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玩 玩中学

2018-01-05 10:12白莉芸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幼儿教育培养

白莉芸

摘 要:通过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让游戏成为幼儿主要活动的形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施教育,不仅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能让幼儿在想象和游戏世界中自主发展,培养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创造意识等优秀品质。只有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和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游戏;幼儿教育;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112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和教育被广大家长认为是两个概念,教育就是教育,怎么能和玩混为一谈呢?事实上,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什么是游戏?从理论上讲,游戏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在游戏理论的本能说中,德国作家席勒认为: “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所以,游戏是没有功利目的的,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

因此,对小孩子而言最感兴趣的就是玩。研究表明,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等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且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良性竞争,使幼儿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这种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让孩子受益无穷。

特别是处在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如果此时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彰显幼儿“自主、自信”的精神世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的兴奋状态,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让幼儿在玩耍中探索未知世界,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亲自动手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知,提高探究的能力,在愉快的游戏中锻炼各种技能,培养优秀品质。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偏差,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只有送到各类培训基地中,对孩子提前进行各类才艺的培训才是教育。一提及让孩子玩,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荒废黄金早教,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针对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家园双方要站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互相了解、理解和信任,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以开放、欢迎的姿态认真倾听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站在家长的角度上理解家长所需;园方安排“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园长信箱”,倾听和了解家长的心声和需求,设置了“温馨提示专栏”“育儿知识角”“家长书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内容,搭建互相沟通搭建平台,通过多种家园互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长实施影响,使家长获得观念上的协同。比如设置家长宣传窗、家长园地、家园报,采用“家园同读一本书”“观点交锋”“家园论坛”“指导配方”等,在“讨论—反思—梳理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在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中,实践着“生活处处是教育”的理念。

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把一切思想教育潜藏在开展的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把平时的养成教育贯穿在表演游戏中,让孩子在模仿中加深责任心和纪律性;利用儿歌、故事等,帮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规则。在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和讨论空间时,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互换角色的游戏中,学会尊重别人,体谅父母的辛苦,从小培养他们感恩父母,感恩长辈,感恩老师,继而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这些游戏,让家长们认识到这些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远胜过培训基地音乐、美术的早教,从而改变不正確的教育观。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通过游戏陶冶,从小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那么,如何做能使游戏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呢?首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各年龄段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及改进办法;探索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其次,研究游戏,创造游戏,选择合适的游戏陪孩子一起玩。不要认为在大人眼里孩子无聊的行为毫无意义。殊不知这些自然形成的游戏中包含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识,在玩耍中体会着生命的意义。慢慢的,他们会体会到自然的美丽,生活的乐趣,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孩子们都喜欢模仿大人做的事情,喜欢大人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选择玩什么,怎么玩,不要干涉。我们只要参与引导就好,陪孩子体会这个角色,和孩子一起演好这个角色,在玩的过程中,贯穿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灌输正确的教育思想。

“活的教育能使人们有一种活的能力”,在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带幼儿走进草地、走进花园、走进小树林、走向野外,在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教育和丰富的情感经验。只有有了丰富精神世界,幼儿才会有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冲动,才会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在我们长期一贯的坚持下,坚持在教育中以“玩”为主线,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为载体,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利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各类有趣的游戏,为幼儿的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淮微.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远程教育杂志,2007(3):69-71.

[2] 王春燕. 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幼儿教育培养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