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构建

2018-01-01 13:28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仪器教学模式分析

王 燕

仪器分析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学生日后进行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相关工作提供仪器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储备。当前仪器分析教学主要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近几年教学研究热点,具体该如何选择何种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并将此模式在我院仪器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进行了具体设计,为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1 当前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多、抽象而课时数少,所以学生理解吃力。有些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多数院校配备数量有限,这造成学生操作仪器的时间偏少,加上高职学生本身在学习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中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验能力培养不能有机结合。仍有很多教师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教学以教师“教”为中心,课堂设计的“问题”与“悬念”不够多,留给老师与学生探讨问题的机会有限,交流互动很少。学生习惯于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动脑筋的活动少,缺乏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形式也比较死板。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较差。

2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优越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2.1 翻转课堂的特点 相较于仪器分析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优势在于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前学习产生的疑问在课上可以得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还有同伴一起进行协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从讲台上的圣人变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学生的仪器操作指导当中,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所以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2 项目教学模式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通过解决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应用,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本科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1~2]。

2.3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因为仪器分析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内容适合以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便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类型的教学活动[3],顺应职业教育着重理实结合的教学特点。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训课操作时间不够,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看到教师的操作示范。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事先把理论知识和操作示范制作成微视频上传至手机教学软件,学生利用手机可随时随地观看这些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知识小测试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准确捕捉学生的薄弱项。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的知识漏洞,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动手操练,教师可对有学习困难的同学单独给予辅助指导与关心,使学习过程更具个性化也更有成效。基于以上分析,在仪器分析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3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的应用

3.1 仪器分析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对常见各类仪器的应用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下的各项任务中,设计出基于课程标准、符合信息新时代学生综合表现要求的教学项目。以小组方式进行开放性探究,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获得实验结果,最后再展示给他人,从而达到知识建构与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促进他们终身学习技能和素质的发展。

3.2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教学模式的构建 按照以上设计思路,笔者结合“仪器分析”理实一体化课程情况,设计出涵盖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拓展的教学过程,结合翻转课堂的优点与项目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构建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2.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先制作出学习任务单、相关的教学课件、针对基础操作部分,教师还要依据教学要求录制教学微视频,提供足够的教学素材。学生在线查看学习任务单,包括观看微课视频、教学课件、参与头脑风暴话题讨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业等,先熟悉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再进行简单的自学初测。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参与话题讨论、作业情况以及自学初测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备课。通过此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锻炼学生信息整合能力、资源检索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必要基础。

3.2.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先通过新闻案例的展示,让学生意识到检验药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性,掌握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必要性,引出本项目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本项目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学生课前参与头脑风暴与作业的情况,调动课堂气氛。①理论知识讲解环节:教师结合学生课前归纳出的关键词、课前自学初测活动中的薄弱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学生更有共鸣感。学生是带着问题与任务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此过程中,老师还可通过手机教学软件进行交互,活跃课堂气氛。讲完实训相关理论知识,立即进行课堂再测活动,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依据。②项目实践环节:教师通过播放操作微视频梳理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排除操作疑点。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制定与实施计划,对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通过投屏软件实时示教说明,保证学生实践操作的顺利进行。③学生整理数据环节:此环节可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对于异常数据的分析能力。然后学生需组织语言准备汇报,通过交流展示的准备环节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信息整理与概括能力。此外,教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部分同学的操作考核,对于没有抽到考核的同学在一旁观摩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操作考核主要侧重考核操作是否正确,原始数据书写是否正确。④交流展示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将数据投屏,展示本小组方案及实验结果。通过此环节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由此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方式清晰全面地认识到学生对本项目操作部分的掌握程度。⑤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课堂小测试、技能方面的操作考核、交流展示的评价结果,可快速准确地掌握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表现情况。从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反思。同时这些数据均记录在手机教学软件中可随时导出,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评价体系,体现出过程性评价。

3.2.3 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项目情况做一个项目PPT,包含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处理过程、实验结论、总结收获与不足,以此进一步巩固本项目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制作课件、归纳总结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思考

本文提出的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法的优势相结合,应用到仪器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点:教师对理论部分的讲解应该精炼,这样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进行动手操作、成果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价值认同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此外,设计活动过程要合理可行,尽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仪器分析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仪器分析人才。

猜你喜欢
仪器教学模式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