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刍议

2018-01-05 20:08高小江
学周刊 2018年1期

高小江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典范的古典诗词,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体例中的关键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亦能帮助小学生借助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浸染,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诵读古诗,领会古典诗词之美便成为了小学教师应当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韵律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3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了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等要求。这足以表明感情朗读在古诗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借助诗词诵读的方式,将使学生在对诗词的反复诵读过程之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味,进而逐渐领会到中华传统诗词艺术的魅力与精髓所在,最终使小学生对诗词形成强烈地喜好。下面,笔者将从诵读在小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义分析入手,分析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一、诵读之于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通过诵读这种形式完成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将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深刻地感知。古典诗词不但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卓越文化内涵,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形式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借助古典诗词诵读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将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进而实现对学生民族素养的养成。(2)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文化助力。语文教师借助古典诗词诵读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将让学生沉浸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之中,使其从中感受到古人博大的家国情怀,从而能够在内心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3)将使学生的心智获得历练、情感得到升华。语文教师借助古典诗词诵读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将使学生能够在现今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并潜心于对古典诗词的研读,进而能够改变现今充斥于社会上的快餐式文化对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理念得到提升。

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诵读与学生生活连接,春风润物;变换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行反复诵读,体味古诗中的韵律美。这样,通过多种方法与策略,可以调动学生古诗朗读的兴趣,促进古诗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将诵读与学生生活连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诵读古诗应该成为一个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事物,而不是将其强加给小学生。为此,教师就需要将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接,比如在校园中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和煦的阳光和轻抚的春风下,听到充满诗意和韵味的古诗词。这样一来,学生会受到古诗语言的熏陶,也会真正融入到古诗之中,感受古诗的抑扬顿挫,时间久了,也会跟着校园广播的古诗而轻轻诵读出来。当然,教师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每天诵读一首诗词,品味、酝酿其诗意,潜移默化滋养学生人生观、价值的改变。环境的变化,可以达到春风润物声的效果。为了使学生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可以将古诗文与插图相结合张贴在教室及走廊上,便于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诵读。

(二)变换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小学生生活于充满数码产品的新时代,对于古诗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喜欢新奇的教学形式,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变换教学形式,使学生感觉到有趣,那么就能够逐渐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古诗词的配乐,画面,并让学生随着配乐来诵读,如此便会很自然地进入了诗词的意境中,激发学生朗读诗词的兴趣。又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名句搜集起来,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韵律。

为确保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要按照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基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诵读过程中,为避免学生产生诵读倦怠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听读学习、示读学习、共读学习等,如此将使学生在不同的诵读教学方式下,逐渐强化其对古典诗词内涵与情感的体会。同时,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诵读行为加以适时的指导,以免学生产生舛误。如学生出现对古典诗词诵读未能到位的情形,教师应当采取示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误区,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三)引导学生自行反复诵读,体味古诗中的韵律美

古典诗词的遣词造句非常注重押韵,这便是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所独有的韵律之美,同时也是古典诗词常常能够使人沉醉其中的原因所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不是重在“阅”,而是重在“读”,这种“读”不是一般意义上读其他文章的“读”,而是放开情感高声朗读的“读”。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敢于鼓励学生独自诵读古典诗词,以便让学生在自行诵读的过程当中获得独特的诗词审美体验。例如,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古诗的内涵与意境,带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在学习古诗之后,在体会到诗人奋发向上的凌云之志时,通过诵读来内化,细细品味。

三、结语

由于媒体关于汉字节目、诗词节目的推广和取得的成功,我国迎来了国学热、诗詞热,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现象。小学阶段,学生正开始接触古诗,介入古诗,真正地开始领略古诗的语言、意境、音韵。因此,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引导学生多诵读古诗,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增进学生对于古诗的了解,使学生打好古诗词的学习基础,更好地领略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小学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 周习云.在古诗词中自由穿行——古诗词与课堂教学结合策略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4):62-63.

[3] 蒋婷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199.

[4] 张晓海.穿越时空的美丽——浅析古诗词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