出目标、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与农业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培育体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省、市级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连续9年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培训对象涉及6个项目县,2 500余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更好地完成培训项目为目标,以创新谋发展为工作理念,以探索新形式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1],为提升职业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方式转变、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 创新培训模式

近9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做好新时期的农民培训工作,必须根据当地当时农业产业特点,迎合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农民现实需求[2],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和确定培训方式方法,以提高农民培训的实效[1]。以下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创新的4种培训模式。

1.1农事面对面诊疗培训采取问答形式,以学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专家团队为基础,以媒体为平台,以交流分享为途径,以共享、解惑、政策反馈为目的,进行创新谋发展的综合性培训,涵盖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发展方向、农业政策等诸多方面。

在青年农场主培训项目中,为学员精心安排了一场量身定制的高质量的农事面对面诊疗式培训,组织了葡萄、小麦、玉米、蔬菜、大豆营销策划、政策等专业数十名专家齐聚一堂,为学员提出的农事难题进行会诊,对症下药,量身定做治疗方案。如农业生产上丰产不丰收,大小年的问题;农产品提质增效,从无公害到绿色到有机;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特邀了《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的农业口资深记者对学员进行访谈,就家庭农场主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贷款门槛高、周期短,农产品缺乏晾晒场所和存储仓库,决策信息少,农场主凭经验种植,赚钱靠运气等问题进行反映,呼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对这些问题加以考虑。组织学员交流、分享成功案例,讲心得、提建议,共享了经验,理清了思路,全面提升了自身能力。

1.2自媒体长效培训结合培训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微信群,搭建长效交流学习平台,实现技术服务、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等功能。在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特种动物饲养员培训中,为学员建立了特种动物养殖QQ群,借助本院畜牧室的专家优势,在项目结束后本院专家继续为学员在线提供技术指导,对学员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难题随时给予指导,答疑解惑,实现36524(365 d,24 h)式的培训模式,并在毛皮动物关键生长环节发布技术信息,指导养殖户科学喂养。现在的特种动物养殖QQ群成员不仅包括原班级的学员,还包括周边县市的一部分养殖户,学员在群里发布有关毛皮动物的疾病防控、养殖技术、供求等各种信息。

1.3观摩式培训以现场观摩会为形式,以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为载体,以观摩田和对照田为对比,以专业人才讲解为指导,以各种试验、示范数据为证明的一种易于理解、便于掌握、效果直观、印象深刻的培训方式。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青年农场主在辛集马兰农场安排了节水、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现场观摩会,观摩石农086、石麦22、石麦19等小麦新品种。在无极县广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安排蔬菜观摩,观摩马铃薯、菜花、西兰花、娃娃菜等新品种,以及智能温室、微喷、物联网等智慧农业。通过观摩使学员以直观的视觉清晰感受到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优势,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使学员眼界大开,思想活跃,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1.4电子商务实操专题培训在青年农场主培训中聘请了河北冀联网络科技公司的资深教师,为青年农场主进行了电子商务实操培训。以实际操作、案例分析、创意策划为教学手段,让学员通过手机终端学习如何开设网店,装修店铺,推销产品,尝试进行农产品品牌策划、电商战略定位。通过电子商务的专题学习,学员快速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操技能,并能以商务活动为中心,利用电子技术开展商务活动。通过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合理配置农业资源[3],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农业丰产丰收,提高农民收益。

2 创新培训模式的效果

多年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一直秉承以创新谋发展培训教育工作的理念,在培训教育工作中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社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需求,创新采用了多种培训模式,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1逐步完善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被河北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北省阳光工程优秀培训基地”“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2017年5月9日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共100个,河北省3个),并发放“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牌匾进行挂牌。

2.2充实“专家库”、储备优秀师资经多年的培训,与省、市级的农业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专家教授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实农业“专家库”,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储备了一支上知国家农业政策、中间知农业理论知识、下知农业农村农民需求的接地气的专家团队。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多名专家被列入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指导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2.3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速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培育了一批有思想、有技术、能力强、干劲足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多,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重视农业的产出和市场价值,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生产成本,农业获得空间,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4],使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延伸,加速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4立足当地主导产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经过培训后的学员认识到只有发展特色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5]。晋州市学员在培训后注册登记了食品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富硒葡萄特色种植。2017年富硒葡萄比普通葡萄售价提高4元/kg,公司下一步要建立电子商务、互联网销售平台、产品初加工、带动更多的农场作为特色种植基地标准化规范种植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本地农业发展,使农民增收、增效。

2.5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们重视农业,关注农业市场信息,相信科技,渴望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加速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他们深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6]。他们主动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逐步促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结语

创新培训模式,了解学员需求,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今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继续围绕学员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结合培训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扶贫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 郭红明,吴敏.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教育实效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30-31.

[2] 王砚超,陈冬,贾明清,等. 新时期农民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民科技培训,2011(9):8-9.

[3] 赵慧 “互联网+农业”:引领兰溪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178-179.

[4] 殷瑛.论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239-241.

[5] 徐荣仔,黄玉红,刘小满,等.丰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初探 [J].农业与技术,2016,36(22):255.

[6] 任晓萍,王晓娟,李相霖,等.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促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展望,2017,13(7):48-50.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农民培训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石家庄市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