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创新 提升管理水平

2018-01-05 10:13陈海英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园所园长整理

陈海英

摘 要:5S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幼儿园管理中,打破了幼儿园以往的用制度管理、用考核管人的模式。让5S管理中的理念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常态工作中,保障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5S;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115

传统的幼儿园管理经常是用制度、用绩效考核的形式来管理,全园上下,园长一人决策,领导班子成员制订各种制度来对教职工进行各项考核。这种管理需要由专人制订规章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考核,园长与职工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师缺乏工作动力,压力大,是为了考核而工作。5S精细化管理打破了这种局面,让每名教师都自发、自觉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当做是事业来做,园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团队中成员与成员的关系,不存在等级,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整个园所的工作氛围轻松、和谐,园所得到持续发展。

一、“5S”概况及与幼儿园的跨界结合

“5S”最早是应用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公司生产的汽车闻名世界,工厂井然有序,员工素质极高,就是因为5S管理成效的明显。5S现已推广到很多行业和领域。它的内容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so)、清扫(Seiketsu)、素养(Shitshke)五个方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的需要。”在幼儿园中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一个有序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的环境和人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把5S的五大内容引入幼儿园,能在幼儿园环境创造、幼儿常规发展、教师专业提升上取得巨大成效。

二、“5S”管理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运用

(一)第一步:整理,即选择与梳理

整理是第一步,需要把现有环境中所有的物品加以区分整理。具体来说,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区分哪些是要的,哪些是不要的,要的留下继续整理,不要的全部扔掉。第二步进一步在有用的物品中区分,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优先排序。整理,这个步骤用时比较长,一定要严格执行,它也是后面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各班在整理的过程中,扔掉了大量废弃物品,如不能用的玩具、废旧电器、教学用品、幼儿衣物、教师的个人物品及工作材料等。平时因为这些物品的堆积,使整个班级杂乱无章,用的物品找不到,不用的物品满天飞。经过整理以后,班级物品一清二楚,包括每一个抽屉内的物品全部按使用频率整齐摆放,非常方便使用。各班再也不用为了检查卫生时才临时抱佛脚,每班随时干净、整洁,推门而入接受各级来访者。

(二)第二步:整顿,即态度与作风

在第一步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品全部标识化,让所有物品做到“物必有序”。

首先,我们把所有物品全部打印好标签,进行分类。比如,每班的拖布分成卫生间拖布、活动室拖布、户外拖布,分别把标签贴到拖布应该摆放的位置,物品全部遵循“从哪里拿放到哪里去”的原则,避免了教师随手乱丢物品的习惯。

其次,幼儿园各场所全部标识化。例如食堂,以前各种炊具、烹饪物品全部堆放在一起,现在包括一枚香皂也找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全部物品一目了然,可视化。进入到幼儿园,会计室、保健室、园长室等各个处所,都有明显标识,各种疏散通道清晰明确,哪怕是从没来过的家长,也能很清楚地找到要去的地方。

再次,大到整个幼儿园,小到各个班级死角,全部划分网格化,责任到人,人人都有责任区,人人都是责任人。 例如,班级内幼儿喝水接水会站在划好的等待红线上;家长接送孩子会沿划好的红色箭头方向行走;幼儿水杯上也會有一条红线,来指示幼儿每次的接水量……

(三)第三步:清扫,即规范与规则

在前两步的整理、整顿环节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彻底清扫工作了。全园每学期初,都要进行5S五步常态大清理,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不留一个卫生死角。全体教师会按照自己的网格化分区责任,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彻底清扫。因为有了前两步的基础,清扫环境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四)第四步:清洁,即坚持与永恒

此步主要是“维持”,前面做得所有工作,到这一步都重在维持它的状态,幼儿成人一起来遵守。比如,教师每次吃完饭要把饭盆放回到指定位置,保持它的清洁状态;垃圾筒内的垃圾过线了要进行清理;幼儿用的材料要经常清洗消毒并放回原处等。

(五)第五步:素养,即意识与文化

最后一步,关键要提升教师的素养。我们不再用绩效考核来约束教职工,而是加强对教职工的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经常开展头脑风暴、破冰活动、拓展项目,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一种积极、合力的文化氛围。

三、“5S”管理的显著成效

(一)环境育人

在传统的管理中,园长一人说了算,家长、教师、包括幼儿都处在被动的管理状态。园长压力大,不轻松,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经手。整个园所的氛围紧张、压抑,员工干劲不足。5S管理后,环境中的每个变化都有家长、教师、幼儿的全面参与,都凝聚了每个人的付出,大家不再做一个只执行命令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一个团队出谋出力的成员。角色地位的转变,使整个园所氛围变得平和、融洽。

(二)幼儿身心得到积极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带给幼儿的是健康、积极、平衡的有益发展。儿童在生活中遵守规则、做任何事情都井然有序,对儿童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幼儿园是养成教育,5S的引入,恰恰使这一目标最大化。

(三)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教师在整个5S的进程中,价值感、归属感得到提升,激发了每名教师的干劲。每个教师都不断查找不足,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逐渐把5S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与时同时,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起来。

通过5S管理在我园中的综合运用,我们发现,“管理”这个词已经从管人、管绩效,上升到管文化的层次,真正的“管理”其实是“无需管理”,教职员工会把行为内化到自己的潜意识里,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每个人都成为了自我管理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 许继红.5S管理在幼儿园中的综合运用[J].山东教育,2010(12):14-16.

[2] 孙磊.5S管理提升班组文化品位[J].农电管理,2011(1):58.

猜你喜欢
园所园长整理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