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位一体”教学策略探究

2018-01-05 20:02李芳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李芳

摘 要:“四位一体”教学理念是指将“体验、联结、质疑、成长”的教学环节,融入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以其特有的优势正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助力教师高效地开展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教学方法,与先进的“四位一体”教学策略有机融合,将开启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四位一体”;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16

一、什么是“四位一体”,怎样创建高效数学课堂为实现立德树人,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我校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倡导将体验、联结、质疑、成长融为一体。为积极响应和开展实施学校的这一教学新思路、新要求,我将“四位一体”的教学宗旨巧妙的融合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在实践“四位一体”理念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喜爱数学课堂,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体验”——让数学知识“触手可及”

(一)我所理解的“体验”

我所理解的“体验”包含两个层面:第一,知识技能的体验,是指教师有目地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看、画、摆、折、拼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亲自感知、体验,进而掌握知识的过程;第二,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是指学生亲历数学活动,探究、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中的有效“体验”

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包括三方面含义:第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置生动有趣兼具实效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第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真实的数学体验;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虚拟化的生活环境,将源于生活的数学归于生活,使学生领会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深化生活化的数学体验。

三、信息技术助力知识“联结”

数学教学的精髓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记忆与模仿”,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思维与方法,习得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在联结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获得新知。

(一)主要体现

利用信息技术助力知识“联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要联系日常的生活

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生活中的数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起点,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运用。所以,教授的数学知识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适合的虚拟化生活环境,将源于生活的数学归于生活,有利于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最佳联结。

2.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将每堂课的内容置于整个知识的架构中,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内在的整体性。数学是有机整体,教学中要注意融会贯通,促进学生从前后联系,上下照应的思路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把握。系统性的知识结构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利于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3.一项重要联结——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体会知识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数学思维的“软件”,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一般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的“硬件”,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对于数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应该是解决一类问题方法的习得。同一种数学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诸多层次的不同问题。所以,教学中的联结,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类、联系和运用,即数学知识的潜移默化。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联结”的课堂实例

实例: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采用CAI手段结合电子白板的交互功和Flash的动画功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真实的“虚拟商店”。利用白板的图层功能为学生设计好装有不同币值的钱包,学生可以根据钱包中的币值和购买条件,在“真实”的学具区、玩具区、生活用品区、食品区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学生将商品放入购物车,并不断计算挑选商品的价钱,计划着使用钱包中的钱。此外,学生也可当“售货员”,帮助“顾客”计算商品的价钱,为“顾客”结算商品等。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所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实际运用,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完美联结,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根据儿童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办法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可见,借助信息技术,践行“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使學生爱上数学课堂的良好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袁梅成.数学学习联结导向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4):111.

[2] 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陈爱琴.“改造”教学方式 享受数学课堂[J].新教师,2014(6):45-46.

[4] 梁远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学园(教育科研),2012(17):156-157.

[5] 刘晓萍.联结理论有效化解数学学习[J].中学数学,2012(14):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