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2018-01-08 04:27薛爱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肝炎置换术血浆

薛爱珠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薛爱珠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并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疗效的提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干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型肝炎;疗效

重型肝炎属于内科常见病症,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可引发肝肾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多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此过程中,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肝脏,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升。下面分析护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4~62岁,包括5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以及4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具体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给予患者肝利欣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等,并进行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血浆置换前,为预防不良反应,给予患者适量的地塞米松,予以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2.1 术前

(1)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并告知人工肝治疗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存在的疑虑给予详细耐心的解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术前准备:做好抽血、肝功能检查、血常规、皮肤准备等工作,排空膀胱。做好手术室消毒工作,使室温维持在22℃~26℃范围内,并备好心电监护仪、血浆交换仪等仪器以及抢救药品。

1.2.2.2 术中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予以吸氧,同时关注人工肝机、循环血路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术中,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予以按摩。

1.2.2.3 术后

(1)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相关事项,如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避免患者在肝功能以及胃肠道水肿未痊愈情况下摄入过多蛋白质而引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嘱患者卧床休息,不可大幅度活动置管肢体。(2)病情观察:规范床头交接班工作,全天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各项生化指标。(3)穿刺处护理和导管管理:每天以碘伏消毒穿刺处和导管,消毒后,以无菌棉质纱布覆盖,并及时更换。待肝功能稳定后,可拔管,常规按压穿刺处30 min,之后再包扎固定。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体征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总胆红素降低至51.3 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超过60%;有效: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总胆红素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上升;无效: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有效改善,总胆红素无变化或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1例低血压患者,1例过敏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2/29);对照组中1例低血压患者,3例过敏反应患者,2例出血患者以及2例继发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8/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0,P<0.05)。

3 讨 论

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广泛坏死,病情危重,常规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被应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并改善预后效果[1]。

由上述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同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表明在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可有效净化血液,为机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保护肝细胞,而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

综上,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 杨沿辉.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6):759-762.

[2] 马 岩,曾 晖,祁红霞,等.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519-520.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50.54.02

刘欣悦

吴春兰

猜你喜欢
肝炎置换术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