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5 07:52姚晓峰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姚晓峰

摘 要:在当代信息化快速发展下,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这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逐渐被重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關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94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一门创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被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微课的重要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提高信息技术的水平,教师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教师一般都将每节课分解成多个任务,利用任务驱动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学生对教师的讲解领会得不深,动手操作能力差

目前,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有的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领会得不深,导致自己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存在遗忘教师演示的动作步骤。这就说明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看似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已经掌握,但是在动手操作环节,却不能独立完成实践操作。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听课状况,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既要让学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又要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动手操作。如果学生对操作步骤不清楚,即使勉强完成了实践操作,也会与教师要求的目标存在差距。如果教师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运用微课的形式来讲解,或者做成微课形式的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站服务器,让学生自行下载进行学习,尤其对那些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

在初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学生都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对中考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一般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不会在课后花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由于课后没有对教师讲授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复习,导致学生很容易对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产生遗忘,所以,使用微课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产生遗忘的问题。

二、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方法

(一)教师课前制作微课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有目的地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教师要对微课的设计进行准备,比如对微课课件的制作过程要进行细化,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教案的编写和对教学实施的安排等教学工作环节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要将微课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要提前制作微课,在制作过程中不存在技术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作到微课课件中,将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分成若干部分来一个一个完成。生动有趣的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将微课顺利的导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 。

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足够重视,要在课前进行微课的精心制作。在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微课的运用,教师可以拓宽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习的范围,而且通过学习微课,学生随时进行复习,这样就能够加深对学过的知识的记忆,能够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对于教师来说,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操作练习中应用微课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中,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要给予足够的时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将微课导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增加微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学生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下载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应用微课能够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微课可以提前预习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对自己没有理解的问题进行标记,然后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弱化教师的作用,调动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给予指导,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先对信息技术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动作。在教师完成演示后,学生进行练习,但是在学生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演示的动作不能够完全掌握,完成的训练任务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完成教师的演示动作,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失去信心,使得课堂学习效率变低。但是微课课件的使用可以大大改观这种教学情况。例如,在讲到网页制作的章节时,通过微课课件的导入,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课件,通过视频播放网页制作过程的方式来强化记忆,因为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多次操作和实践,加深对动作、知识的记忆,并且能够顺利完成网页的制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微课课件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三)利用微课在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微课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而且应用也非常广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将微课的应用扩展到将教学资源进行分层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趋向成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具有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也不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下,每节课堂的教学任务都有规定要求,但是教师要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这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每一个初中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实施学生之间的分层教学。教师通过制作微课课件来进行教学以外,还要选择一些反映社会发展的问题或者一些引发思考的哲学问题进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释放学生学习的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出现是伴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力。此外教师运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秋萍.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7).

[2] 颜培芹.探究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4(10):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