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18-01-03 10:52黄颖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与发展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

黄颖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

摘要:文章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意义,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并罗列了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的模式,最后从制度、宣传、馆员及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2-0009-03

充足的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项服务的基础。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用于购书的资金有限,且图书质量参差不齐,这无疑给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对于图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是“互联网+”背景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1“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开展公共图书馆荐购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只有开展有效的荐购工作,充分收集读者对于图书资源的需求信息,让一些专业的读者参与图书馆的荐购工作,提高荐购工作的针对性,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其次,开展公共图书馆荐购服务能提升文献的专业性[1]。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主要是为教育和科研服务,因此公众对图书馆文献的专业性有相当高的要求,而读者荐购服务能让更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加入图书采购工作,根据现阶段科研发展水平和对专业文献的要求进行图书的采购工作,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因此能更好地保证文献的专业性。最后,开展公共图书馆荐购服务能提高馆内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读者荐购服务模式能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倾向,增加采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提高馆内文献的利用率[2]。

2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

2.1图书馆方面

目前,读者荐购服务模式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是图书馆方面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荐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其发展现状见表1。但现阶段图书馆对图书的宣传不够,并且没有对读者进行适当的引导,直接导致了图书荐购服务不到位[3]。当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缺少图书荐购方面的专业人员,往往都是由其他的专职人员兼职处理荐购信息,这无形中就使很多荐购信息在人员的更换中缺失,并且人员不足使处理荐购信息的周期相当长。此外,图书荐购信息需要多方协作进行,而采访人员往往很难将荐购信息提交到书商处,并且书商的配送时间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导致图书荐购的周期较长。

2.2读者方面

读者荐购服务的主体是读者本身,读者对于荐购的积极性及荐购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荐购服务的推进。读者对于荐购的途径不够了解是目前影响荐购服务开展最大的问题,并且读者并不是专业的采访人员,往往不能获取图书的确切信息,他们无论从哪个渠道获取的信息都是相对不完整的,甚至有一部分是错误的[4]。这些不完整的信息,需要采访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庞大,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的数量更是直线增加,数量庞大的读者也就意味着多元化的读者需求,他们在阅读兴趣、阅读方向上都有诸多不同。因此,读者所荐购的书籍不够系统,有可能存在较多的重复和交叉。同时,读者还会荐购一些娱乐消遣、时效性很强的书籍,而这些书偏离了图书馆馆藏书籍的原则。

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荐购工作正在一步步得到优化,同时更趋多元化和实用性。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共图书馆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荐购模式,另一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荐购模式(见图1)。

3.1传统的荐购模式

3.1.1现场荐购模式。顾名思义,现场荐购模式就是馆方邀请各个专业的专家组建采购团队,到各大书展、书店和书博会现场进行图书的选购。现场选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采购模式,即使在“互联网+”背景下,现场采购模式依然是读者荐购模式最主要的采购模式[5]。

3.1.2圈选订单模式。图书馆采访人员会定期向各个科研所、单位及社会分发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读者对于文献的需求以及对图书馆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采访人员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对读者的意见进行整合和分析,而后制订出一套完整的采购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图书的采购。这种采购方式虽然费时费力,但可以保证图书文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于文献的需求。

3.1.3纸质表单模式。纸质表单模式就是采访人员给到馆的读者发放荐购信息表,读者在表单内填写自己所要荐购书籍的书名等信息。采访人员会及时对荐购信息进行处理。纸质表单模式仅限于到馆的用户,具有很强的局限性[6]。

3.2互联网荐购模式

3.2.1网页表单模式。“互联网+”背景下,新兴的读者荐购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采购模式,网络表单模式就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模式之一。图书馆在其网站上定期发布读者荐购电子表单,用户可以在网站下载表单,填写要荐购的文献后提交到网站[7]。在此之前,读者要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所了解。网页表单荐购模式有效地简化了荐购的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读者荐购的效率。

3.2.2图书馆自主系统荐购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公共图书馆已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嵌入读者荐购模块。图书馆采访人员会定期发布征订书目的目录,读者可在登录图书馆网站后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对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进行搜素,确认馆内无此书时,即可在网站的读者荐购模块中进行图书的荐购。这种系统自带荐购模块的设置较为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进行征订目录检索也不方便。endprint

3.2.3商业荐购系统模式。虽然图书馆自主系统能提供一定的读者荐购服务,但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公共图书馆都采用了商业荐购系统,也就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读者荐购的商业软件。目前,公共图书馆所采用的商业荐购系统分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中图公司的中图海外图书选书系统、台湾宝庆文化的威博林图书推荐采访整合系统(Weblink)等[8]。这些商业荐购系统不受图书馆自身系统的限制,功能非常强大,读者在登录进入系统后,无需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检索即可直接进行图书的荐购,该系统能直接筛选出图书馆原有的图书资源,并剔除其中的重复荐购。在馆方进行信息的处理之后,还能对荐购的流程进行实时的记录和跟踪,并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读者。商业荐购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能有效提高图书馆荐购服务的效率,但由于其费用昂贵,目前还未全面普及。

4“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

“互联网+”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在“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从制度、宣传、馆员及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4.1制定读者荐购标准,完善相关制度

“互联网+”背景下,读者荐购服务需要馆方和读者双方进行协作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周期相对较长,步骤烦琐,因此,制定读者荐购标准,完善相关制度就极具必要性。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读者类型等因素,制定出服务自身发展和馆藏标准的荐购制度,从读者荐购、信息整合、采访、入库、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荐购标准,加强馆方与读者之间协作的能力,以科学、严明的制度推进图书馆荐购服务的开展。

4.2提高多渠道宣传力度,建立新型服務理念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荐购工作仅仅依赖于馆员和部分读者是远远不够的,仍将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的信息需求。南京中医药大学统计了2008年到2013年间的荐购数据,结果显示仅有16.7%的读者知道图书馆有读者荐购服务[9]。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很多读者对荐购的途径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想要荐购书籍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基于这种现状,公共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活动的宣传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宣传模式可搭建各类网络互动平台,为公共图书馆的宣传增加了更多的选择。为进一步提高读者荐购服务的效果,公共图书馆要在微信、微博、QQ、论坛等各个互动平台进行读者荐购服务的宣传,建立起新型的服务理念。

4.3加强馆员荐购能力,培养专业荐购团队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读者荐购服务的支持,荐购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一项长期持续的服务,需要在馆方与读者的不断互动过程中获取最及时、最有用的信息,这对图书馆的服务是相当大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平台的互动虽然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但是却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提高馆员的荐购能力,培养一支专业的荐购团队是加强公共图书馆荐购服务的根本路径。馆方要对采访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采访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要求采访人员积极主动地融入读者,了解读者对于文献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书籍,采访人员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这无疑要求采访人员要凭借自身的服务能力,与各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获取荐购图书的信息,并将各种服务的信息进行汇总,绘制出简洁的荐购表格,根据荐购表格进行图书的采购工作。

4.4完善反馈服务,及时反馈荐购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公共图书馆普遍不太重视信息的反馈,这就导致公共图书馆文献的利用率极低,浪费了大量的采购资金。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馆方与用户的交流日益加深,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发表自己对于文献采购的意见,并会提供很多荐购信息。用户的这些信息对于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互联网平台及各类社交平台上,有很多用户的图书荐购信息,馆员可以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及时处理,收集到比较全面的读者荐购信息。不可否认,读者对于图书的需求是图书馆书籍采购的根本动力,读者荐购服务也是图书馆最应该完善的服务之一。对于反馈信息的重视和采集,是图书馆满足用户需求的最重要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许静波,孙媛媛,于静.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资源荐购服务的调研与思考[J].图书馆,2015(12):63-67.

[2]王洁慧,张洪艳.高校图书馆一站式读者荐购服务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情报,2016(7):90-95.

[3]田利.“你选我购”背景下的“互联网+”采访工作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9):88-91.

[4]杜友桃,伍晓光,宋宇.图书馆文献采访中读者荐购工作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2):51-54.

[5]刘念,岳鸿,张骏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的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3):7-12.

[6]孔云,田春燕,资芸,等.面向“互联网+”的图书荐购模型研究与实践[J].现代情报,2017(3):90-95.

[7]王志丽.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荐购服务模式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04-107.

[8]夏丹.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服务模式探析[J].晋图学刊,2015(4):21-24.

[9]卞丽芳.网络环境下文献荐购模式及其应用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6):82-86.

(编校:周雪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与发展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